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949,知识分子日记里的开国大典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傅国涌

    这是一次盛会,是开国盛典,10月1日广场上地动山摇的万岁声、潮水般的人流只是这一盛会的延伸与放大。参与这次盛会的代表共662人,年龄最长的萨镇冰已92岁,其次司徒美堂、张元济、周善培也都在83岁以上,而年龄最小的学生代表只有22岁,周恩来称之为“四世同堂”。他们是学者、出版家、报人、科学家,更是历史的见证人,55年前的那个秋天
,他们躬逢盛会,亲历开国一幕,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文字风格在私秘性最强的日记中记下了点点滴滴,使后世的人们有可能通过这些第一手的私人性记录回到现场,感受早已定格在历史中的开国盛典。

  发言时间的精确记录

  9月21日晚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先由周恩来报告大会筹备经过,通过89人的主席团名单,朱德为执行主席,宣布大会开幕,请毛泽东致开幕词,接着刘少奇、宋庆龄、何香凝、张澜、高岗、陈毅、黄炎培、李立三、赛福鼎、程潜、司徒美堂依次发言,散会时已是11点。

  竺可桢日记记下了每个人发言的准确时间:毛泽东18分钟,刘少奇14分,宋庆龄12分,何香凝15分,高岗18分,陈毅5分,黄炎培11分,李立三16分,赛福鼎连翻译16分,张澜11分,程潜9分,华侨代表84岁老人司徒美堂连翻译13分。发言者中宋庆龄、程潜是特邀代表,陈毅是解放军代表,黄炎培是民建代表。

  宋云彬在日记中对这些发言者有一番评头论足:“讲演词以宋庆龄的最为生辣,毫无八股气,可惜她不会说国语,用一口道地上海话念出来,就没有劲了。陈毅的最简单,也很得体。黄炎培的发言,既不庄严,又不生动,令人生厌。程潜之讲词文句不通,意思也平常,应考末一名矣。宋庆龄讲话时,正雷雨大作,电灯忽灭,幸不久就亮。”

  张元济日记说:“十时半散会,先是大雷雨,此时已止。”徐铸成日记更生动些。“今日大会开幕时,忽雷电交加,大雨如注。散会步出,已满天星斗矣。”

  发言内容的第一印象

  9月23日下午举行政协第三次全会,有李济深等18人发言,徐铸成日记说:“其中,以刘伯承、粟裕、傅作义、梁希的发言,最受欢迎。刘、粟代表二野、三野向大会保证,短期内肃清西南、华南残敌,解放台湾,完全统一。傅甫由绥远归来,他说,蒋最近还有电给傅,说傅今天的处境,仿佛当年他在‘西安事变’时,望勿以一念之差,后悔莫及。傅并报告绥远和平解放经过,全场热烈鼓掌。傅发言的最后,还说今后将以将功折罪的心情,为新中国的建设尽力。梁为自然科学工作者首席代表,以朴质之态度,表示自然科学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决心。”

  宋云彬只是着重记下了傅作义的发言:“傅作义发言最坦率,谓此次赴绥远,蒋介石曾来电邀往重庆,有‘足下此次脱险,颇与十年前余自西安脱险相似,深可庆幸’之语,然余决不为所动,今日得参加大会,站在讲台上发言,真是既惭愧,又荣幸,更无限兴奋云云。”此前,8月29日,宋云彬在救国会例会上听沈钧儒作报告,毛泽东于6天前告诉傅作义、邓宝珊:“蒋介石造谣说你们失去自由,今请君等自由复归绥,如你们愿意返回蒋那边也给你们自由。”前一天《光明日报》收到重庆蒋方广播,居然说傅作义已脱险归来,将派机往接云云。但人们都料定傅作义等必能完成使命,返回北平。

  张难先不落窠臼吴奇伟喊错口号

  9月24日的政协全体会议上各单位代表共22人发言,徐铸成日记说“少精彩者”,只是“休息时,新疆代表献旗,并向毛主席献民族袍及民族帽,空气十分热烈”。竺可桢则说发言者中“以劳动英雄代表刘英源及张难先最为出色”。还是宋云彬记得最详细:

