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 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最早出现了城市,那是为神而筑的。在高耸如云的埃兹泰克(Eztec)神坛之下,庙堂台阶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之后,城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进入工业革命后,城被机器占领,塞满了汽车和厂房。 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马丘比丘宪章》向世人宣称: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构筑起亲近温馨的家园,而是营造了没有生机的茔穴。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以及强大的机械力对自然环境的加工与再加工,使得人类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逐步疏远自然。从认识到这一处境之日起,“适宜人类居住”,真正成为城市的追求目标。 北京的历史,也贯穿着这一演变。 旧时的北京,天子脚下,皇城占据着城市的中央。50年代,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确立了北京的新目标:第一,要将北京从工人阶级占4%的消费城市改造成工人阶级占1/4以上的大工业城市;第二,要将北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城市改造为一个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按照新的规划思想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首都”。之后,大量人口和机器涌进城内。90年代,在经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驱动下,北京旧城进入大规模拆迁改造的热潮,古都风貌被密集的商品住宅、商场和写字楼所蚕食。现在,北京终于开始反省。 今年1月12日,经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宣布了北京的使命: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虽然在四大目标中居末,但毕竟首次成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新方向。这个目标,就是要让现今的1500万人或者15年后的1800万人,在这座城市惬意地栖居。 “‘宜居’是让每一个人不被这个城市所抛弃”,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说,“这次北京提出‘宜居’城市具有革命性意义,这座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3:06 , Processed in 1.09280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