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辫的习俗,从产生起发展到今天,也有着漫长的历史。
最早的辫发史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马家窑时期,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塞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彩绘陶盆上,就能看到梳发结辫的端倪:画面由3组人物组成,每组5人,携手并肩,正在踏歌起舞。尽管画上的人物面貌、神态以及服装等都没有作具体的描绘,但是在每个人的脑后,都垂有一根既粗又短的辫子,经考古工作者研究,这件彩绘陶盆,距今已有5千年历史。 继新石器时代之后,各个时期都有结辫的习俗。商代作辫发的人物形象,以河南殷墟出土的玉器反映得比较明确。其中有一件玉人,两腿跪坐,双手抚膝,所有头发都汇集于头顶,于脑后编成一条短辫垂下。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时妇女在梳这种发式时,还把多余的额发和鬓发全部剪去,四周不留杂发,远远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帽子。 这种辫发样式,在商周时期比较流行,陕西宝鸡竹园沟出土的銎形钺上,也有作这种发式的人物形象。銎形钺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在这件钺的銎上齿端,铸有一个圆雕人头,人面头部稍微凹陷,下颏凸出,浓眉大眼,宽鼻阔口与殷墟玉人一样,此人的额发也被修剪得十分平齐,并在脑后垂下一条小辫。尽管这件器物在地下埋藏了3千年之久,有些地方已经腐蚀,但辫发的结构、梳法以及每个辫节的细部仍显示得十分清楚。 东周时期妇女的辫发样式有了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把辫发梳成双股,并蓄得很长,大部分妇女的发辫,长度都垂到腰际。就其整个造型来说,接近现代妇女的辫式。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女俑,就作这样的发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辫发长度,有时已垂至臀部。一些天赋条件较差的妇女,为了使自己的发辫达到这个时尚的长度,不得不在发辫的尾端衔接一段假发,以充长辫,四川成都百花潭战国墓出土的嵌错铜壶纹饰上,就描绘着这种情况。那是一幅描写妇女采桑的画面。在图画的上方有 两棵桑树,树上有女子采叶,树枝下站着一批男女,有的提筐,有的持弓,正从事着劳动。有些学者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认为这不是采桑,而是在选取做弓的木材。不管怎么说,这幅画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直接写照。从图中可以看到,凡是爬在树上的妇女,几乎都梳着长辫,辫梢处还有一段交叉的短线,显然就是假发。在树下的妇女中间,也有几人作这样的装束,可见这种发式在当时是很流行的。 战国以后,在汉族妇女中,由于发髻的流行,梳辫者日益减少,但在兄弟民族地区,却一直保留着梳辫的旧习,历代文献中保留着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文献通考·四裔十一》记兄弟民族"男女皆辫发,毡裘";《晋书·吐谷浑传》记鲜卑族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史记·西南夷列传》记昆明人:"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处。"文中所说的编发和辫发是一个意思。此外,古代汉族人民还常将拓跋、鲜卑等少数民族的辫发称之为"索头",其意义也和编发相通,因为这种辫子都分股编成,状如绳索,故以名之。《南齐书·魏虏传》中即有匈奴、拓跋、鲜卑发式为"索头"的记载。《资治通鉴》卷69也记:魏黄初二年:"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南谓北为索虏,北为(谓)南为岛夷。"元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这些文献上的记载已被越来越多的出土实物所证实。例如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贮贝器上,就有拖辫妇女的形象。在内蒙古扎賚诺尔东汉末年的鲜卑族墓中,还发掘出完整的辫发实物。 隋唐时期,西域少数民族的妇女仍以辫发为主。如《旧唐书·西戎传》记:"妇女亦巾披衫裙,辫发垂后";在《新唐书》的《龟兹传》、《吐蕃传》、《高昌传》中,均有"辫发垂之于背"的记载。 五代十国以后,与两宋并存的有北方的辽、金等政权,以后又为元朝所统一,这些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辽代以契丹族为主,金代以女真族为主,元代以蒙古族为主。这些民族的发式特点,也都是以编发结辫为主。只是具体作法有所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尤其是辽代契丹族的发式,更具民族特色。 契丹族的发式,史书中称为"髡发"。髡发又称"髡头"。早在1千多年以前,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乌桓、鲜卑等民族男女,就有了髡发的习惯。《后汉书》、《三国志》、《南齐书》等史志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乌桓与鲜卑都属东胡族一支,全部以游牧射猎为生。契丹是东胡的后裔,所以也继承了这种习俗。 髡发的意思就是剔发。《说文·髟部》:"髡(髟+剔)发也。"王筠注:"髡,剔也""剔者,俗(髟+剔)字。"可见髡与剃意义大致相近,都可解释为"剪除"。所不同的是"髡"字有选择和剔出的意思,如果用于剪发,则可解释为保留一些,剪去一些。而"剃"字就无这种含意。既可剃去部分,也可全部剃光。以前人们把修剪树枝称之为"髡枝",也是这个道理。 