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是元朝京师,元廷依照礼制在此设建宗庙、郊坛,以为祭祖和郊祀之所。 《元史·世祖纪四》载:“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戊戌朔,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其时,阿里不哥据和林(今蒙古共和国哈尔和林)与忽必烈争夺帝位,故中书省即设在燕京。同年七月丁丑,忽必烈设祖宗神位于中书省。中统二年(1261年)九月庚申朔,诏以燕京忽突花私宅为中书省署,原置于旧中书省的祖宗神主奉迁于燕京圣安寺(在悯忠寺西),藏于瑞象殿。其时,祭祀仪式仍在中书省举行,礼毕,复将神主奉归圣安寺。中统四年(1263年)三月癸卯,诏建太庙于燕京,即旧金中都城内。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燕京太庙告成,乃自圣安寺奉迁神主于太庙。燕京太庙初为七室,至元三年(1266年)复改为八室。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忽必烈弃燕京旧城,择其东北建大都城。中国古代王都的典型布局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皇城宫室基本建成以后,太庙的位置也就可以据以确定。次年(1277年)“八月乙丑,诏建太庙于大都”①,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二月初步建成。元大都太庙方位与金中都太庙不同,不在皇城内东侧,而是在皇城以东的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大街之北,其门南向,门外驰道抵齐化门大街。大都新庙建成,即遣使奉迁旧金中都城(又称南城、旧城)太庙神主,并拆毁旧庙。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月丁卯,大都太庙正殿建成,乃奉安神主于其中。大都太庙前庙后寝,前庙正殿东西7间,南北宽5间,内分7室。阶三道,中曰泰阶,东曰阼阶,西曰西阶。寝殿东西5间,南北宽3间。庙、寝四周围以宫城,四隅各有角楼。宫城南、东、西三面各辟神门。每面神门皆有五门,一正,左右各二偏门。正殿前为十字街,方砖铺地;东西向曰横街,两端与东、西神门相对;南向曰通街,直对南神门。通街两旁各有一井,上建亭以覆之。宫城外,又有一道崇垣,即太庙外垣。外垣亦南、东、西三面辟门。每面三门,一正两偏,曰棂星门。南棂星门外驰道,即南抵齐化门内大街。在太庙外垣与宫城之间,还有一些建筑:南神门外之东有馔幕殿(即祭前放置祭品处)。宫城东南有齐班厅。东神门外稍北有省馔殿(即祭前太常卿审视祭品处)。宫城之东、东棂星门内稍北有初献斋室,其西又有各礼官斋室。雅乐库在宫城西南,法物库、仪鸾库在宫城东北。宫城之东还有一处院落,院门西向,此即神厨院,宰杀牺牲之处,内有神厨局、井亭、酒库、祠祭局。神厨院南是百官厨。南神门与南棂星门之间复有一门与之南北相对,左右有排房60余间,东至齐班厅,西至雅乐库,此即诸执事斋房。元英宗之世,曾对太庙有较大改建。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命于太庙外垣内西北建大次殿,以为元帝亲祀太庙时止息之所。二年(1322年),始于原太庙正殿前别建大殿15间,以原正殿为寝殿,次年(1323年)七月竣工。新殿建于旧殿之南,估计宫城亦应相应南展,凡属南神门附近建筑亦应南徙。 元大都太庙内没有如金中都衍庆宫那样的专门供奉历朝帝王御容的宫殿。元代,供奉先帝、母后御容的建筑称神御殿,又称影堂,分别附设在大都各著名寺院内。所奉祖宗御容,皆由大都纹绮局工匠织造。据《元史·祭祀志四》记载:元世祖帝、后影堂和其子裕宗(真金)帝、后影堂皆建于大圣寿万安寺(今北京白塔寺)。顺宗帝、后影堂和仁宗帝、后影堂皆建于大普庆寺(今北京西城区宝产胡同东口以南)。成宗帝、后影堂建于大天寿万宁寺(今北京鼓楼东侧)。武宗和二后影堂建于大崇恩福元寺(不详)。明宗帝、后影堂建于大天源延圣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英宗帝、后影堂建于大永福寺(在今北京白塔寺西)。也可皇后(即世祖顺圣皇后)影堂建于大护国仁王寺(今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河畔)。诸帝、后影堂皆有名号,如世祖影堂曰元寿,裕宗影堂曰明寿,成宗影堂曰广寿,等等。元帝赐给这些寺院大量土地、钱钞以为供养。如《元史·泰定帝纪》载:“泰定二年(1325年)正月甲辰,奉安显宗(泰定帝之父)像于永福寺,给祭田百顷。三年(1326年)二月丙申,建显宗神御殿于卢师寺,赐额曰大天源延圣寺。十月庚辰,奉安显宗御容于大天源延圣寺。壬午,赐大天源延圣寺钞二万锭,吉安、临江二路田千顷。”元帝这种淫祀之风严重损害国家财政,为此,中书省奏言:“世祖建大宣文弘教等寺,赐永业,当时已号虚费。