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地处永定河(古称?水)冲积扇下缘,水泉丰富,低洼地往往流结成湖。从至今仍沿用的万泉庄、玉泉山、海淀等名称,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泉流旺盛,湖泊宽阔,草木繁茂的自然景观。 前已言之,金代在香山、玉泉山建有行宫。元代,海淀因风景秀丽而成为文人吟诗唱和之所,并称丹陵沜。明代,因为这里湖水浩淼而称为海淀。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云:“西湖(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畬,菱芡连菰,靡不毕备,竹篱傍水,家鹜睡波,宛然江南风气,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当时南方农民不但在今北京昆明湖一带开垦水田,而且也连及海淀,故至明末海淀水面已一分为二,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虽然如此,这里的水域仍十分广阔。成书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的《帝京景物略》云:“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巴沟自青龙桥,东南入于淀。淀南五里,丹陵沜,沜南,陂者六,达白石桥,与高梁水并。”当时海淀水面可南达今首都体育馆,并入高梁河,与今紫竹院公园湖泊连成一片。丹陵沜之西也是一片湖泊,明武清侯李皇亲在此筑园,称李园。李园方圆十里,内有挹海堂、清雅亭,奇花异草,数以亿万计。园中水程十数里,皆可通舟;山水之间,高楼耸起,平看香山,俯视玉泉。李园之东即明代名士、太仆米万钟的勺园(今北京大学西门内。)勺园占地百亩,水中遍植莲花、堂楼亭榭,数可八九,也是著名园林。因此,当时人称:“李园壮丽,米园曲折。米园不俗,李园不酸。”明沈榜(宛署杂记)云:西山一带形势稍胜者,非赐墓、敕寺,则赐第、赐地。”因此,明代北京西郊私人园林决非李园、勺园二处。 清代,自康熙皇帝起,开始在北京西郊大规模营建皇家园林,主要地点在海淀圆明三园、万寿山和西山三处。 大约康熙前期,清廷于明李园旧址建畅春园(今北京大学西门西南),康熙皇帝常幸此园观稻。乾隆之世,畅春园为皇太后常年居住之地。畅春园之西又有西花园,亦康熙时建。乾隆每至畅春园向皇太后问安之日,便以西花园为听政之所。玉泉山旧有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静明园,乾隆时又兴工修葺,计有十六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炉山房、圣因综绘、绣壁诗态,溪田课耕、清凉禅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外钟声、翠云嘉荫。其后又增十六景:清音斋、华滋馆、冠峰亭、观音洞、赏遇楼、飞云曲、试墨泉,分鉴曲、写琴廊、延绿厅、犁云亭、罗浮洞、如如室、层明宇、迸珠泉、心远阁。乾隆十年(1745年),又于香山就旧日行宫基址建静宜园(今北京香山公园)。静宜园计有二十八景: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明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磴、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晞阳阿、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崦、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楼堂亭阁、书屋、山房数十处。 在清北京西郊园林中,规模最大,达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最高峰的是圆明三园。圆明园在畅春园东北,原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藩邸赐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乾隆十四年(1749年)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十六年(1751年)竣工。在圆明园和长春园之间的南部又有绮春园(后改万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一个倒“品”字格局,统称圆明三园,周围约二十里,占地约五千余亩。 圆明园宫苑区自康熙创建以后,几乎年年续有增置,直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圆明三园才算基本竣工,其建筑之辉煌、布局之奇巧,堪称东方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据法国人格罗西记述:“这个巨大宫苑的全部园地,布置着人工造的小山和丘陵,有高到两丈,甚至五、六丈的。