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这种衣服多采用细白布制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这种衣服相配套,头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制为尖顶,造型像两只手掌相合,名称叫"弁"。 制作弁的材料,通常用白色鹿皮,所以又称为"皮弁"。皮弁之服不仅用于天子,士以上的男子觐见君王也可用之。由于衣裳采用白色,素而无纹,不能辨别各人的身份,所以特在皮弁上加以区分。具体做法是在皮弁上加以玉饰,天子用五采玉;侯、伯、子、男用三采玉;卿大夫用三采玉;士一级则不用玉饰。另外在玉饰的数量上也有些区别。以示尊卑。 卿士退朝以后回到府邸,如果要自己听朝,即朝见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则不能再著皮弁之服,而要换上一种"缁衣",即以黑布制成的朝服。《诗经·郑风·缁衣》中即有"缁衣之宜兮。"的说法。考虑到人们在读《诗经》时对这句话较为费解,所以汉代的毛亨特地加以注释: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则说得更加明白:"卿士朝于王,服皮弁不 服缁衣,退食私朝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 春秋战国时的朝会之服,大多用黑色布帛制作,其形端庄方正,因称"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种冠饰,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缯绢。因为这种朝服是用委貌和玄端组成的,所以"委端"就成了朝服的代名词。 《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晋范宁注:"委,委貌之冠也。端,玄端之服。"唐扬士勋也解释说:"谓之玄端者,其色玄而制正幅无杀,故谓之玄端。桓公会诸侯,因使诸侯朝己'故服朝服也。"也有将"委端"两字倒过来,称作"端委"的,如《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 西汉君臣朝会之服也用黑色,只是在领袖部分缘以绛边。曾经因为替妻子画眉而名噪天下的汉京兆尹张敞说过:"敞备皂衣二十余年,尝同罪人赎矣,未闻盗贱起也。"他所说的"皂衣",就是指朝服。"备皂衣二十余年",就是说当了20余年的官。可见西汉时,尽管祭服制度不甚完备,但朝会之服仍有章可循。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有个名叫田恬的武安侯,穿着一件名叫"襜褕"的衣服上朝,结果被汉武帝怒斥为"不敬",尽管他身份不低,结果还是被免去了侯爵。为什么汉武帝会为了这件事大动肝火呢? 襜褕是一种什么服式?它与朝服有何不同?要说明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谈一谈当时的服装形式。 在周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主要采用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全都做成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一截穿在下体,称"裳",裳的形制有点像后世的围裙。在 裳的里面,虽然也穿有裤,但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无裤腰,只有两只裤管,穿时套在腿上,用带子系缚在腰间。阴私部分则全靠裳来遮挡。到了春秋战国时,中国社会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制,将上衣下裳合并起来,做成一件服装,名叫"深衣"。由于衣裳被连为一体,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即衣襟和下摆的处理关系。过去衣裳分制,衣、裳、裤三者各司其职,衣襟与裳裾(下摆)各不相干;现在连属为一,去掉了围裳,下体部分就不容易处理:如果在下摆两边开叉,难免会将遮蔽不甚严密的下体暴露在外:如不开叉,又势必影响走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人们采用了"曲裾"相掩的办法,即将衣襟接长,形成三角,穿时绕在身后,用带系结,从背后看上去好象一个燕尾,这样即便于举步,又无露体之虞。