而成宗复构天寿万宁寺,较之世祖,用增倍半。若武宗之崇恩福元、仁宗之承华普庆,租榷所入,益又甚焉。……夫土地祖宗所有,子孙当其惜之,臣恐兹后藉为口实,妄兴工役,徼福利以逞私欲,惟陛下察之。”泰定帝虽口头嘉许,但其行不改。 元大都太庙在城东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内,按照“左祖右社”之制,社稷坛即建在大都城西和义门(今北京西直门)内稍南。《元史·世祖纪十四》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七月壬申,建社稷和义门内,坛各方五丈,高五尺,白石为主,饰以五方色土。……悉仿古制,别为斋庐,门庑33楹。”社稷坛占地四十亩,四周围以砖垣二重,社稷二坛在内垣正中偏南,社坛在东,稷坛在西。社坛上以青赤白黑四色土依方位填筑,中间为黄土。坛四面正中各有一条陛道,广一丈,亦依不同方向而颜色不同。稷坛和社坛制度相同,只是纯用黄土,不取五色土填筑。此外,社坛有石主,在坛南,一半埋在土中;稷坛无石主。内围垣高五丈,广三十丈,四面各辟一座棂星门。外围垣只有南北二棂星门。在内外围垣之间,又有望祀堂(遇风雨时则在此望祭)、齐班厅、献官幕、院官斋所、祠祭局、仪鸾库、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百官厨、太乐署、乐工房、馔幕殿、神厨院、酒库、牺牲亭、执事官廊房等建筑。 元大都先农、先蚕二坛在藉田中,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建。《元史·河渠志一》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凿大都通惠河以利漕运,其中“藉东闸二,在都城东南王家庄”。藉东闸,即以其在藉田之东而得名。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藉东闸改名庆丰”。《析津志》载“庆丰闸二,在藉田东”。庆丰闸在今北京东便门外朝阳区厂坡村。据此,元大都藉田当在今北京东便门与厂坡村之间,亦即大都城东南,此即元大都先农、先蚕二坛处址。先农、先蚕二坛规制与社稷二坛相同,只是因建于藉田中,恐妨耕作,故不设围垣。 元大都的天地坛与金中都不同,不是分设在城市南北,而是合祭天地于南郊坛一处。质言之,即将地坛并于天坛。《元史·祭祀志一》载:“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以受尊号,遣使预告天地……于国阳丽正门东南七里建祭台,设昊天上帝、皇地祇位二,行一献礼。”此即元大都南郊坛之滥觞。元大都南郊坛建成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元史·成宗纪四》载:“大德九年(1305年)七月辛亥,筑郊坛于丽正(今北京正阳门北)、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之南丙位,设郊祀署,令、丞各一员……”丙位,即东南位,是以知南郊坛在大都城东南,亦即元世祖建祭台之处。南郊坛外有周垣。其内,坛之四周有围垣二重(即内外壝)。内围垣距坛二十五步,外围垣距内围垣五十四步,均严格按照礼制要求而设计。内外围垣四面各有门,皆为一正两偏,称壝门。外周垣只辟南东西三面门,称棂星门。内外围垣之间设燎坛,高一丈二尺,方一丈,周围亦围以砖垣。外围垣南门外,西有香殿,东有馔幕殿;正南则对中神门,门两翼为执事官斋房,再向左右延伸则有墙和南郊坛外周垣相接。外围垣东门外稍北有省馔殿;东南为神厨院,院南垣外为献官斋房,斋房之西为齐班厅。外围垣之外、周垣之内,还有仪鸾局、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演乐堂、献官厨、牺牲房等建筑。 元大都南郊坛虽合祭天地,但其制却完全采用天坛形式,而且一般也通称天坛。坛为圜形,昊天上帝位在坛之正中偏北,皇地祇位在其东北,皆南向。坛分三层,每一层台高八尺一寸,上层台方五丈,中层台方十丈,最底层台方十五丈。坛之四面正中各有一条陛道,十二级。 元世祖至元初年,无风雨雷师坛之制,只是春季祭风师于大都东北郊,夏季祭雨雷师于大都西南郊。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乃在大都东北郊和西南郊分建风师坛和雨、雷师坛。 此外,元大都与金中都一样,还设有宣圣庙(即孔庙),又称文宣王庙,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建,其址在今北京首都博物馆。宣圣庙之西即为元朝最高学府国子学,其址在今北京首都图书馆。武成王庙在枢密院之西。
① 《元史》卷七十四《祭祀志三》“宗庙上”。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1:26 , Processed in 1.1130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