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县,于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前195年)春始建,隶属渔阳郡。当时渔阳郡下辖十二县:渔阳,今密云、怀柔部分地区;狐奴,今顺义地区;路,今通县地区;雍奴,今武清、三河、香河等地区;泉州,今武清、宝坻地区;平谷,现在的平谷地区,比现在区域要小;安乐,今顺义地区;厗奚,今密云地区;犷平,今密云地区;要阳,今密云地区;白檀,今密云地区;滑盐,今平谷地区。与平谷同时的那些县,或撤或并,其名字只有到历史书中查找了,独有平谷延续到今天。 西汉的平谷县城,应该在今山东庄镇大、小北关村南。西汉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历经231年,至东汉时,平谷县城应搬迁到今天的县城处。就县城的规模来说,不可能很大,也不可能多么坚固,而且那时人口很少,虽然我们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口。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平谷县志·社会志》记载:"旧志户五百五十一户。口二千四百五十口。明季实存人丁五千四百四十四丁。"丁,指成年男子。明季,指明末。尽管我们不知这"旧志"旧到什么程度,但明末五千余丁,应是实情。又记"民国十一年(1922年)清查户口总数:户一万零五百二十八户。口五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口。"二千年后才五万余人,二千年前呢?便可想而知了。所以,平谷一直是小县,县城自然不会很大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写到:"(泃)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抱犊固,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幡,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盘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险,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许,望山上水,可高二十余里,素湍皓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泃水又东南(应是西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南与洳河会。水出北山,山在虒 奚县故城东南,东南流,迳博陆故城北,又屈迳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非也。汉武帝玺书,封大司马霍光为侯国,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而无其县,食邑北海。薛瓒曰:渔阳有博陆城,谓此也。……洳水又东南流迳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泃河。"说明至北魏郦道元时,平谷有两座故城,一是大小北关村南的故城,为西汉故城;二是现在县城东部老城地方的故城,为东汉故城。因北魏初年平谷县并入潞县,一定故城尚存。东汉故城无需说了,且说西汉故城。康熙《平谷县志》记载:汉平谷故城在今平谷东北十二里城子庄。今天那一带没有城子庄,而山东庄镇大、小北关,基本在今天的县城东北十二里左右。今天县城西北有北城子村,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也说故县城"在县西北十二里,即城子庄",上面已说清,那是汉代博陆城遗址,后来做过其他县城,但不是平谷县城遗址。所以,汉平谷故城大致应该在大、小北关村南一带。村以关名,或是长城关口,或是县城之关。那里没有长城,当与平谷故城有关了。据当地人说,村南一带,尤其一片叫南台子的地方,过去曾挖出过砖瓦,近年盖了一家韩资的工厂。另外,大北关村偏西南,杜辛庄村东北,有一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商周居住遗址,《平谷文物志》记载:"杜辛庄遗址,位于王辛庄镇杜辛庄村东北。1982年3月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南至农田,西北至鱼塘,东西长150米,南北长40米,其中有一条长40米,宽8米的灰沟,包含物丰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部分遗址进行清理,发现1处卵石铺成的圆形房基,出土、采集到大量石器、红色夹砂陶片及灰、褐色陶片,陶片多饰以细绳纹。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应为商代遗址。"