  陈嘉庚平时颇善讲话(虽然说的是土话,必须翻译),今天照发言稿一个字一个字念,像过去私塾学生念书,听起来颇有滑稽之感。梅兰芳善唱戏,但上台读演讲词可不成。张难先发言不落窠臼,最后一段谓:“本席这个小组的代表中如张代表元济、周代表善培,都是七八十多岁的人,数十年不愿参加什么政治性的会议。再如李代表书城、宁代表武等都是中国同盟会的老人,好多年看见旧政府所作所为,都是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主张,遇到什么政治性的会议都是不肯参加的。却是此次所召开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家都欢欣鼓舞,不顾衰老,毅然参加,这实在是看见解放军军纪之好,政府人员之刻苦努力,以及毛主席、朱总司令之英明领导所感召。就这几位老先生之参加看来,真可以代表全国人民心悦诚服地拥护人民政府。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故本席附带地报告一下。”生面别开,毫无八股气息,博得全场鼓掌。

  宋云彬日记也提到一位知名人士之发言稿“文字不通,念出来当然也不通,俨然以学者身份登台发言,殊令人齿冷也”。日记还直率批评救国会之发言稿,本无精彩,开头又加上一段“人民八股”,更觉无聊。“余以救国会代表名义出席政协,听了沙千里把这篇发言稿在台上念,觉得惭愧之至。”

  在这些发言者中陈嘉庚是华侨首席代表,梅兰芳、张难先为特邀代表,许德珩则代表九三学社。

  竺可桢日记说:“以农民团体代表李秀贞发言最为率直,周信芳即麒麟童说话如在话[演?]剧,刘晓讲得最长,陈明仁讲得最坦白……”

  只有徐铸成记下了大家忽略的一则“花絮”:“最使全场惊奇者,吴奇伟发言末,举手高呼‘中国国民党万岁!’盖原拟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因过去习惯,脱口而出也。此‘精彩’录音,定不能编入广播矣。”

  徐铸成“感极泪下”

  10月1日,这一天,气象学家竺可桢记下了那天北京的天气,“早晨阴,下午阴”。“午后二点乘车经午门至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天安门前之广场新辟成,可容十七万人,如排得紧可容三十万人。……会场之庄严为余所未曾见。三点典礼开始,主席毛及六位副主席……及五十六位政府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奏国歌,鸣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下去是阅兵,自三点三十五分直至六点始毕,然后各机关学校喊口号,依次散。因人数众多,至八点半尚未散尽。”

  张元济记下的北京天气可与竺可桢的相互补充。“晨微雨,午饭后渐晴霁”。“是日通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楼上行政府成立礼,升旗、阅兵、游行。……拾阶而上,见游行队列坐广场,蜂屯蚁聚。届时赞礼宣布开会,作乐鸣炮,宣读公告。继朱德阅兵,先步兵,后机关枪,次炮兵,次海军,继骑兵,继坦克车而飞机则翱翔上空,寥寥无几。行伍行毕,游行方始。”直到夜晚,他已入睡,“闻外间游行欢呼声至夜半方止”。

  徐铸成以一个职业记者的眼光和笔调记下了那一天的亲历亲闻,当毛泽东大声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全场一片欢腾”,他也禁不住“感极泪下”。他和老朋友郭春涛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这一盛况。“回忆二十一年前国民党军‘底定’京津,亦在天安门举行庆祝大会,群众不过数千人,政分会主任张继任主席,吴稚晖代表中央致词,忆有‘你不好,打倒你,我来干,不要来而不干’之精语。时春涛为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代表冯玉祥发言。余当初当新闻记者,亲自参加采访。余提及此旧事,春涛谓亦记忆犹新。问有何感想,春涛沉吟有顷,说:‘如蒋不如此倒行逆施,今日亦当为主角欤?’余则谓历史人物,往往如此:拼命抓权,排除异己,最后两手空空,成为孤家寡人,殆即所谓历史的辩证法欤?”

  胡风的日记很简单。“下午三时,天安门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阅兵,人民大游行。典礼与阅兵从三时到六时,群众行列从六时继续到九时一刻。”但不久胡风就把这一天写入了他的《时间开始了》组诗《胜利颂》中。

  摘自《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涌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3:07 , Processed in 1.0883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