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金初对辽南京城的改造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宋宣和二年(1120年),北宋与女真族的金朝订立海上之盟,相约南北夹击辽朝。宣和四年(1122年),金朝在陷辽上京、中京、西京之后,同年十二月又陷辽南京。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经过反复交涉,金朝以北宋每年交岁币四十万,年输燕山代税钱一百万缗为条件,将辽南京(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之地归还宋朝。金人撤出辽南京时,“尽毁诸州及燕山城壁楼橹,要害皆平之。又尽括燕山(即辽南京)金银钱物,民庶寺院一扫皆空。以辽人旧大臣及仪仗车马玉帛辎重尽由松亭关去”①。四月十七日,童贯、蔡攸率宋军进入辽南京城,“入燕山大内(即辽南京皇宫),毁一小殿(兽)吻,受诸将贺”②。兽吻、鸱尾是帝王宫殿专用的装饰物,故童贯等为避免越制,才下令毁一小殿顶上的兽吻,在此举行贺礼。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云:宋燕山府“州宅用契丹旧内”。依理推测,宋燕山府时期,原辽南京皇城内的建筑,部分当遭毁损,至少诸殿的兽吻、鸱尾一类饰物已尽行销毁。

    宋宣和五年(1123年),金太祖阿骨打死,其弟吴乞买继位,改元天会,是为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太宗诏诸将伐北宋。金军兵分二路,东路由宗望率闍母、刘彦宗陷宋燕山府,随即南下;西路由宗翰率领金军围宋太原府,破宋信德府。十二月丙午,原叛辽归宋的常胜军将领郭药师降金,宗望率金军进入燕山,从此开始金朝在幽燕地区90余年的统治。燕山仍改称燕京。金朝初立中书省、枢密院于广宁(今辽宁北镇),后移平州(今河北卢龙),至此复移置燕京,以刘彦宗为枢密院使,掌管汉地的官员选授、调发租赋等民政事务。刘彦宗又召易州人张通古为枢密院主奏,涿州人赵元为枢密院令史。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直至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欲以燕京为京师时始罢,这距金人占领燕京已有25年。金初的燕京,一度失去其国都的地位,成为金朝南面的一个重镇。

    金初既以燕京为军事重镇,其于城市布局亦出于军事目的而相应改动。张师颜《南迁录》云:“忠献王粘罕(即宗翰),有志都燕,因辽人宫阙,于内城外筑四小城,每城各三里,前后各一门,楼橹池堑,一如边城。每城之内,立仓廒甲仗库,各穿复道,与内城通。”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记此事与《南迁录》相同,可能互为转录。宗翰系金朝国相撒改之子,开国元勋,官至太保领三省事,封爵晋国王。宗望陷宋燕山府在天会三年(1125年)十二月,宗翰卒于天会十五年(1137年),故筑四子城的时间当在此10余年之间。这4座子城在《金史》中不见记载,其他著述中不见提及,当代考古亦无发现,其形制、方位乃至存在与否,遂成疑案。但《南迁录》、《大金国志》言之凿凿,述之甚详,亦不容轻易否定。宋周麟之《海陵集》称“燕京城内地大半入宫禁,百姓绝少。其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周麟之语使金国事,“多附会夸诞之词”①,但其“燕京城内地大半入宫禁”的印象,或许与内城四隅的子城有关。据《南迁录》和《大金国志》记载,4座子城位于原辽南京皇城四隅。子城和内城并不直接相依,中间有复道相通。所谓复道,即上下各有道路相通的甬道。《汉书·高帝纪》载:“上(刘邦)已封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争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注引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据此可知,宗翰所筑复道,当是在内城和子城之间筑起两道夹墙,城上可行走,地面夹道中亦可通行,故《南迁录》又称此为“甬道城”。子城开二门,一门临子城外,以便出击或退守;一门在夹城内,以通内城。这4座于内城四隅突出的子城,犹如动物的四足,消灭了守城的死角,可以从各个角度歼灭攻城之敌,其形制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似乎前所未有。海陵王在此营建金中都城时,曾欲平毁这4座子城,后被翟天祺谏止,保存如故。

