听一个走南闯北的人说,出差到大城市,办完公务之后,总要看看古迹、博物馆,对市容却是兴趣不大,特别是进了商厦,你绝对分不出自己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广州。倒是些中小城市有些耐看的地方,只是这些有特色的东西也在消失。这位走南闯北人担心着: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一个不珍惜爱护自己历史的城市,还对世界有吸引力吗?世界还会敬重你吗? ───主持人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闻名中外。可是,如果你几十年前到过王府井,如今旧地重游,再也找不到过去的记忆。老东安市场店铺鳞次栉比,各具特色,后来由百货商场化的"东风市场"所替代。"东风市场"的单层旧建筑,现又被成片地拆除,新东安市场等一座座大型商厦的涌入,已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形象,原来大街的那种空间尺度感和街面的亲近感、随意感,已杳如黄鹤,不复回返了。 在"现代化"的名义下,古老的街巷和古朴的民居被成片地拆掉,代之以高耸的塔楼和繁华的商厦。楼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宽,然而,城市也在失去特色,失去历史感。越来越多的城市形象正变得千篇一律。 改造,并不就是拆迁 城市,是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展的结果。形形色色的建筑和由建筑形成的街道,是反映城市面貌的最直接的物质载体。城市面貌的形成依赖于历史的积淀,建筑的更替反映着文化的变迁。因此,对城市的改造必须逐步地、有规律地进行。然而,令人不安的是,目前我们不少城市正在进行剧烈的改造。从北京到上海,数不清的胡同和里弄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大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地,建设速度之快足以让城市的面貌在几年内改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已被摩天大楼挤垮、压倒。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失去"自己的历史,"失去"自己的"记忆"。古都北京在这一进程中也未能幸免,而且差不多竟是这一进程的"典范"。 建筑大师张开济先生指出,北京古都风貌的一个最大特征或者标志是它的城市建筑的轮廓线,也就是它的天际线。过去北京城的天际线基本是横向的,舒展开阔,给人一种安定平静的感觉。而近年来泛滥成灾的高层建筑大大破坏了北京的古都风貌。高密度高耸的塔楼不但占据了市郊,而且正在向市中心蔓延。在不少地区,原来城市的那种空间尺度感和亲切感,已离人们越来越远了。 城市的发展有两个典范,一个是像巴黎、伦敦一样有街道生活、有历史感、有“集体记忆”的逐渐发展形成的“历史化”城市;一个是像新加坡、香港北湾仔,或者深圳一样速成的、没有历史感的"现代化"城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幺样的城市风貌?我们的城市设计,应该以巴黎、伦敦等有相似背景的欧美城市为典范,还是以"平地起高楼"的香港、新加坡或者深圳等城市为典范? 显然,历史悠久的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尽管没有充分的经济与社会文化条件对城市作全面性的保护,却也没有必要去学新加坡、深圳那些原来没有太多历史文化背景的新建城市。对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规划而言,当今的要务是应该保存有意义而且有可能保存的历史建筑,划定相当范围的保护区域,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对它的改造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千万不可粗暴地大拆大改,否则城市失去了史迹,犹如人失去了记忆,肯定会对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是永远的! 改造,并不就是拆迁﹔改造,也是为了保护。 模仿,并不等于保护 为了保护城市的传统特色,使建筑格式能"表达中国文化",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新建楼宇上仿造一些最具传统特色的形象成分。在众多传统形象成分中,飞檐挑角的琉璃瓦"大屋顶"成了首选。 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戴着"大屋顶"的建筑层出不穷。为了所谓"夺回"古都风貌,北京许多高层建筑都戴上了形形色色的"大屋顶"、小亭子。与古建筑不同的是,这些摩天大厦加上了"大屋顶"好象是壮汉戴了顶婴儿的帽子一样滑稽。站在北京站口望去,四周顶着"大屋顶"、小亭子的建筑不下十几座,圆的、尖的、黄的、金的,花样不少,但看上去能与建筑本身和整体环境相协调的不多。 传统大屋顶是在过去的技朮条件下木结构房屋需要的设施,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和优良的防水材料,采用厚重的大屋顶不仅没有必要,甚至是个累赘。从艺朮形式上讲,中国古代的建筑以低层为主,大屋顶、小亭子可以覆盖建筑的整体,能够突出大屋顶给人的视觉冲击力。现在的大屋顶加在高层上面,与传统艺朮形式已不一致,更无法重构中国传统城市的生活空间。它作为一种表征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物和符号系统,只能用于个别真正有需要的建筑上,数量决不能多,更不能滥用。 大画家吴冠中说:"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伏在土上,有一种敦厚的、趴着的感觉,就是塔高一点,看上去也像一棵长在泥土里的笋。但是北京西客站在那个高高的顶上,趴着一个中国建筑,我觉得特别别扭。" 香港大学建筑系王维仁说:“现在,我们看到北京城充斥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朝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大帽子新建筑,却找不到几条能体现北京传统街道生活的城市空间。三环以外,尽是一栋栋互不相关的独立高层建筑,却没有形成连续的空间关系。到北京不下十次,每次坐车行至三环或四环,望着两旁一栋栋各形各色的大帽子高楼和其四周的空地,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身处北京的哪一区。” 城市设计与建筑艺朮不应是古代或外来建筑形式的摹仿和组合。单调的模仿只能叫人感到乏味,难以谈得上保护。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特色是它的空间尺度感和院落式布局,重视创造建筑的整体环境与艺朮氛围,讲究建筑的形式美,注重比例、节奏、韵律等。对传统的继承,要突破形式的表层,向更深的层次挖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赵力瀛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20年以来许多建筑师的创作艺朮追求。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建筑也是这样。我们不仅应从形式的角度,而且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比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能。传统对于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建高楼,并不等于现代化 由于近年来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改造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建筑形象,也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目前在不少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被作为是否现代化的衡量尺度,盲目追求建高楼已成为不少城市的时尚。过分追求"纪念性",把"巨大"当作"伟大",已成为不少城市建设中的误区。 张开济先生说,长期以来,全国许多城市,包括中小城市都在大建高层建筑,而且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这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正确发展方向吗?19世纪末出现的高层建筑,本是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和现代工程技朮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产品。但除节约用地外,它也有加大建筑造价等种种缺点。而现在国内许多城市大建高楼,并不都是为了节约建设用地,而是因为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高层建筑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中国与其说是非常需要高层,不如说是愿意使之成为地位的象征。这不是需要问题,而是脸面问题。 张开济先生指出,现在,我国城市之间的"高楼竞赛"有愈演愈烈之势,杭州市区中心建造了一座与西湖的湖光山色不相协调的高达100米的市政府塔式大楼,加上其它高层建筑,与"湖光"周围的"山色"一争高低,这很难说是什幺秀丽风景。福州也正在筹建一座全国第三、福建最高的88层大楼。长此下去,不但会浪费数量惊人的财力和物力,而且还会严重损坏国内城市原有的空间尺度、风貌和特色,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形象。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郑适龄认为,真正面向现代化的城市设计应当摆脱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和代表业主局部利益个人意志的冲击,努力营造更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空间。否则,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建筑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旦破坏了环境,就留下深深的遗憾。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把这些新造的东西拆掉、重建。等到发现犯了非常愚蠢的错误,改正起来可就难了。 现代化的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它注重高标准的环境质量和生存条件,创造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舒适感,能够给市民和观光者以丰富的艺朮享受和心灵上的快慰。它讲的是一种品位,是一种文化,而不是楼宇的高低。高层的选择应是适度的,不能为了盖高层而盖高层,更不能追求奢侈豪华。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10 , Processed in 1.1047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