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从字义上理解可解释为宏大、昌顺、和谐的宫殿。藏文称“噶丹敬恰林”,意“兜率壮丽洲”,即: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佛国净土。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其灵柩在清宫只停放了19天就移厝于雍和宫永佑殿内。移棺之前,仅以15天的期限昼夜施工,将雍和宫中路殿堂易为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殿宇。乾隆并降旨“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以表达对其父的怀念和敬仰。乾隆二年(1737年),雍和宫永佑殿专门供奉雍正帝的影像,乾隆按季节到此行礼上祭,僧人日日诵经,当时雍和宫成了清帝供祭先人的影堂。 鉴于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仪轨的场所,并为遵循“缅忆过庭、以昭崇奉之孝”,及“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之道,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在征询三世章活佛的基础上,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据《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载,这年,皇帝向章嘉活佛详细询问了佛教在雪域是如何弘传的、讲论佛法的寺院是如何建立的等问题,章嘉活佛陈述之后,皇帝谕示:“佛教之弘传及长久住世,全仗讲论佛法之寺庙。若兴建闻修显密教言等一切学科之经院,对佛教传习大有利益……皇祖先帝在位时,广弘佛法,康熙皇帝与前辈章嘉活佛虽然在多伦诺尔之汇宗寺建立了讲修显宗的扎仓,但在京城未建讲经之扎仓。现在我们施主与上师二人若在皇城宫中创建寺院,内设闻思全部显密知识的若干扎仓,定会使佛教复兴。”章嘉活佛闻后,表示愿竭力协助圣上,改建寺院。乾隆帝十分欢喜。关于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事,就这样由乾隆帝倡导,并与章嘉活佛商议决定了下来。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皇宫档案载:乾隆九年仲春九日,乾隆帝降谕称:“推究佛学之广博精深,归于喇嘛之勤奋……其中北京地域宽广,更应按照西昭之例创立学院,教习喇嘛,以弘扬黄教。惟所有寺庙之喇嘛,本土人居多,除遵守戒律、诵经外,辩经、坐禅、传授佛学高深理论者无多。朕念,雍和宫乃甚属吉祥伟大之所,今在闲置,依照宫殿之坐落、样式,稍加修缮,辟为大杜罔,作为供佛及喇嘛会集之场所……”这道关于改庙的上谕,对雍和宫改庙之缘起,寺庙建制、师资和僧人的来源都做了明确的指示。此工程由皇宫内务府总理工程处承办;拨出了大量银两进行改建,有佛堂、受戒殿、白伞盖佛殿、药师殿、甘丹佛殿、法轮殿、天王殿、门楼、鼓楼、钟楼,以及高耸的牌坊等,建筑宏大壮丽。各佛殿内供有无数的经、像、塔。在经堂和喇嘛僧舍中连手巾等日用品都由府库配备,无不齐全。皇帝赐寺名为“噶丹敬恰林”。章嘉活佛和赤钦活佛带领僧众举行了三天三夜的开光仪式。皇帝作为施主赐给了大量物品。 同年,又集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七部及汉藏地区的五百名天资聪颖的年轻僧人,创建了学习五部大论的显、密扎仓、学习各种知识的五明扎仓和医学扎仓等四大经院。自此,雍和宫正式成为藏传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清代震钧《天咫偶闻》载:“雍和宫,在国子监之东,地本世宗邸,改为寺,喇嘛僧居之。殿宇崇弘,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礼旃檀之像。飞阁覆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9 , Processed in 1.3667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