    金末,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十二月蒙古伐金,破居庸关,直抵中都城下,中都戒严。卫绍王“命京城富室迁入东子城,百官家属入南子城,宗室保西城,戚里保北城,各分守兵二万”②。这场战斗空前惨烈,最终以蒙古军失利退走告终。在战斗中,内城的子城充分发挥了作用。其初,金大兴府尹(治燕京)乌陵用章命“凡城市有储蓄,纵其搬运入子城内,门不许闭”。“十七日,(蒙古军)攻内南城甬道,上国(金)兵击之。”③此甬道即南子城与内城之间的复道。次年(1212年)正月,金河东总管统军完颜及等入援,蒙古退兵。“十五日,内城及四子城门开,完颜及等见上(卫绍王)大哭。上亦泣曰:“‘燕京自天会初不罹兵革,殆将百年,僧寺道观、内外园苑、百司庶府,室屋华盛,至是焚毁无遗。向非忠献王(宗翰)有先见宏观,国不立矣。’”①同年十月,蒙古军复至中都城下,破外城,金军皆溃,乌陵用章“命开苑城洞门纳之。初二日午,攻内城南甬道,左三衙统军李思安令发擂木、牛鼻炮击之,死者众。初六日,大军(蒙古军)发民间所叠木植、竹芦等积甬道城下,务与城平,欲前博战。李思安自龙游池凿地道,以干秭涂硫黄,破絮醮油,间塞于所叠竹木之下。初八日,大军登木堆,用冲车大铁椎打城,灯火下发,众皆惊走。大元帅遣将于夹口,用大刀不许其众退,焚死者臭不可闻。……十七日,攻内城,张琼、范臻率国兵(金兵)自子城用强弩射之,死者甚众。”②十二月,蒙古军退。夹口,《南迁录》称“夹城口”,是以知复道称甬道城,又称夹城,当因其两城壁之间夹有甬道,亦即今日所谓的夹道。这次战斗,其惨烈状况又有甚于前次。十四世纪初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载:“塔乞忽亦勒即鸡年(1213年)春三月,成吉思汗驻扎在上述中都城境内。阿勒坛汗(金帝)就在这座城里。”此事,《金史》不载,《元史·太祖纪》载: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七月,帝进至怀来。九年(1214年)春三月,驻跸中都北郊”。其间,金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本名胡沙虎)弑卫绍王而立丰王完颜珣,改元贞佑,是为金宣宗。蒙古军因久围中都城不下,乃分兵三路略山东诸州。贞佑二年(1214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复围中都,最终接受和议。金朝“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马三千以献,仍遣其丞相完颜福兴送帝(成吉思汗)出居庸”①。关于此事,《史集》称“成吉思汗对他们的俯首听命很满意,便回去了。”《元史·太祖纪》载:“诸将请乘胜破燕,帝不从。”观此,读史者不禁要问,成吉思汗自起兵以来,攻城陷阵,所向披靡,何独对金中都城宽怀如此呢?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据《史集》记载:“当时蒙古军不习惯于天气热,全都病倒了。”《大金国志·宣宗皇帝纪上》称“大军(蒙古军)即围燕京,不能下。”因此,缺乏粮饷、兵老人疲、士卒疾疫,才是成吉思汗接受和议而退兵的真正原因。以成吉思汗当世之雄尚不能攻克金中都,可见其城池坚固。特别是内城的子城,确实发挥了作用,致使蒙古军几次攻入城内,又不得不被迫撤出。

①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六引《北征纪实》。
② 《三朝北盟会编》卷十六引《北征纪实》。
①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别集类三》。
② 《大金国志》卷二十二《东海郡侯上》。又,《南迁录》云:“各分守兵四千人,内城二万人。”
③ 《大金国志》卷二十三《东海郡侯下》。
① 《大金国志》卷二十三《东海郡侯下》。
② 《大金国志》卷二十三《东海郡侯下》。
① 《元史》卷一《太祖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06:39 , Processed in 1.0871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