与传统的上衣下裳相比,深衣的穿著要简便得多,而且也更加适体,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不分男女尊卑,均喜穿著,有时甚至还用于朝会。 《礼记·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 进入汉代以后,人们的内衣渐趋完善,特别是裤子,也采用裤裆,这时的深衣若再用曲裾绕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人们采用了直裾--即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这种直裾之服就叫"襜褕"。 襜褕出现在民间,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为了赶时髦,意然穿著它谒见皇帝,这种既没有围裳遮蔽,又没有曲裾遮掩的服装在汉武帝眼里,当然是"不敬"之物了。 到了西汉晚期,情况大大改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渐渐发现襜褕的优点,越来越乐意接受,并逐渐从便服发展到礼服,进而再发展到朝服。《东观汉记》记公元25年,刘秀登基,即皇帝位,开始了东汉历史。原来在更始皇帝刘玄麾下的骑都尉耿纯见刘玄大势已去,遂率领宗族宾客2千余人归顺刘秀,2千余人全都穿着襜褕。可见到了东、西汉交替时期, 襜褕已在官场中普及,并且取代了传统的朝服。 襜褕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袍。在东汉时,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为朝服。《后汉书·舆服志》记:"乘舆(即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今下至贱更小吏,皆通 制袍,单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从东汉开始,历经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乃至宋明,帝王百官的朝会之服,一直 采用袍制。所用质料多为绛料,因此也怀为"绛纱袍"。其袍多做成交领,大袖,下长及膝;领、袖、襟、裾等部位均缘以宽阔的黑边。与绛纱袍配用的服饰还有白纱中单(内衣)、白裙糯、络 纱蔽膝、白袜、黑舄等。皇帝穿绛纱袍时,一般戴通天冠,文武百官则有进贤冠、法冠、貂蝉冠等首服,戴时各按其职。从汉代开始,文官著朝服时,都要在冠下安插一支毛笔,俗为"珥笔"。 这种毛笔本来是实用品,插在冠下是为了听朝时记录的方便,后来渐渐变为一种冠饰。唐代仍有此制,专用于七品以上官吏。宋代则稍有改制,削竹为杆,裹以绯罗,并用丝绒代替笔毫,使之立于冠前,名谓"立笔",我们从传世的宋人画像中就可看到这种情况。 从周代开始,凡有重大朝会,特别是君臣之会,所有的人都应穿著朝服赴会,连皇帝也不能例外。三国时,魏明帝为图方便,戴着绣帽,穿着一件短袖便服会见臣下杨阜,结果被杨阜责备了一通"此礼何法服邪?"说得皇帝哑口无言,从此,他不穿朝服不见杨阜。说实话,帝王百官穿着这么一套形制繁琐的朝服上朝,一站几个小时,那滋味一定也不好受。冬天尚可,到了夏天,全身上下,从头到脚,披披挂挂,全被挂满,确实是一种累赘。 宋代有一名丞相,就因为身体虚弱,在盛暑之日,勉强穿着朝服上朝,结果差点被闷死在朝殿。因为发生了这么件事,所以宋代曾一度规定,文武百官平时礼见朝会例应穿著补褂,但是到了三伏之时,则容许不穿补褂礼见,俗谓"免褂"。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就有这方面反映,如36回所写:"此时六月天气,正是免褂时候,师四老爷下得车来,身上穿了一件米色的亮纱开气袍,竹青衬衫。" 朝服并不是男子的专用之服,女子也可著之,当然仅限于内外命妇。《周礼·天官·内司服》记六种命妇礼服,前三种专用于祭祀,后三种则兼用于朝会。如鞠衣,王后著之以躬亲蚕(主持向先帝祷告蚕桑之事的一种仪式),九嫁,卿妻则用于朝会。王后在朝见天子及礼见宾客时,则服展衣。鞠衣和展衣,就是古代命妇的朝服。 清代后妃、命妇所穿的朝服较有特色,通常由朝袍、朝褂、朝裙等组成。如皇太后、皇后朝袍,共有5种款式,冬用3式,夏用2式。全都以明黄色丝织物制成,上绣金龙、祥云、 八宝及海水纹样。和清代官吏朝服一样,命妇朝袍也用箭袖,即俗称的"马蹄袖"。朝褂是一种无袖背心,上自后妃,下至七品命妇都可穿著,所绣纹样有万福万寿、八宝平水等,使用时加罩在朝袍之上。朝裙则衬在朝褂之内,也绣有各种吉祥图纹。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3:07 , Processed in 1.07809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