这些小山的分布,都是按照计划来经营的。……清澈的泉水来自宫苑外的高山(即玉泉山),灌溉山谷的底部后,即行分散,最后又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在小山的斜坡上,花卉树木布满其间,这些花卉树木在中国很普遍。园中有很多小道,称为‘羊肠小路’确很恰当,有的通过山谷,有的临近河流,也有的通过丛密的森林,忽而转折而行,忽而贯通大路。这些道路都铺上细小的碎石。……在每一座山谷里,都有依其特有的计划而构造的宫殿。建筑的正面是圆柱和窗牖,涂以金色,再加上彩色的髹漆;墙垣是用灰砖建成,再雕镂花纹;屋顶覆以彩色的琉璃瓦,红、黄、蓝、紫掺杂配合。变化万千,形成极其美观而悦目的境界。仅仅那些为了装饰而建的亭阁,它的宽大程度就足够帝王和他的随从作为住所之用,真是令人不敢置信。仅一座宫殿就需要花费库金四百余万法郎,而其他家俱等物并不计算在内。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宫苑圆明园中,大约有二百多座宫殿,并附有护卫和太监的住所,这些宫殿之间的距离,大约相隔数米,都有墙垣或林木相隔。……宫殿有的建在岩石的高处,可以登高下望,景色奇绝,变化万千。可以看到用作点缀的桥梁和空谷兰花,绿荫里闪现着金碧辉煌的高大宫殿,庭院中陈列着繁花异卉,小山上的泉水瀑布徐徐流下,这样美妙无比的景致,真迷人心目,令人有置身仙界之感。……黑夜的降临,也并不能减低它的美丽。每到夜里,各处宫殿点燃灯火,全园立刻明亮起来。并经常点放花火,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工艺品,制造极为精良,这时整个宫苑的空中、地面、水上都照耀得辉煌明亮起来”①。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不仅在圆明园中长期居住,而且在此设朝署值衙,处理政务,所以其地位不同于一般离宫,而几乎与城内宫城相埒。这种特点反映到建筑风格上,就使圆明园兼有宫廷和园囿的情趣,于庄严中渗透出清幽,于山光水色之中又不时显露出威严。 圆明园的正南门称大宫门,大宫门前左右两侧有东西朝房,是六部和各中枢机构的衙署,东侧是宗人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各衙门值房;西侧是户部、刑部、工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各衙门值房。东四旗值房东夹道为银库,又东北为南书房,东南为档案房。西四旗值房西夹道之西南为造办处,又南为药房。入大宫门,有三座金水桥并架于形如曲月的河上。度金水桥,再过贤良门(俗称二宫门),正北就是正大光明殿,这里是皇帝上朝听政的处所,东西两侧置有文武官员的朝房。正大光明殿有七楹,东西配殿各五楹。正殿后有寿山殿,东为洞明堂。正大光明殿之东是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五楹,殿东是飞云轩、静鉴阁,其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和生秋庭。飞云轩、静鉴阁之东是芳碧丛,这里秀竹成林,盛夏季节是最好的避暑处所。芳碧丛之北是保合太和殿,三楹,再北是富春楼,楼东是竹林清响。芳碧丛东北,靠近圆明园东墙是如意馆。如意馆西南是洞天深处,这里是诸皇子的居所,东西有二街,南北有一街。由此再往西,是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东为斯文在兹,北为后天不老。正大光明殿西北是长春仙馆,正殿五楹,后为绿荫轩,西廊后是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是含碧堂,五楹,北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古香斋之东有阁,名抑斋、墨池云,北有随安室。长春仙馆西南门以西,有藻园,内有旷然堂,五楹。旷然堂北是贮清书屋,其东池上是夕佳书屋,稍北是镜澜榭,东南是凝眺楼、怀新馆,西北是湛碧轩,西南是湛清华。正大光明殿之北有一片湖泊,称前湖。再往北,是由九个小岛团团围绕的后湖。环绕后湖的每个小岛上都建有华丽的宫殿,彼此之间有桥相通,其中以前、后湖之间的那个岛屿面积最大,上建圆明园殿。 圆明园的中轴线南从大宫门开始,向北穿过正大光明殿、前湖、圆明园殿、后湖,直至园的北端。 圆明园中最著名有40景,计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宴、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淡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安澜园)、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雷峰夕照)、廓然大公(双鹤斋)、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后,又续增八景,计有藻园、文源阁、菱荷香、舍卫城、三潭印月、紫碧山房、断桥残雪、观澜堂。