髡发的样式,从传世的《卓歇图》、《契丹人狩猎图》、《胡笳十八拍图》以及吉林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出土壁画上都可以看到;一般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去,留下两边鬓发或前额部分的余发,两鬓的余发则被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有时还编成小辫下垂至肩。 除男子以外,契丹族的妇女也作髡发。不过据说大多要在结婚之日才可开始作这种发式。南朝宋时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鲜卑传》就说到"嫁女娶妇,髡头饮宴"。198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豪具营辽墓出土一具女尸,女尸头戴网罩,面覆纱巾,整个身体全部用粗罗缠裹,当解开这些网罩纱巾时,发现死者的头上还保存着完整的发型,这种发型,正是典型的髡发样式。经鉴定,这是一个年龄在25岁左右的少妇,在她的前额,被剃去了5.5厘米宽的一圈头发,剃去的地方又重新长出了一层新发,长约0.8厘米,从新发的等齐长度来观察,知原来的头发是剃光而不是剪短的,除此之外,余下的头发又被合成一股,束之头顶,中间用绢带结扎,结扎的部位大致在颅顶偏后;另外从这股头发的右侧,还分出一小绺头发,编成一条小辫。再将小辫绕至前额,再盘回颅顶,然后再叠压在发束上面,和发束结扎在一起;耳后及脑后的长发,则任其下垂。契丹妇女的这种发型,过去在传世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看到,因为画面上的妇女大多都戴着巾帽。这具女尸的出土,为人们了解契丹族妇女的髡发样式,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金代和元代的男女发式,也以辫发为主体。如《大金国志》记:"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胪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妇人辫发盘髻"。《宋史·刘锜传》中也有关于金人辫发的记载:"时顺昌受围已四日,金兵益盛,乃移砦于东村,距城二十里。锜遣骁将阎充募壮士五百人,夜斫其营。是夕,天欲雨,电光四起,见辫发者辄歼之。金兵退十五里。"这里的"辫发者"即指金兵。 蒙古族男子的发式情况,在宋人孟珙的《蒙鞑备录》一书中也有记述:"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腮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郑所南《心史》所记更为详细:"鞑主剃三搭辫发,顶笠穿靴,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浪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我们从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元代帝王像上就可看到这种发式的形象。从图像上看,这种发式的作法比较麻烦;先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出两道直线,然后再将脑后一部分头发全部剃去;正面一束或剃去,或者加工修剪成各种形状,有的呈狭条形,有的呈尖角形,有的作仙桃形等,任其自然覆盖于额间,再将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由于这种发型变化很多,所以在当时冠以各种名称:如"一答头"、"二答头"、"三答头"、"一字额"、"大开门"、"花钵椒"、"大圆额"、"小圆额"、"银锭"、"打索绾角儿"、"打辫绾角儿"、"三川钵浪"、"七川钵浪"、"川著练槌儿"等等。 清为金之后裔,同属女真族,他们的发式也作辫发。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沿途发出告示,强令汉族人民按照满族习俗剃发垂辫。因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一时暂未定行,次年,清兵攻下了江南,则再次颁布这一命令:"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寘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实行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压政策,数万汉人因为抵抗这一政令而惨遭杀戮,演下了一幕民族压迫的悲剧。 从此,清朝男子不分满汉老幼,一律都是?发垂辫,直到辛亥革命,清朝灭亡,才结束了这种情况。 清代辫发的样式,可以用"金钱鼠尾"这四个字来概括。因为这种发型是将四周头发全部薙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 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将这种发式的具体样式描述得非常清楚:薙发,就是把额角两端,引一直线,依此直线剃去直线以外之发。辫发,则将脑后之发,交织成股,织股而成辫。剃之与辫,原本两事:辫发不限于满族,蒙古旧制亦然。薙发,即金人所谓髡发。 辫发编成以后,为了不使它松散.通常在辫子的末梢结扎上一段红、黑色丝绳,丝绳的两端则作流苏下垂,成为一种装饰。有的 人为了延长发辫的长度,还用假发或丝线系扎辫尾,当时称之为"辫联"。至于富家子弟,则用金银珠宝制成小型坠饰,系之于发辫的尾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辫子上,就有这种装饰。如21回所述:"原来宝玉在家并不戴冠,只将四周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又有金坠脚儿"。民国以后,可能是出于对清朝的憎恨,人们在演《红楼》戏时,多不愿意给贾宝玉这个人物装上这条"大辫",这种作法一直沿袭到现代,当今的不少《红楼》影视剧,在塑造贾宝玉形象时,仍采用这种约定俗成的发型,如果还其本来面貌的话,贾宝玉的脑后,也应当垂有一条辫子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23 , Processed in 1.15610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