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北京的中心位置,在清代都城的风水线上,一座宏伟瑰丽、肃穆壮观的“院落”安详又威严地矗立在那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人世间的兴兴衰衰,“几度夕阳红”的她“青山依旧在”。这个曾经既神秘又神圣的“院落”,就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室、“天朝”的心脏——紫禁城。 清朝,自顺治元年(1644)迁都北京至宣统三年(1911)灭亡的二百六十七年间,先后有十位皇帝一直以紫禁城为皇宫(宣统皇帝于1924年被逐出宫)。这对于以武功夺取天下,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代统治者来说,对紫禁城之禁卫自然不会掉以轻心、疏于防护,而是戒备森严,欲使紫禁城“金城汤池,永固千年”。事实如何呢?“永固千年”显然已如“始皇”一般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金城汤池”是否安然无恙名副其实?这里,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清代皇家档案中,撷取一些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和历史故事,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清代宫廷生活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 要说紫禁城“金城汤池”未免是文人用语、言过其实,然而终清一代紫禁城虽屡有破禁之事发生,但城池确实没有被攻破过,更没有被攻陷过,这与城池在建筑防卫设计上颇具匠心不无关系。众所周知,紫禁城跟古代其他帝王宫殿一样四周被城墙围护着,高大敦厚的城墙既是皇帝权威的体现又是城池的主要防线,为了保证在这里生活、办公的皇帝“绝对”安全,紫禁城城墙比皇城的还要高大宽厚。城墙是用山东临清产的专用城砖砌成,断面呈梯形,高十米,墙脚厚度八点三三米,南北长约一千零九米,东西宽约七百八十七米。城墙顶部外侧有高一点五二米的品字形雉堞(垛口),城墙上还备放着各种兵器,这种堞墙除了建筑上的美观之外,还具有易守难攻的防御功能;另外,数千米长的城墙,仅有四门(即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和西面的西华门)可与外界相通,且四门均以方形巨石做门框,安朱漆金钉铺首的石塌大门两扇。四门除陈放着囊箭、弓矢、长枪和梅针箭等常规兵器外,还设有“火器”,把守非常严密。在紫禁城外围设有值房(明代称红铺),有护军日夜巡逻警戒。在值房外侧与城墙相隔十六米的是环绕禁城四周,深四点一米、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这条流动的护城河不仅给冷峻的宫廷平添了柔美,还把“闲杂人等”拒之墙外,又与皇城泾渭分明……禁城之外筑起了第一道禁卫“鸿沟”。 禁城之外第二道屏障是皇城,皇城跟禁城一样被城墙围护着,也只有四门可供出入,南面是天安门,北面是地安门,东面是东安门,西面是西安门。在皇城之内设有汛(哨卡),各旗按自己所辖区域白天防守稽查,夜里击更传筹。满八旗驻防的皇城是紫禁城外第二道禁卫“天堑”。 皇城之外还有内城(又叫京城、都城),也如皇城一样被城墙圈护着,但内城的城墙比起禁城和皇城的要高大、宽厚得多。内城共设九门(即南面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面的安定门、德胜门;东面的朝阳门、东直门;西面的阜成门、西直门)。内城墙上除有门楼、角楼、城垛外,还有旗炮房、炮窗、雉堞等。禁城之外又多了一道禁卫“盾牌”。 实际上,紫禁城在建筑设计上的防卫还不止这些,比如在禁城之内还有墙垣既把前殿后宫隔开,又将宫、殿各自围防,使各宫自成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防卫单元。另外,连接宫院之间的通道都设有值班哨卡,宫门处还有专人把守,稽查来往行人。 皇城围护着禁城,内城圈护着皇城,外城又挡护着内城,层层环护,水水相隔,步步设防。城上有骑兵巡逻,城下有卫兵守护,城外有濠河环卫,城内有八旗驻防;还有主管京城治安的步军营来回逡巡,不大不小的紫禁城就这样一层层地被围裹着、一道道地被圈护着成为城中之城。而“整个北京城似乎变成了一个以紫禁城为中心,设施完备、防御严密的巨型工事”,难怪乎当时文人史家把紫禁城说成“金城汤池”。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1:40 , Processed in 1.08443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