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闸泛舟,背景城楼据说是东便门 时尚女青年春游颐和园 在祈年殿前留影 北海泛舟
春衫已上身,春色已烂漫,京城的男女老少,此时都要惦记着游春了。现在春游大家喜欢开车去郊外,您可知道老北京人踏青的去处吗? 高梁桥碧水夹堤通惠河二闸争春 旧京春游通常是跟清明扫墓结合到一起的活动。明代《帝京景物略》里有精彩描述:“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扫完墓,紧接着就踏青郊游去了。 游春,自然要去有山水和草木的地方,领略自然野趣。位于西直门外半里的高梁桥,是旧京踏青的好去处。这里曾碧水夹堤,垂杨十里,田野平旷。桥下流水由玉泉山、昆明湖流来,流向德胜门水关。向西北可遥望西山、玉泉山和万寿山,层次分明,翠色入目,令人忘忧。 旧京童谣里唱道:“劳您驾,道您乏,明年请您游二闸。”这里所说的二闸位于东便门外五里,后改名庆丰闸。元朝时在城东开辟通惠河,自东便门到通县,源流四十里,联络北运河,以利漕运,二闸就是通惠河上的一个闸口。 这里在清末民初极为繁盛,两岸店铺林立,五颜六色的茶招、酒帘在林间招展,别具风情。游人大多喜欢雇乡下人的小毛驴儿,从崇文门出发,沿护城河两岸,于柳阴下缓缓行至东便门,再换乘小船或画舫,随流向东。闸口悬下两三丈高的瀑布,白浪翻滚,声势壮观。二闸周围的小孩子俱生于船户之家,水性极好,浑身皮肤因长期日晒而呈绛紫色,故有“水鬼”或“水虾子”之称。 游人为试小孩的水性,纷纷将钱物投进急流中。立即会有几个小孩爬上老榆树,凌空连翻几个筋斗,似蛟龙一般扎入水中。不一会儿,就用嘴叼着东西浮出水面,如同鸬鹚捕鱼一样敏捷。待将物归原主,即在一番夸奖声中接过一个铜元的赏钱。 除此以外,陶然亭、麦子店、万柳堂也是京郊踏青的好去处。 妙峰山人气旺,香火盛 春游踏青与宗教祭祀结合历史悠久。阳春佳日,花红柳绿,久居城内的士女云集郊野,借为神佛进香之机,踏青游览,娱神娱人。位于郊区的卧佛寺、潭柘寺、万寿寺、碧云寺、戒台寺、大觉寺等都修建在山野风景幽胜之地,离京城又不远,是民众进香的首选之地。 旧京香会,以妙峰山为最盛,几乎成了一个重大的民间节日。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矣。” 朝顶进香之后,游客还要购买绒制蝙蝠、纸制金鱼和元宝等,名曰“带福还家”、“求财如意”,方得满意而归。 1937年后,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北京,妙峰山的香火自此中断。如今,这一著名景点已经恢复,每年的庙会又逐渐热闹起来 五十斤白面逛颐和园 中南海1929年成公园 1912年清室退位后,京都市政公所发动了“公园开放运动”,陆续把一批皇家独享的祭坛和园林向民众开放。清明前后,公园里游人骤增,或观景,或荡舟,百姓开始涉足昔日的皇家禁地,京城又多了春季游赏的去处。 北海于1915年由内务部长朱启钤辟为公园,修缮十载,全部工竣,始正式开放;中南海自1929年辟为公园。社稷坛于1914年10月10日开放,定名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园内有古柏参天,游人可在树阴下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皇城侧影。还有柏思馨、长美轩、春明馆三座茶社和“来今雨轩”餐馆,俱是当时政界和文化界人士经常聚会的所在。 辛亥革命后,颐和园作为优待清室条件,仍归清室所有。后来各界群众纷纷要求颐和园对社会开放,当时正值北洋政府财政困难,皇室经费逐年短欠。于是,1914年步军统领衙门与清室商定“于开放游览之中,寓存筹款之意”,售票开放。开放以后,每月平均卖票收入约二千元左右。 1924年5月,溥仪把颐和园赏给了他的英国师傅庄士敦,同年11月鹿钟麟带人逼宫,把溥仪赶走。1928年7月1日,颐和园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始成公园。当时入园的门票是大洋一元,可买五十斤白面,一般人还真是逛不起呢。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2 , Processed in 1.08465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