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体景观--风景瀑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瀑布是从河床横断面陡坡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主要由水流对河底软硬岩层差别侵蚀所形成。凡降水充沛、植被发育良好的断块地形是形成瀑布群的基本条件。山崩、断层、熔岩阻塞以及冰川的差别侵蚀和堆积也能造成巨大瀑布。前者如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等;后者如牡丹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吉林长白瀑布等。观赏瀑布是人们最感兴致的游览活动。因为瀑布是一种动态的水景类型,对游人有无比的吸引力。

1.瀑布之神韵

    瀑布的最大特点是:山水完满结合,具有形态、声态、色态三态变化。

    形态最富美学特征,挂挂瀑布或飞泻悬崖而下,或遇石后呈散状、片状而落,或与崖、洞配合构成水帘状、迷雾状,或与深潭、峡谷组成瀑、潭、峡串珠型景观。有喷洒百米以上的高瀑布,也有巨浪滚滚的浪瀑,望去千变万化,各有特色,给人以雄、险、奇、壮之美感。

    瀑布声态在水景中也别具一格,它发出的轰鸣之声、巨雷之响,足使游者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色态指瀑布下落形成的各种色彩、色调,一般呈白色,被人们形容为“白练”、“白绢”、“白纱”、“堆雪”,真是天下所有描写“洁白”的名词都被它占有了。

    总之,瀑布与山石峰洞、林木花草、白云蓝天、文化古迹等环境要素的协调结合,形成了千岩竞秀、万峰争流、喷珠溅玉、美若仙境的奇妙世界。这类景观,以宏大的造型,磅礴的气势,咆哮的巨响,洁白的色态吸引着勇敢者的进取,促进着弱者的意志锻炼,开拓深思者的胸怀,给人以勇敢、坚定、果断、健美性格的陶冶。正是“瀑布喷出千尺练,天外银河倒挂寒”。

    观赏瀑布,不仅要动情,还要动脑。动情是一种感情美的释放,动脑是一种索知的需要。我们观赏瀑布,还要了解各类瀑布形成的原因,以求得对瀑布的科学认知。

2.瀑布的成因及类型

    瀑布的类型多种多样,故分类方法也各有千秋。主要分类法有以下五种:

(1)按瀑布成因和造瀑层岩性分类一般有岩溶型瀑布、断裂差别侵蚀型瀑布、火山熔岩型瀑布、山崩泥石流和冰川型瀑布四种。

    岩溶型瀑布指在可溶性盐岩类,如石灰岩区,通过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瀑布。这种瀑布既可广泛出现在因岩溶作用造成的陡崖上,又可分布于水流溶蚀作用造成的地下暗河和溶洞中。根据其溶蚀的形式,还要再分成三个亚类:落水洞型、河流袭夺型和断裂切割型瀑布。岩溶瀑布在我国最大的就是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路南县的大迭水瀑布等。北京地区由于相对干旱缺水,在岩溶分布地区很难形成瀑布,仅在门头沟区龙门涧和延庆县东北部有小型迭水。但是由于地表水容易透入地下,故以暗河形式构成的岩溶瀑布还是时有发现的。如房山区银狐洞、史家营乡清土涧,就已发现地下飞瀑。目前限于资金问题,尚未进行勘探和开发。断裂差别侵蚀型瀑布,是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下的产物。由于每一瀑布所处的地理背景不同,内、外两种作用力可互为主次。以内营力为主形成的瀑布,主要是与断层或裂点出现直接关联。当水流流经断崖或裂点处,就会形成与断层规模相一致的大迭水。断层差别越大,瀑布落差也越大。外营力主要是水的侵蚀作用,当河水流过岩层软硬悬殊或岩石结构差异很大的地段时,由于水流向下侵蚀软岩层,久而久之则在软硬层岩间出现一个陡坡或陡坎,于是瀑布就应运而生了。如黄河干流上的壶口大瀑布就属这种类型。吕梁山三迭系厚层砂岩坚硬,形成了突出之上的造瀑层,而较软的页岩则被河水侵蚀下凹,形成了瀑下深槽。火山熔岩型瀑布指火山喷发,熔岩流在地表上漫溢,当它阻塞河道并冷却下来之后,水流就从熔岩形成的高坎上跌宕而下,形成了瀑布。如东北的长白天池瀑布和镜泊湖吊水楼瀑布等。山崩、泥石流和冰川型瀑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山崩、泥石流或冰川堆积物的阻塞河道形成的堆积型瀑布;一种是在冰川刨蚀槽谷中,水流受冰碛物阻隔形成的侵蚀一堆积型瀑布。这类瀑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川西等地区。在北京地区,后三种类型瀑布,迄今还尚未发现。