这样,圆明园中最著名的风景区总计48处。当然,这48处并不是圆明园的全部风貌。实际上,除此以外圆明园中还有更多的风景秀美的处所,如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天宇空明、秀清村、秀木佳荫、芳碧丛、一碧万顷、湖山在望,等等。这些优美的风景区有很多是依照南方著名园林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江宁的瞻园、苏州的狮子林、惠山的秦园、宁波的天一阁、西湖的苏堤和曲院等,都一一模仿在园中建造,有些建造起来后仍使用旧称。 环绕后湖的九个小岛,又称九洲,共有九景。正中的大岛南岸建有圆明园殿,五楹;其北是奉三无私殿,七楹;又北是九洲清晏殿,七楹。九洲清晏殿东是天地一家春,西有乐安和楼;又西有清晖阁,阁前是露香斋,其左为茹古堂、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自该岛按顺时针方向,其西侧小岛上有茹古涵今殿,五楹,南向,其后有韶景轩方殿,四面各五楹,轩东是茂育斋,西是竹香斋,又北是静通斋。由西转北的小岛上有坦坦荡荡殿,三楹,前有素心堂,后有光风霁月堂,东北是知鱼亭,又东北是萃景斋,西北是双佳斋。再东北的小岛上有杏花春馆,西北有春雨轩,轩西是杏花村,村南是涧壑余清。春雨轩后,东是镜水斋,西北是抑斋,又西是翠微堂。由北转东的小岛上临湖有楼,上下各三楹,名上下天光。楼的左右各有六方亭,后为平安院。由此复东的小岛上南临后湖有慈云普护殿,三楹,是供奉欢喜佛之处。其北有楼,三楹,上奉观音佛,下奉关帝。东边是龙王殿,祀圆明园昭福龙王。再东的小岛上,山阜旋绕,内有碧桐书院,前宇正殿、后照殿,各五楹,其西岩石上有云岑亭书院。由东转南的小岛上有天然图画楼,登高望远,九洲风光尽收眼底。其北是朗吟阁,又北有楼,东边是五福堂,堂后有竹深荷净殿、五楹,殿东南是静知春事佳。由此岛东渡河是苏堤春晓。再南的小岛上有御兰芬楼,纪恩堂、镂月开云(原名牡丹台)。纪恩堂后有池。该岛西邻即前述之建有九洲清晏殿的大岛,此即为后湖一周的建筑和景色。 后湖以北的景色可大致分为西、中、东三路。其西路:在后湖西侧坦坦荡荡殿以西是山高水长楼,正殿九楹,西向,后拥连岗,前带流水,地势平旷,有数顷之多。乾隆时定制,每年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前后五日,在楼前与宗室、外藩、文武大臣及外国使官共赏烟火。山高水长楼东北是万方安和,建于水中,造形非常奇特,成卐字形,具有佛教意义。其南有十字亭一座,名文昌阁。由山高水长楼西北度桥,入山口则是月地云居。这是一处清静的古寺形式的建筑,情趣与山高水长等豪华处所绝然不同,正殿五楹,前殿呈方式,四面各五楹,殿后有楼,上下各七楹,东有法源楼,又东是静室,这里是园中的梵刹之区。由此西度桥,折而北,有刘猛将军庙。刘猛将军是古代传说中可以驱逐蝗虫的神人。月地云居西北,度小桥,循山径而行,前有魁星阁,阁北则是安佑宫,宫西则是圆明园的西北门。安佑宫是清室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大殿,为园中少有的宏大建筑,其形制与皇城内太庙相仿。安佑宫前有三座牌坊,面南,左右共有两对华表,现一对在北京大学,一对在北京图书馆。自此向北,有一座琉璃牌坊,面南,上书“鸿慈永祜”四字。再向北,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五楹,井亭各一,前方有一条月河,上架白石桥三座,名月河桥,过桥则是安佑门、也称宫门。入安佑门,庭院正中就是安佑宫,正殿重檐九楹,座落在宽大汉白玉石基上,殿内正中供奉康熙皇帝画象,左侧是雍正皇帝画象,右侧是乾隆皇帝画象。殿前左右燎亭各一,碑亭各一。正殿东西又各有配殿五楹。在安佑宫门前的三座牌坊东南,又有政孚殿。安佑宫后墙西北是紫碧山房,正面有三进大殿,分别称紫碧山房、横云堂、乐在人和,另外还有配殿。东岩洞中有石帆室,东南有丰乐轩,北有霁华楼,楼东又有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有澄素楼,西北有引溪亭,亭、楼相对,蔚然成趣。紫碧山房东墙外,过三道山丘,度桥而东则是汇芳书院,内有抒藻轩,后为涵远斋。涵远斋前西墙内有翠照楼,东墙内有倬云楼,又东是眉月轩。倬云楼南稍东有隨安室,又东有敞宇三楹,为问津,逾溪桥不远处有石坊,上题断桥残雪。汇芳书院南是日天琳宇和瑞应宫,这里是供奉佛、道二教神象的地方,内有正殿,又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均上下各七楹。中前楼南有天桥与楼相接,天桥和楼之南,又有一重檐八方顶的灯亭。西前楼南有东转角楼,又西稍南有西转角楼。中前楼的东墙内有一八方亭,名楞严坛。楞严坛又东别院是瑞应宫,有三进大殿,前为仁应殿,中为和感殿,后为晏安殿。瑞应宫之东是汇万总春之庙,是祀花神之所,正殿名蕃育群芳,东北有香远益清楼,楼西是乐天和、味真书屋等建筑。由此又西,有一风景区名池水共星月同明。汇万总春之庙北是濂溪乐处,环池带河,风景优美。濂溪乐处北是云香清胜,东是芰荷深处,俱为佳景。由此折而东北是香雪廊,廊东有云霞舒卷楼、临泉亭。