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古色古香、流光溢彩、风格独特的老戏楼,还是在唱、做、念、打方面已自成艺术体系的京戏,都是我们几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缩影之一。而寻觅那曾经的一座座老戏园,追忆过去风光无限的岁月,置身历史悠久的老戏楼里,甭管看戏、品茗,还是票友悠闲地自娱自乐,都会让你有一种满目生辉之感,仿佛那曾经的京华遗韵又袅袅而来。
一、千年戏曲,百年戏楼 就像外国人把中国的京剧称为china opera(中国歌剧)一样,就像历届春节联欢晚会和对外的大型演出总缺少不了京剧节目一样,京剧,这个不过两百多年历史的中国戏剧品种,在演出舞台上仍然散发着其生旦净末丑的魅力。 初到北京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听场京腔京韵的京戏,姑且算领略一下那曾经的京华遗韵。于是伴着京戏里的胡板声,属于老北京的那些陈年遗迹,那些梨园曲话,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仍然被人们悠远地牵挂、怀念着。那些已经消失与还在坚守的戏园子,因而有了一抹动人的红妆。在怀旧正成为一种情结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在都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寻昔日遗珠。而近年来,京味文化尤为吸引国外游客,土生土长在中国的京剧,几乎成为了中国5000年古老文明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艺术文化交往中,吸引着更多的眼球。在现代社会,获得了眼球就意味着具有了经济价值。老祖宗留下的古老文化,终将穿越尘封岁月的沧桑,将历史的沉积幻化成时光的魅力,凤凰涅磐(代字,因电脑中无此字,造字),重获新生。 1.从露台到戏楼——中国演出场所的演变 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伴而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各阶段的称谓也不同。上古人们祭祀的歌唱和舞蹈,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曾经在祭祀仪式上歌舞的人们,开始了职业化的生涯,成为中国最早的艺人。因此,中国古代歌舞艺人最初的演出场所,几乎全是利用自然地形。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即无盖顶的露天之台,称为“露台”,观众于四周围观。所以直到现在,民间仍对那些自发组建的非正规的演出团体称 “草台班子”,这是颇有历史渊源的。 到了西汉,有了观众席建筑“看棚”。看棚是观众居高临下观看、非固定的露天演出场所。张衡的《两京赋》中,就有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唐代是中国戏曲的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于是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的演出场所,不过已经依稀成形。到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便是后世“庙台”的前身。 宋元两代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勾栏”,固定集中的演出场所称“瓦舍勾栏”。勾栏是看棚、乐棚和露台三位一体,内有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为了便于观赏,观众席前低后高,全部是木制结构,剧场形制初具。但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容易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更加盛行。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当时没有“戏票”,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戏园子了。 民国时期,许多戏园子内部都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观众席也逐渐改为半圆形排椅,前沿突出的镜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面敞开的旧戏台,并加了灯光。上个世纪20年代后,“戏园”的称谓大都改为“戏院”。 2.两厢三番雕栏柱——老戏园的格局形制 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天的剧场大不相同,它们一般临街,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檐,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 戏楼下的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从此也可看出当时茶园、茶楼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因此过去一般都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而座位区域也各有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楼上戏台后两侧叫“后楼”。在后楼看戏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楼不收费,往往是内部人员亲友看戏之处。 昔日老戏园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设有“弹压席”。弹压席设有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弹压席”三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园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官方多多照应。 旧戏园子的这种格局到民国时期才逐渐被打破,而广和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20年代。 清代至民国初期,戏园子大门外还贴有海报,上写某戏班、某演员演出,但是上面没有具体剧目,上演什么剧目全看道具。每天将戏中的代表性道具摆在戏园子大门外,戏迷一看便知道当天的主要戏码了。每日的戏单,开始是木刻印在黄纸上,收费很低。后来,改为石刻印在粉红纸上。铅印的戏单则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的。 清代戏园子的演出时间很长,达10~12个小时,不演夜戏。“茶资”多少不是以戏论价,而是按座位论价。除供应茶水外,还有另付费的小吃(黑白瓜子、盐炒小花生等)装在小盘子内。不过当时不收费,到压轴戏(倒二出)开演前后才收费。“扔热手巾把”是北京老戏园子的一大特色,也是绝活儿。跑堂的将热手巾从空中抛向观众,扔的一刹那还在口中喊:“手巾把来喽!”扔得十分准确,随时收取小费,多少随便,从不计较。 清代京师内城禁止卖戏,因此戏园子都在外城。清朝中叶时,还禁止妇女到戏园子听戏。《清稗类钞》中记载:“京师戏园向无女座。妇女欲听者,必探得堂会时,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洁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到光绪末年,女观众开始出现了。这是由“庚子赔款”上演“义务戏”开始的。“义务戏”开禁,但男女要分开,妇女在楼上就座。辛亥革命后,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妇女涌入戏园.也促使了京剧的发展。过去京剧行当中是以生角为主,妇女观众的加入,使旦行得以与生行平分秋色。 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崩溃,戏园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元年兴建的第一舞台(位于前门外柳树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旧戏园子的格局。观众座位变成了横排长条木椅子。舞台为椭圆形,台中央设有人工转台,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着,新建的开明戏院仿外国剧场形制,观众席是一排排的单人座椅,并开始实行对号入座。此风一开,许多旧戏园也纷纷仿效改建。广和楼、广德楼和三庆园改得最晚。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0:49 , Processed in 1.0806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