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前门城楼(老照片) 1956年的大栅栏街道(老照片) 清末前门牌楼(老照片) 前门辇路黄沙软 绿杨垂柳马樱花 前门为正阳门城楼与箭楼的统称,是在元朝丽正门的位置上建起来的,明清时为北京内城正门 八国联军火烧箭楼 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北京最大的城门楼,因其位于皇城之前,俗称“前门楼”,其中门专供皇帝通行,平时不开,市民经瓮城东西两个门洞出入。城楼的正南方是箭楼,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明清时箭楼多次遭火灾,多次修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箭楼首先毁于八国联军炮火,随后八国联军在正阳门城楼上宿营时,做饭失火,烧毁了城楼。 《辛丑条约》签订后,袁世凯主持对城楼、箭楼的改建,首先拆除了正阳门瓮城。1915年6月在城楼的左右两侧城垣上各辟两座券门,修了门前广场,在正阳门箭楼上添加了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遮阳,形成现在的外观。 国货陈列所轰动北京城 民国17年(1928年),一些爱国人士为了抵制洋货,发展祖国实业,曾在前门箭楼上建立国货陈列所,陈列传统工艺品和手工艺品,包括丝绸、棉布、工艺品、陶瓷、食品等。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轰动全城。 正阳门箭楼正南是正阳桥,走过正阳桥,就是清代建的正阳门五牌楼,它属国门牌楼,在当时是最大的衙署木制牌楼。 明朝城市规划创新:“前朝后市”被打破 五牌楼往南是前门大街(也称正阳门大街)。明朝打破了“前朝后市”之制,在此形成新的商业区,商贾荟萃,人口剧增。前门大街的两侧,旅店、客栈、商号相继出现。这里日日有市,百货云集,琳琅满目。大街上终日人声鼎沸,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到了清代,正阳门外大街商业已形成规模,店铺林立,商品齐全,从日用百货到家具陈设,无所不有。在大街东边市面房后,有肉市、布市、瓜子店,以南至猪(珠)市口大街、打磨厂、东河沿、鲜鱼口、大蒋家胡同等街巷,这里有全聚德、都一处等百年以上著名老字号。 大街西边的珠宝市、大栅栏、粮食店,有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等中华老字号。《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歌咏过:“前门辇路黄沙软”,宣统时也有人描绘前门大街“绿杨垂柳马樱花”。 前门大街作为京城重要的交通干线,云集京城著名老字号,自1958年改扩建后已历经40多年风雨,道路破损变形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交通,也影响了商业街的发展。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将对这条大街进行改造。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8 , Processed in 1.33422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