汇万总春之庙南是武陵春色,这是一个面积颇大的湖心岛,中有池,北有壶中日月长,东有天然佳妙,南有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之西是全璧堂,东南有小隐栖迟亭。由全璧堂后山口入,东有清秀亭,西有清会亭,北有桃花坞,坞西有清水濯缨室。由此又西稍北,有桃源深处。桃花坞东有绾春轩,东北有品诗堂。武陵春色湖心岛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各有小桥,分别与汇万总春之庙、法源楼、万方安和相通。其中路:在后湖九洲东北碧桐书屋之北是天神坛,天神坛之北是淡泊宁静,该处稻田弥望,河水周环,有四门,中为田字式殿。东、北两方皆有楼,正楼(北楼)名淡泊宁静,东楼名曙光。田字式殿东门外有翠扶楼,西门外稍北,过一长堤,别有一院,名多稼轩。多稼轩七楹,其东临稻田有一组建筑,前为观稼轩,后为怡情悦目、稻香亭。由此又东稍北,有溪山不尽、兰溪隐玉二景。多稼轩西池南是水精域,西边是静香室、招鹤磴池。池东北又有三景,东北是寸碧,西北是引胜,正北是互妙楼。淡泊宁静度河桥而西是映水兰香,这里有美丽的花圃,内植名贵的奇花异草。映水兰香东南是钓鱼矶,北边是印月池,又北是知耕织、濯鳞沼,西南是祭祀蚕神的贵织山堂。映水兰香西北是柳浪闻莺,这里垂柳林立,轻风扬拂,与湖光水色相映,实为杭州西湖景色的重现。柳浪闻莺之东是水木明瑟,主要殿宇临水而立,殿前有一大水池。这里最为奇特的是有一运用水力推动的风扇,系西方传教士为乾隆皇帝所造。乾隆皇帝云:“用泰西水法引入宫中以转飞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天籁遥闻,林光逾生净绿。”①每至盛夏季节,这里又是园中消暑胜景。由此往北稍西是文源阁藏书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上下各六楹。其东路:在九洲碧桐书院正东是曲院风荷,也是依照杭州西湖著名风景建筑的,面积甚大,包括南部的一个湖泊。湖中东西方向架有一座九孔石拱桥,样式与今颐和园十七孔桥相似,东西桥头各有一石牌坊,东曰玉蝀,西曰金鳌。金鳌石坊西南有园,名四圃佳丽;玉蝀石坊东有亭,名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有城关名宁和镇。曲院风荷之西有佛楼,名洛伽胜境。宁和镇之北是同乐园,这里是圆明园中最大的一处娱乐场所,每年正月皇帝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典礼,宗室王公和外藩使节都到同乐园中欢聚观剧。同乐园中有大戏台名清音阁,三层舞台象征着阴世(下层)、人世(中层)和天间仙界(上层),下设机械,可以表演各种特技。舞台对面有观戏殿,五楹,名永日堂。同乐园之西有坐石临流,此景和它西边不远的淡泊宁静,都是充满幽远情趣的风景区。同乐园中有南北长街,街西有抱朴草堂。 从长街北,渡双桥,就是圆明园中著名的佛殿城——舍卫城。舍卫城为印度佛教的发源地,所以圆明园中这一佛殿城也以此命名。自康熙以后,全国各地所进奉的佛象,都送到舍卫城大殿上供奉,据说共有数十万尊以上(一说十万余尊)。舍卫城是圆明园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有殿宇、游廊三百二十六间,城前立有三个石坊牌楼,城南是多宝阁。舍卫城内正殿匾额书“寿国寿民”后殿名仁慈殿,再后名普福宫,各有配殿,最北的一进名最胜阁。舍卫城之北是西峰秀色,正殿十五楹,也是依照杭州西湖同名风景建造的。乾隆时每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后宫在此设宴,称为巧宴,张灯结彩,十分热闹。西峰秀色西南临河,河东西各有建筑,河西是小匡庐,河东是含韵斋,又东是一堂和气,又东南是自得轩。西峰秀色后墙东是岚镜航,西是花港观鱼。西峰秀色之北,先后过两石桥,是鱼跃鸢飞,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有一门,并有游廊,正中有一楼,三层,全部建筑在水池中,虽是富丽堂皇的宫殿,仍兼有楼台水榭之趣。鱼跃鸢飞附近,东有畅观轩,西南有铺翠环流,南有传妙室,又南出山口有多子亭。鱼跃鸢飞之东,隔河相望,香稻遍野,有依照农居村市的一片建筑,名北远山村。这里是一个田园式的风景区,水田棋布,沟渠纵横,因为主要的建筑是课农轩,所以该处又以课农轩命名。北远山村北岸有一道石墙,西有兰野花圃,后有绘雨精舍,西南有水村图一景。由此又西,有二楼前后相属,前为皆春阁,后为稻凉楼。再西则有涉趣楼,楼右是湛虚书屋。东北度桥,折而西,有湛虚翠轩,又西有耕云堂、若帆之阁。北远山村之北是圆明园大北门。 在后湖东北方向,是圆明园中最大的湖泊福海。福海的面积略小于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周围三、四里,数个彼此相连的小岛环绕四周。湖中心有三个小岛,彼此有桥相连,这就是著名的蓬岛瑶台。法国人格罗西曾这样描述过福海,他说:“有一个巨大的湖,人们称它为海。这一片汪洋的大水,位于园苑的中心,它的直径约一哩半地,海的中心还矗立着岩石的小岛(按,实际上应是岛上堆砌着很多山石,格罗西隔水远望,所以误解),上面建有宫殿(即蓬岛瑶台),结构极为精美。这小海的海岸,参差不齐,很有风趣,时而深藏为海湾,或伸出为海峡或半岛,有的海岸是石块砌成的,有的是形象狰狞的岩石堆成的,也有翠绿如茵的细草,织成天然的斜坡,通向海边。