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塔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塔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建筑类型,它的出现、发展都有一个特定的历史沿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最初,塔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印度,塔是为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营造的建筑物。“舍利”,为梵文的译音,其含义即身骨。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物品,佛教信徒们为供奉、保存舍利,便创建了这种具有坟冢之意的塔。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但是塔的功能却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在塔的译名上,也出现了诸如“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等多种称呼。此外,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窣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塔身之下为地宫,因为要埋葬舍利,便采取了中国固有的陵墓地宫、墓穴的方式。其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就是敦煌壁画中的亭式塔与印度原来窣堵波最接近的喇嘛塔,也在建筑造型与艺术装饰上增加了许多中国建筑艺术的部分。

    关于塔的用料结构和层数、平面形态,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变化。首先在用料结构上,一般有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混合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等类型,其中木塔发展最早,主要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之后,砖、石塔相继发展起来,主要在唐、宋、辽、金几代;再后是多种塔型出现时期,用料结构有铁、铜、琉璃、珍珠、象牙、珐琅等。其次是塔的层数和相轮的层数。一般而言,塔层多为奇数,即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层等,而偶数层二、四、六、八、十……却很少见。塔的平面形状,主要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类型,其中四方形多出现于唐代或唐代之前,到了宋、元则多转变为六角或八角形。塔型这种转变,第一是增加了抗震的性能;第二是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我国古塔的立面造型,大体可分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覆钵式、花塔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塔式和宝箧印经式等八种。所谓楼阁式塔是指古塔塔身造型像中国楼阁建筑。如中国早期出现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和隋唐以后出现的砖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等。所谓密檐式塔是指其外檐层数多于塔内楼层数的塔。其基本特点有二:一是下部第一层塔身比例特别大,第一层塔身之上,塔檐紧密相连,层层重叠,各层之间距离特别短;二是第一层塔身之上,各层檐子之间的塔身,没有门窗、柱子等楼阁的结构。所谓亭阁式塔是指塔身为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亭子状,全塔只有一层,有的在顶上加建一个小阁。覆钵式塔又叫喇嘛塔,其特点是:塔身部分是一个圆形的覆钵体,覆钵之下为一数目不同的须弥座;覆钵之上则为长大的塔刹。花塔是中国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塔型,其基本特点是,塔身上半部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去就像一个巨形花束。装饰的形式由简到繁,内容丰富,各呈异彩。金刚宝座式塔在佛教界是属密宗的塔,它以五方佛舍利为供奉对象,并象征须弥山五形。五方佛即金刚界五部主佛:中为大日如来佛、东为阿閦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因此金刚宝座塔的布局格式是在金刚宝座之上,建有五个被须弥座承托的小塔,中间一塔较高,四隅小塔较低。全塔构成大小五塔共立一个塔座的独特图式。过街塔和门塔是在元朝出现的,其特点是将塔建于街道中或大道上,塔之下部一般修成门洞形式,车马行人可从门洞通过,其意思是所有从塔下穿过的人,就算向佛做了一次顶礼跪拜。宝箧印经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塔,它最初是五代时期吴越王仿照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作了八万四千小塔,作为藏经之用。因其形状好似一个宝箧,内藏有佛经,故名宝箧印经塔。此塔一般用金属铸制,外涂以金,故又称金涂塔。

    北京郊区的古塔约有60多处,数量可达100多座。其中许多地方,保存的大小古塔约有十几座,主要类型是和尚墓塔,体量比较小。可以说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塔林”格局。如上方山以兜率寺为中心的墓塔原来有数十座,如今保存完好的仅有10多座;昌平县下庄乡铁壁银山,有墓塔大塔5座,高度达16米左右,小塔还有数座,构成北京郊区最大的高塔林景观。门头沟区潭柘寺塔院,有各个时代的墓塔72座,体量一般较小,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小塔林。但是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塔遭受自然和人为破坏,塔貌已变得残缺不全。不少古塔只剩下塔基或塔身。再加上不少古塔缺乏洋细的调查,科学数据处于空白状态。下面的分析只是根据已知数据的古塔,来研究这种文化资源的各种构成属性:

    第一,古塔立面形态类型,从63座已知数据的古塔统计,楼阁式塔有8座,密檐式塔有30座,覆钵式塔有18座,是古塔中最多的三种类型,其中又以密檐式塔数量最多,表明在北京地区辽代以后修建的塔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除了上述三类主塔型外,还有两处花塔,2处金刚宝座塔,1处过街塔,2处多塔型塔和塔林。

    第二,北京郊区古塔修建的年代,据71座古塔统计,明代塔有18座;辽代塔有17座;清代塔有15座。上述三个时代之塔是北京地区数量最多的古塔。此外还有金、元时代塔,各有7座,唐塔有3座,民国年间塔有2座,现代仿古塔1座。

    第三,北京郊区古塔的高度差别非常大,从最高的51米到最低的2米,中间共有22个高度等级。其中以15米、10米高度为最多;其次是8米塔。京郊最高的塔是1957年在八大处灵光寺修筑的佛牙舍利塔,高达51米。其次是慈寿寺塔,高约50米;第三是通州燃灯塔,高48米。

    第四,北京郊区古塔已知的层数一般为奇数,即3、5、7、9、11、13层,只有一座塔为6层。在奇数塔层中,又以7、3、5、13层为最多,7层塔有16座,占35座统计数的45.7%,居各层塔之冠。

    第五,北京郊区塔之横截面形状有八角、六角、方形、圆形4种,其中八角形塔有26座,占61座总计数的42.6%,占绝对优势。

    第六,古塔的用料构成。据京郊52座古塔统计,砖塔共有25座;石塔有14座;砖石混合塔有10座。其余还有少数琉璃砖塔和砖木混合塔等。

    第七,北京郊区古塔分布,以房山区最多,占全市郊区古塔总数1/3,其次是海淀区,拥有古塔数超过全市郊区总数的1/5。再次是门头沟区,古塔约占全市郊区总数的1/10强。

    总之,北京郊区古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古塔目前已作为景点开放的有21处,约占64处古塔总数的1/3。还有2/3的资源尚未开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5 15:07 , Processed in 1.1140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