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北京建筑的"洋风"又盛起来了。这一次,不但有实践、有理论,而且还有拍手叫好的。什么是"洋风"呢?简单说来,就是照搬外国式样风格的建筑。 在"夺回古都风貌"的里程碑--西客站钢亭加冕尘埃落定之后,大屋顶就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成了过眼云烟。建筑师的目光和兴趣几乎一下都转到了"洋风"那里去了。 洋风建筑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在北京出现了。到现在已经落成的有傲然不群的南银大厦、静安大厦、庄胜广场、新世界中心、金运大厦等;有并肩扎堆的复兴门金融街建筑群,如黑色的建设银行、青色的投资广场、五花的通泰大厦、银色的工商银行……它们虽然拥挤成为一片,但各说各话,风格的杂乱程度让人目瞪口呆;还有以古典摩登风格登场的恒基中心,它颇博得了一片叫好声,其比例、尺度、色彩乃至细部,都显得无可挑剔,似乎是对密斯晚年的慨叹--建筑"与其求新,不如求好"所做出的最好的注脚。 上述建筑在北京的数量还不算多,但其影响不能小视。特别是建筑的外观,最容易成为许多国内人士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照猫画虎的样本。一旦形成"夺式建筑"之后北京新的建筑风格流行病,其后果会不堪设想。 一、风格的多元性 风格仅仅代表建筑形式的"表面"。不管是外观形式,还是空间形式,给人的感觉都是感性的。风格可以在有限程度上反映出建筑技术和功能的面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风格受到人为因素的左右,成为建筑物纯粹的装饰性外衣。文丘里说得好:建筑是"有装饰的庇护所",这正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大众的心理。像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之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是在享受科学技术的成果,而不是挑战技术的极限。在这个时候,名誉、地位、享受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社会需求,建筑的表面品格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有水平的建筑便博得叫好,没有人注意到这里面有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炸响,它就是形式主义。 在中国,那些关心名誉、地位、享受胜过一切的人最关心形式主义。有很多投资人就迷信外国人,就像中国足球界连不入流的外国球员和教练也迷信一样。我们与国外建筑的差距是存在的,但差距绝对不在风格上(顺便插一句,外国人还认为"大屋顶"是北京最好的选择呢),而在技术、材料、施工、管理,乃至教育和从业体制上。风格是最表面、最肤浅,却也是最唬人的方面。这是因为风格最感性,最容易打动人,在中国当前最需要表露个人情感的时候,风格是最容易趁虚而入的。 洋风建筑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人的面貌。当前的中国建筑师极少会受到甲方投资人的崇拜,因为相比之下迷信洋风建筑的投资者自以为比没出过国的建筑师见识的东西更多。但从修养上而言,见得多,却未必理解得深入,往往是流于表面,从而进行点菜式的委托:"我想要一个某某样子的建筑",如此而已。建筑的多元化实际上是甲方的一份不高明的菜单。 二、风格是有示范性的 能请得起外国人做设计的甲方绝不想只得到一般意义的建筑,它不是想独领风骚,就是想不甘人后,总之是一种攀比与自负并存的古怪心理在作怪。这样的建筑目的是追求与众不同的广告效果和轰动效应,收回成本,并赚到钱。中国建筑师在制造轰动效应方面似乎比其国外同行要逊色许多,所以难怪甲方要转而求洋。但外国人并不一定就拿自己的真东西给你,人家也要根据经济规律办事,给多少设计费出多大力。设计上留下一堆漏洞之后不但心安理得,而且还怪你不懂"买奔驰车就得出奔驰的价"的道理。 最近几年人们才认识到建筑也是一种商品。商品开发需要成本核算,也要考虑市场效益,建筑也是如此。建筑的运作方式变得更为面向市场,这就使得建筑趋向于实际。什么建筑最适应当前的社会条件呢?无疑是那些高效、实用,并在风格特征中反映出健康面貌的建筑。许多洋风建筑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特别是在建筑形式上,滥用造型、滥用空间、滥用材料、滥用色彩,有人埋怨几句,他还振振有词:"甲方要的就是与国际接轨,否则何必请洋人来呢?"[1]倒显得中国人很不识货了。 洋风建筑有一些倒也罢了,最令人痛恨的是有一大堆跟风者将洋风建筑作为普遍真理而模仿和套用,照洋菜谱下锅的正宗洋风还没做熟,随便撒些咖哩粉的某国料理也粉墨登场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建筑,往往在风格问题上纠缠不休,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北京西客站过于强调夺回古都风貌,导致其形象除了骇人的尺度之外,就剩下一个毫无任何艺术价值的钢亭,而其使用功能、流线组织、广场设计诸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其配套设施的经济效益如何,也一目了然,光从其内部场地空空荡荡的情况来看,足见出租率是很低的。