大道和小路的终点,修成各样的阶梯(即码头)便于攀登游船。我所看到的游船,都是装饰得非常华丽的,大小不一,形式也各有不同,最大的船有长到六丈六或八丈四的。”①根据这段描述,我们大致也可以想象出福海的迷人景色。福海的形状内方外圆,略呈正方形。环福海周边正南居中的大岛上,自东至西顺序为南屏晚钟、广育宫(内有凝祥殿)、夹镜鸣琴等景。自该岛按顺时针方向,西边小岛上是湖山在望,有佳山水、洞里长春诸景。由西转北的小岛上有澡身浴德殿,前突水中,构思别致,这是澄虚榭的正殿,南有含清晖,北有涵妙识,西有静香馆,又西有解愠书屋,西南有旷然阁。再北的小岛上有延真院,又称望瀛洲,其北有深柳读书堂和溪月松风,再北则有廓然大公,因为主要的建筑是双鹤斋,所以此景又以双鹤斋命名。其西有环秀山房,西北有规月桥、临湖楼,东北有绮吟堂,又北是采芝径,经岩洞而西,有峭蒨居,其西有披云径、启秀亭、韵石淙、芰荷深处。廓然大公北墙门外有天真可佳楼,西墙外有影山楼。由北转东的小岛上是平湖秋月,这也是仿照杭州西湖同名景色建造的风景区,处于福海的西北角。平湖秋月正宇西有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处又有花屿兰皋。平湖秋月之北,过一小桥,有大船坞东西各二,船坞西北是安澜园。安澜园的正殿名四宜书屋,所以此景也称四宜书屋,是模仿浙东海宁著名的陈氏安澜园建造的。该景附近,东南有葄经馆,又东南是采芳洲,其后是飞睇亭,东北是绿帷舫,西南是无边风月之阁,又西南是涵秋堂,北边是烟月清真楼,楼西南是远秀山房,自楼北度曲桥,又有一楼,名染霞楼。船坞之东有三潭印月,这也是模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建造的风景区。三潭印月之东是著名的方壶胜景,前临湖湾,正殿有汉白玉石座,平面呈山字形,前伸水中。石座分三层,每层都围以精美的汉白玉石栏,上建哕鸾殿、琼华楼,哕鸾殿前还有两座石牌坊。方壶胜境之东有蕊珠宫,其名取自道教经曲蕊珠经,这里风景奇绝,独处于福海东北角的一个封闭水湾之中,自成一局,是其他风景区所不能比及的。方壶胜境之北是天宇空明,这里也是圆明园的东北角,背依红墙,前临水池,是一处封闭的园林,后有澄景堂,东有清旷楼,西有华照楼。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以东的小岛上有两峰插云,东南是山水乐,北是君子轩、藏密楼。由东转南的小岛上是雷峰夕照,临湖而建,也是依照杭州西湖同名景物,正殿名涵虚朗鉴,其北稍西是惠如春,又东北是寻云榭,又北是贻兰亭、会心不远,南是临众芳、云锦墅、菊秀松蕤、万景天全。该岛正中东墙辟有明春门,过此门可至东邻的长春园。再南有一狭长岛屿,自北而南有接秀山房、观鱼跃二景,也都是临湖而建。接秀山房正殿后有琴趣轩,北有一座方楼,东南有澄练楼。澄练楼后是怡然书屋,稍东又有一佛室名安隐钟,还有一亭,名揽翠亭。由南转西是别有洞天,中间隔水池分为南北两部分,中有石桥相连。别有洞天依山临河,西有纳翠楼,西南有水木清华之阁,稍北有时赏斋。此外,还有西山入画、山容水态二景。别有洞天南半部的东南,也是圆明园的东南角,又有一个小风景区,名秀清村,其北有绿油门,可通至长春园。别有洞天之西就是开始时介绍的南屏晚钟所在的岛屿,此为福海一周的景色。福海正中有三个人工湖心岛,正中的大岛略呈方形,其西北、东南各有一小岛,彼此相连,岛上都有宫殿建筑,这就是著名的蓬岛瑶台。蓬岛瑶台的正殿建在正中的大岛上,殿前有台,即所谓瑶台,该景就是由此得名。瑶台东有畅襟楼,西有神州三岛。神州三岛东又有随安室,西有日日平安报好音。自瑶台西北度桥可至北岛,东南度桥可至东岛,东岛有瀛海仙山亭。三座湖心岛象征着古代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在岛上放眼四望,目光所及是一片浩淼的湖水和远处点缀在绿树丛中的红墙碧瓦,宛如身处仙境。 圆明园之东是长春园,有著名风景区大约三十处,园名取自圆明园四十八景之一的长春仙馆,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这里原是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养老的地方。长春园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竣工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其兴建在圆明园之后。长春园中有很大的湖泊,湖心有六个小岛,上面有很多建筑,长春园的主体建筑淳化轩就在湖中心最大的岛上。淳化轩有左右两廊,每廊有十二间,每间内嵌有六块古代法帖的刻石,与今北海公园琼华岛西侧阅古楼所藏三希堂法帖刻石的形式相同。据说这座建筑竣工时,正值“淳化阁帖”镌刻完毕,于是便以淳化轩命名。淳化轩前有含经堂,后有蕴真斋,这三座建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宫殿区。长春园东北角,临近湖岸有狮子林十六景,完全是依照乾隆南巡时曾游过的江苏狮子林园景建造的。淳化阁之西是一组矗立在湖中的宫殿,名海岳开襟。宫殿建造在一圆形台基上,东西南北四方分别有方台向前突出,造型奇特。台基分二层,全部围以汉白玉石栏,上建得全阁,前后有三大殿,金碧辉煌,从远处望去犹如海市蜃楼一般。