(2)按瀑布产生的环境条件差异分类有江河干支流上的瀑布、山岳涧溪瀑布、地下瀑布三类。

江河干支流瀑布多见于河流的中、上游,地势落差大,河床纵剖面明显,最易形成急流和瀑布,如黄河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等。这类瀑布在北京尚未发现。山岳涧溪瀑布主要分布在相对高差较大、地形起伏明显的山岳地区,北京的瀑布绝大部分均属此类,如黑龙潭、京都第一瀑、天仙瀑、云岫谷等景区内的多级瀑布等。地下瀑布即溶洞内的暗河遇到溶蚀陡坎后而形成的飞瀑。如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清土涧地下飞瀑等。

(3)按瀑布陡坎造型分类有陡坡型、垂向型、水帘洞型、瀑中瀑型以及多级型瀑布

    陡坡型瀑布指非垂向下落的瀑布,它一般都有一定的瀑坡面,如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乱流水瀑布、云蒙山牛心坨瀑布等。垂向型瀑布指水流沿垂直陡坎或悬崖下落的瀑布,落距视断崖或垂向陡坎高度而定。北京地区垂向瀑布多分布在深山区,如天仙瀑、黑龙潭的通天瀑、京都第一瀑、云蒙峡的飞云瀑和三音瀑等。水帘洞型瀑布指瀑布陡坎在中下部向内凹入、瀑帘之后出现洞龛的瀑布。这类瀑布使游人在洞内可透过瀑帘观景,意境很像水帘洞,故瀑布的观赏价值较大。如黄果树瀑布瀑帘后有一天然廊状溶洞,游人在洞内可透过6个天然洞窗观看瀑水下注奇景。在北京地区仅有延庆沙子梁乡白河西侧的滴水壶瀑布,三条山泉从由石灰岩构成的照山崖壁上下泻,瀑面之后出现一个深10米,高2米,宽6米的溶洞,洞内有许多小型的石钟乳,瀑流恰好从洞口上方落下,形成一幅水帘画图。《口北三厅志》记载:“白河之北一山中,峙状若悬空,石洞凌虚,谽谺独秀,崖端有瀑布,水飞流直下,向洞口喷落而出,如珠帘倒卷,广可百丈,激响若雷,散沫成雨,其下承于清潭,汇流东注,游者怡心悦目,凄神寒骨,虽匡庐又叠,雁荡九龙,未足以方斯奇诡也……其名为壶,亦由道家方壶洞天,神仙之境云耳。”瀑中瀑型瀑布发育比较奇特,其水流被突出于河心的岩石分割成数股下落,从整体看它是一个大瀑布,从部分看它是许多股瀑流所组成,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瀑中瀑”。这种瀑布在我国四川九寨沟有好几处。北京密云县云岫谷中的二龙戏珠就属这种性质。多级型瀑布是几级瀑坎形成连续的序列,一般多在三级以上,如庐山的三叠泉等。这类瀑布是因构成瀑坎的岩石软硬相间分布,经水流侵蚀,松软岩层变成缓台,坚硬岩层变成陡崖。也有的是岩层发生几级断裂,每一级都可形成一处裂点,构成一级瀑布。几级瀑布组合起来,便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群体。北京地区这类瀑布在云蒙山尤多,如密云天仙瀑、断陷三瀑,云蒙峡的三音瀑、牛心坨瀑、莲花瀑等。