与此相似的还有刚刚落成不久的新东安市场,其超常的容积率、夸张的外形,实际上并没有在经济效益上帮它多大的忙。近日还听说国家大剧院将举行国际竞赛,但愿不要将风格问题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在技术、功能方面真正有创造力的建筑,其自然而然的风格面貌就是时代的真正反映。 三、风格是可以流行的 流行的前提是人们在消费领域具有从众心理。当前的一种趋势是,请外国人做设计,甲方投资人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还要借机向他人显露一下。请外国人做设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很正常的,但外国人并不是救世主,他们的目的首先就是赚钱,所以从工作效率等方面肯定会给我们上一课,但为了满足甲方投资者"露露脸儿、摆摆谱儿"的心理,他们也会投你所好耍些哗众的招式,让投资人花了钱也没买到真正的奔驰车。另外,这里面还有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主儿,不少外国人都干过自己出面揽活儿,而转包给国内设计单位或个人的事。 在投标、招标活动中,为了揽到任务,国内设计者也往往采用模仿洋风的手法来参与,你高大我更高大,你琐碎我更琐碎,你新潮我更新潮,你古典我更古典,这次你当第一,下次背不住就轮上我了。随着建筑设计的计算机化,建筑设计越来越像时装设计了,随意的删改和拼贴,使得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它存在的初衷,而它消耗和浪费的,却不仅仅是几块布料而已,建筑要消耗多少钢筋水泥、多少机械人工、多少资金土地,这些因素交给谁去考虑呢? 当前,某种建筑风格的一哄而上是必然的。因为说到底,中国人的眼睛还是盯在一些表面现象上做文章。许多年以前,有些一夜暴富的大款们曾经以攀比烧钱来证明自己更"牛",现在比富竞奢的心理并没有消除,只不过"品位"更高而已,比过珠宝,比过名车,比过名画,现在该比一比建筑了。这些年一些走了样的"精品观念"造就出几万元的洋酒、十几万元的时装、几十万元的手表和上百万元的轿车,现在也许该轮到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建筑了。恒基中心似乎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建筑精品,但我认为,在长安街上出现这样一个建筑,无非是进一步证明了北京建筑因风格的滥用而失败到了极点。不说别的,仅从其用意不明的方锥形顶部,在北京已经可以找到一批更为莫名其妙的"知音"了。而其从北京站一直铺陈到长安街的恐龙般的臃肿体量,更是有一大批呼应者。在长安街上可以如此为之,在其他地段就更不用说了。 风格的流行可能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也可能是一场可怕的传染病! 四、风格的形式主义 建筑中的形式主义是应该反对的。中国建筑,从古至今都有重形式轻内涵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只要是一般民宅,首先在建筑形式上就有一大堆人为限制,规模、体量、造型、色彩,全都有一个框框。故宫的宏伟庄严、气度非凡,要靠多少普通房屋来陪衬?北京城7.8 km的中轴线,要完全牺牲掉东西城的便利交通。这些,不都是形式主义吗? 当前形式主义仍颇有可供滋生的土壤。前几年国外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能在中国红极一时,不也是托了形式主义的福?体量和空间是建筑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形式的美学评判是离不开个人或人群的感受的。在时代大变革的时刻,绝对不能以形式的"完美"与否来评价建筑。因为,时代在变,审美标准必然也要变化。如果抱住从前的审美眼光来看今后将要出现的建筑,必然会看不顺眼。这就会束缚建筑的进步,束缚社会的进步。 建筑是一种物质产品,我们应该欢迎那些高技术含量、高效率,并很好地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建筑;同时我们应该欢迎新的形式,也许它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形式,但绝不是浪费的、奢侈的、自我标榜的形式。我不反对在中国修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前提是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而不是一时冲动、非争一张"面子"不可。亚洲前一阵子为争建世界最高建筑而大兴土木,但金融风暴一来,这些摩天楼不成了最大的笑柄吗?所以,反对建筑创作中的风格形式主义,是当前的迫切问题。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2:54 , Processed in 1.1359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