与此相似的还有淳化轩之东的玉玲珑馆,在三岛环围之下,也是风景绝佳的建筑。长春园中最具有特点的是位于北部的西洋楼,这是一个兼有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动工于乾隆十年(1745年),毕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西洋楼包括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远瀛观、海晏堂、蓄水楼、黄花阵、线法山等建筑,是意大利传教士、著名画家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王致诚等人主持设计和建造的。西洋楼全部以巨大汉白玉石块砌成,复加以精美的雕刻,其风格兼收中西的优点,有独特的创造。例如谐奇趣的楼房,全部用汉白玉石柱,柱身、柱头的样式都是仿照罗马式,并雕有生动的花纹,充分表现出欧洲古典建筑的宏伟典雅风格,但是墙身所嵌五色琉璃瓦或抹以粉红色,以及庑殿式并覆以紫色琉璃瓦的楼顶,又都充分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宫殿风格,特别是在谐奇趣大殿的两侧,又各有一座纯粹中国风格的五色琉璃八角亭。这样的布局和风格,使得西方建筑艺术带有一层东方色彩,而被乾隆皇帝所接受。这里最为奇特的是主楼前的大水法(喷泉),是蒋友仁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造的。法国人格罗西述云:“神父蒋友仁施展才能,制造抽水机关,即为点缀此等宫殿,及其邻近之地面。……藉蒋氏指导,制成之无数喷水机关中,吾人可见象‘兽战’之形者,林中猎狗逐鹿之情景及水制之时钟。……中国一日为十二时辰,双倍我国之小时,华人并以十二种不同之动物表现之。神父蒋友仁异想天开,思欲聚此十二动物于一欧式宫殿之前,位于一广阔三角池之两边,形成一继续不断之时钟……。此等兽类,轮流值班,口中喷水两小时,表现全日时间之区分。此喷出之水,按抛物线式,复注入池之中心。”① 在圆明园和长春园之间南部的是绮春园,同治十二年(1873年)改名万春园。此园自道光朝始,通常是皇太后的居处。该园始建年代不详,据考至迟应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前。嘉庆之世,又将其西部的庄敬和硕公主之含辉园、西爽村成邸寓园及傅(恒福)康安公子赐园也一并括入,大事修建,构成园内的西路,俗称小南园。绮春园内有著名风景区30处,所以通常认为圆明三园共计有著名风景区100余处。绮春园的主要风景区大部分在东路,如天地一家春、蔚藻堂、凤麟洲、涵秋馆、庄严法界、春泽斋、四宜书屋、澄心堂、正觉寺、镜绿亭等;西路则有消夏堂、含晖楼、流杯亭、绿满轩、畅和堂等建筑。绮春园风景流于自然天成,与圆明园,长春园相比,别是一番情趣。②。 圆明园是皇家禁苑,所以外人不得随意进出,即使朝廷高官也莫能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李鸿章自颐和园入朝议事后回城,乘兴游圆明园,尽管这时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焚毁30余年后早已残破不堪,但仍被有司奏劾,先议革职,后“得旨:加恩改为罚俸一年,不准抵销”。①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诏以圆明园为春、夏、秋临御听政之所,从此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诸帝皆常年居圆明园视朝听政。清北京政治中心向西郊的转移,使海淀地区民居、街道、商业得到发展的机会,昔日风光秀丽的游览地遂出现喧闹的市镇。 以圆明园三园为中心,其东、南、西三面还分布着熙春园、近春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淑春园、澄怀园、蔚秀园、一亩园、承泽园、自得园、清漪园等园林。其中规模最大,而且在清末其地位取代了圆明园的就是清漪园。 清漪园即今颐和园,其地有山有水,山在湖泊之北,本是西山的一支余脉。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曾在此处建造金山行宫,章宗时山称金山,水称金海。元代,相传有人在山上挖出一只石瓮,以为神物,故改称瓮山,水也改称瓮山泊。据地质学家考察,这个湖泊已存在4000余年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以便通元大都漕运,自玉泉山、昌平白浮泉等处引水入瓮山泊,湖面更加扩大。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在瓮山南山脚下修建圆静寺(旧址在今排云殿)和行宫别墅、望湖亭等,称好山园。又因其在京城以西,又称西湖、西湖景。当时,除园林外,四周多是稻田,宛然江南水乡景象。清朝继续在此营造,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给太后祝寿,在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瓮山泊为昆明湖,并将此处园林命名清漪园。