(4)按瀑布水流色彩、水温及活动形式等特性分类有清凉型瀑布、温泉型瀑布、间歇性瀑布、双色型瀑布等类型。

    清凉型瀑布指普通水温构成的瀑流;温泉型瀑布指由温泉水沿山崖飞泻形成的瀑流;间歇性瀑布是间歇泉形成的,每隔一定时间喷洒一次的瀑流;双色型瀑布指一条瀑布出现两种色彩景象的瀑流。总之,这些都是特殊类型的瀑布,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观赏价值。如温泉瀑布常形成烟雾迷漫的景色;清凉型瀑布具有避暑纳凉的最佳效果;间歇型瀑布可造成奇特理念;双色型瀑布可增加色彩美感。在北京除密云县云岫谷的五彩潭瀑属双色型瀑布外,其他几种瀑布均没有发现。

(5)按瀑布的分布地域特点分类有孤立型瀑布、群体型瀑布两大类。

    孤立型瀑布反映该地区地表水较少,岩性透水性强,瀑布形成机会不多;群体型瀑布则与之相反,哪里的地形、岩性、构造、地表水、植被等条件适于瀑布的发育,几乎所有充水沟壑都可形成瀑布群。如北京密云与怀柔交界的云蒙山,由于岩性为花岗岩,节理断层发育,地表水丰富,植被较好,几乎所有沟谷都有溪流,只要在遇到裂点或断崖时,就形成了一级或多级瀑布。据不完全统计,云蒙山约有瀑布30多条,而且落差都比较大,成为北京地区风景瀑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众多瀑布呈叠呈带下泻,千姿百态,雄浑壮美,被人们称为该区自然景观的“主旋律”。瀑布落差20米以上的占76.2%;大于50米的瀑布又占统计总数(21条)的57.1%,表明云蒙山瀑布雄壮者占该景型的主体部分,其中落差为62.5米的京都第一瀑,水量之大,居京华各瀑之冠。天仙瀑景区的惊仙瀑,落差达115米,单体瀑布落差之大,居京华之首。云蒙山的瀑布大部分位于300~400米和500~700米两个海拔带,表明该区瀑布受断裂运动形成的断裂所控制。在此两个裂点带内,必然会出现密集的瀑布群体景观。其中许多瀑布群,常常形成三叠下泄的组合格局。据统计,在21条瀑布中,呈三叠形式跌宕的瀑布就有4组,它们是三音瀑、牛心坨瀑、断陷三瀑、惊仙瀑。其中牛心坨瀑三叠分别高14米、13米、50米,总高86米;惊仙瀑三叠落差分别为32米、115米、50米,若加上瀑间坡距,总高达310米,比著名的庐山三叠泉还要高,成为我国北方罕见的高瀑布之一。

3.北京郊区主要的瀑布景观

    在历史上曾有不少诗歌、游记对北京地区的瀑布进行生动的描写。如金代宇文虚中在《居庸关》诗中云:“奔峭从天折,悬流赴壑清”。元代陈孚在《居庸关》诗中也描写道:“上有青天藤束万仞之崖,下有泉喷万丈之壑”。他们两人均写的是居庸关瀑布,说关沟飞流倒悬,一泻千仞,气势不凡。说明那时曾有“飞瀑半空喧昼明”的景色。另外在延庆擎芴山也有一条瀑布,《嘉靖隆庆志》曾对其有如下记述:“飞流直下,冬月凝水,遥观可爱”,表明此地瀑布也分外引人注目。可是这些飞瀑,现在都已有名无实,反映出北京地区山岳也在趋于干旱。今日能在云蒙山、雾灵山、松山等少数地区看到如此较多的山岳瀑布,应当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风景资源,需要我们大力去保护它,使之得以可持续地利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1 , Processed in 1.0816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