大事兴建宫殿楼阁,达到兴盛时期。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漪园与圆明园同遭野蛮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复清漪园,并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复遭八国联军野蛮破坏,宫殿被焚,文物珍宝也被洗劫一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返回北京后,动用巨款修复颐和园。这样,颐和园就成为清末皇室在北京的最大园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每年都有部分时间住在园内处理政务。 现在颐和园公园的正门原称东宫门,入东宫门,其西有仁寿门,两门之间是南北九卿房。入仁寿门,正中是仁寿殿,座西朝东,建造在高大台基上,这里是处理朝政之处。仁寿殿前南北两侧还有配殿。从仁寿殿东南角西去,经过一段曲岸径幽巷,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浩淼的湖水,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东岸有知春亭、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度十七孔桥,可自东岸到一湖心小岛,上有鉴远堂、月波楼、涵虚堂、广润灵雨祠(龙王庙)。该岛之南有凤凰墩,这是乾隆时开凿昆明湖,加筑东堤(即今昆明湖东岸),拦蓄玉泉山东流之水,有意在湖心保存的一个小岛,仿照无锡惠山下黄埠墩加以修造,岛上原建有凤凰楼,现在只有残迹,不被一般游人所注意。与东堤遥遥相对的是西堤,堤上自南往北建有六座石桥,风格各异,分别称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颐和园最主要的建筑在万寿山的南麓(又称前山)一带。在万寿山南麓脚下,临昆明湖北岸有一排瑰丽的牌坊,自此以北是排云门,入门后正中就是排云殿,沿山道而上有德晖殿,再上则是用巨石垒筑的石台,高达38米,上面屹立着仿武昌黄鹤楼而建的佛香阁,佛香阁之上是完全砖石结构的智慧海,这里是万寿山的顶峰,极目远眺,西郊园林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万寿山西麓有五方阁、宝云阁(因全部用铜件构筑,所以俗称铜亭)、画中游、听鹂馆,西南山脚下有清晏舫(俗称石舫);东麓有转轮藏、景福阁、涵远堂、谐趣园、德和园大戏楼。其中谐趣园最为著名,素有园中之园之称,据说是仿照江南无锡寄畅园建造的,园内正中是一方池水,正北有殿,殿前有突出水面之上的钓台,环池东、西、南三面则有游廊、石桥。万寿山北麓,也就是后山,不象前山那样富丽堂皇,别是一番情趣。山脚下的小河两岸依照江南风格建造了许多店铺茶楼,命名为苏州河、苏州街,原是园中一处非常喧闹的处所,后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焚毁,只剩下破屋颓垣。近年来北京旅游业大为发展,该处景观始得恢复。万寿山前山脚下与昆明湖之间是著名的长廊,以排云殿为中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700余米。长廊内上部两侧顶檐有很多以花卉和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彩绘,引人入胜。万寿山前山自下而上的排云殿、含晖殿、佛香阁、智慧海等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物,可说是园中的主体建筑。如果我们将这依托青山的一组建筑视为一尊巨大的佛象的话,那么位于山前的长廊则恰似这尊佛象胸前的一串佛珠。 清代北京西郊以圆明园三园为中心的园林,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遭到惨重破坏。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以换约为借口,自天津大沽口登陆,10月5日占领海淀,10月6日占领圆明园并放火焚烧,当夜在北京城内即可看到“西北火光烛天”。10月7日,又“闯入清漪园东宫门,将各殿陈设抢掠,大件多有伤损,小件尽行抢去”。10月8日,又“陆续闯入静明园(玉泉山)宫门,将各殿陈设抢掠,大件伤损,小件多经抢去”①。10月18日,侵略者为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大肆洗劫之后,放火焚烧西郊清皇家园林。据英随军牧师莫·格赫自供云:“我因为职务的羁绊,当这件焚毁工作开始的头一天我不能到场观看,有一两师军队散在乡间,放火燃烧,四个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从圆明园开始,其次,转向西边的万寿山、静明园(玉泉山),最后轮到香山(静宜园)。次日清晨八点钟,我到达圆明园。从园内带着芬纳和普罗宾的马匹……到香山去。……一条石砌的道路,环绕着一座高墙,我从墙隅的地方转弯过去,就有一片浓密的烟雾弥漫在我的前面,而且威风赫赫的烈火,在烟雾的顶上,发出熊熊的火焰,简直高出树梢好几尺。一座庙宇,这并不是一所房子,却包括着一群分列的建筑物,环绕着一个大的神龛,也正熊熊地燃烧着。火焰散开去,焚烧掉里面和环绕着的高可参天的树木。这些树木……差不多有好几百年了。庙内描金的栋梁和五光十色的琉璃瓦……一切,一切,都被这吞灭所有东西的烈火毁坏了。”“那天我们所走到的最辽远的地点,且为皇家花园的尽头……军队暂停此处,约一小时左右,各师队伍接受米启耳将军的号令……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到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日光之下,光芒闪烁。鳞鳞屋瓦,构造奇异的形状,只有中国人的想象力才能构思出来的。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一缕的浓烟密雾来。……不久,这一缕一缕的烟,聚成一团一团的烟,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云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从今以往,数千百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触到人类的眼帘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和它们比拟。……当我们回来的时候,芬纳带着一两队骑兵,绕行一周,将我们进行时忽略过去的那些外面的建筑,也都一齐架火燃烧。我们回到圆明园以后,才知道第六十队的来福枪士兵和旁遮普士兵,已经将他的时间利用得极其巧妙,所焚烧的区域宽阔而且遥远……自那座正大光明殿,以迄大门中间,所有建筑尚屹然存在,未付焚如。因为军队驻扎其中,故迟迟有待。时已三点钟,我们应须整队开回北京,乃发布命令,一并焚毁。刹那之间……这座正大光明殿熊熊燃烧起来。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①在外国侵略者肆行烧掠时,一些地痞流氓也乘火打劫,伙同侵略者一起抢掠,例如10月7日闯入清漪园抢掠的即有“夷人二百余名,并土匪不计其数”②。又据瑞常等奏折:“夷人于八月间,扰及园庭,附近土匪,乘间抢夺……圆明园、三山等处,所有收存物件,被夷人搜取者固多,而土匪乘势抢掠……亦复不少。”③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曾下令重修圆明园,因工费浩大,财政支绌,动工不到一年便停止下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英美法日俄意德奥)侵入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复遭洗劫。清人胡思敬时避居昌平,经常骑驴进城探听消息,其诗云:“曲槛临湖面面开,内官惊看骆驼来。琳琅百货都输尽,不抵澄杯一炬灾。”自注云:“太后之归政也,退居颐和园。园在西直门外三十里,宫殿亭台,备极土木之盛。历朝宝物皆贮其中,至是敌人踞之,括其所有用骆驼运往天津,累月不尽。”①而随着清朝统治的衰落,地方恶势力和太监内外勾结,拆盗园中残存的石材。清朝灭亡以后,北方军阀,豪富和地痞流氓更加明目张胆盗取圆明等园石材、梁木,持续20年之久。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云:“二十年来,圆明园故址,文础雕槛,暨于山石(中有艮岳之遗),为豪强攫取略尽。瞿兑之常言,京城道上,常见大车曳宫殿木材花石而过,不知所往。”就这样,圆明园这一世界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瑰宝,首遭外国侵略者的浩劫,继又遭国内恶势力的破坏,终于变成了一片荒凉的废墟。 北京西郊海淀至西山一带在清代出现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里有比城内更为丰富的水源可供皇家园林之用。这里又处于西山脚下,地势高敞平坦,宜于修建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同时,这里又有金、元、明以来遗留下来的官、私园林可以利用。清西郊园林营建起来以后,雍正至道光诸帝皆常年住在圆明园处理朝政,清末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则常年住在颐和园中,因此无形中北京西郊成为清朝的实际统治中心,而城内皇宫反而有些形同虚设的意味。这虽然不是北京城址的迁移,但从政治重心的转移来说,其与城址迁移具有相同的意义。而这一重要变化,如上所述,又和北京西郊丰富的水资源有着密切关系。
① 《北平图书馆馆刊》第7卷,第3、4期。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1:33 , Processed in 1.0973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