此遗址上限为商代,其实,地上可见汉以后的瓦砾。距县城,也在十二里前后,不排除是故城遗址的可能。需进一步研究与考证。 晋初省平谷县,后复置,属燕国。何时复置?大致在今通州境内。尚未定论。而北魏初,平谷属渔阳郡,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拓跋焘,446年)省平谷县,并入潞县。记载明确。《读史方舆纪要》认为,潞县北平谷故城,为石赵所置。既是说北魏所省者是后赵的平谷县了。"石赵"即十六国的后赵(319至351年),建都于邺城。新编《平谷县志》"后赵,复置平谷县,县城移至今通县北小营村,隶渔阳郡"之说。当是有极短的一段时间,平谷县治所在通县城北的北小营村了。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平谷县后,至金时,一直未在复置,只是唐时平谷地区设为大王镇,为唐代北边七镇之一。辽时依然叫大王镇,因资料与实物缺乏,镇址已无从查考。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镇为平峪县,峪同谷字。平谷县建治恢复,延续至今。金代县城应该是在东汉故城的基础上所建,七百余年来,再未他迁。我们仔细察看,可以在古城墙基的地方,看到层层夯土,那是多次修城所致了。 金以后的县城,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至明成化丁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1467年),这280年间,主要是土城。 平谷县城,于成化丁亥年始修砖城。纵观当时邻县县城,均为土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顺天府志》记载:蓟州,旧土城,洪武四年甃砖,周围六里。玉田县,旧土城,成化三年(1467年)……包砖。丰润县,旧土城,正统十四年(1449年)……甃砖。怀柔县,城旧为土城,成化三年(1467年)以砖石重修。而平谷县城也是旧为土城,形制低狭,与周边县城大致相似。明成化以后,有记述的共五次修城。 成化丁亥年修城,历时一年多,第二年竣工。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收录淳安商辂明成化戊子年二月写的《平谷新城记》(此文在明万历二十一年《顺天府志》卷六中也有收录):"永乐初,置营州中屯卫以镇之。……县故有土城,岁久倾圮。今右佥都御史阎本奉命巡抚,至而叹,……疏请于朝,得允。爰委营州中屯卫指挥同知袁忠等督军夫若干增筑之。城高二丈五尺,址广三丈五尺,顶杀址三之二,周围六百丈。为城门四,门有瓮城,瓮城又各置门。城之外为堑,阔三丈五尺,深半之,沿堑植榆柳几万株。……功之成,视旧加四之三。"这在我县修城史上是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规模修城,过去的县城没有城墙,这次修建了,并且连城门、瓮城都修好了。这里的"新城",并非指新修整个平谷县城,而是指新修城墙,就由原来岁久倾圮的土城墙,改为砖城墙了。所谓"址广",就是城墙根的地方地面宽度;所谓"顶杀址",就是顶部缩减的宽度,这里缩减了三之二,顶部大概有一丈多宽,过去的丈尺比现在的要小。可以说,这次修城,奠定了县城的基本格局。 第二次修城,是嘉靖壬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2年)。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载邑人王镗《重修城池记》:"平谷县治无城。永乐二年,营州中屯卫自塞北徙之腹内,安置平谷县中,城始建焉。是时草创土筑,未遑以砖石包砌。岁久,城崩圮。"所谓"无城",应理解为无砖城,县再小,城再小,知县总要有个办公的地方的,哪怕就是几间房子,用土墙一圈,可以很简陋。不然,商辂就不会说"县故有土城,岁久倾圮"了,这定是他眼中所见的情景。就如王镗所见的第一次所修的县城:"包砌砖石,四壁如削壁,各设门以便防守,且意渐次置修楼铺,以为了望计。"砖石之城不可能固若金汤,54年后,只得再修,当然是"缺者补之,废者葺之。建楼于诸门之上,重簷华栋,规制一新。东曰接盘,南曰观澜,西曰迎恩,北曰镇远。腰铺隅楼,次第结构。"使城更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为东南西北四门命了名字。 第三次修城,是嘉靖甲子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过了42年。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载蒲坂张四维《平谷县修城记》:"县旧有城池,岁久夷陁,攀堞往来,不异周道。……城以丈计,凡周六百五十,撤而修之者过半。城旧高二丈二尺,增筑五尺,俾益崇。又于城四门各树以楼匾,其东曰挹盘,西曰拱辰,南曰迎泃,北曰威远,城隅增铺舍四。又浚其隍丈余,沿堑悉植以柳。当四门之冲,置便桥焉。此次修了五个月,城峻而坚,池深而阔,屹然改观。"县城更加坚固,四门之名略有改变,东门由接盘改为挹盘,挹,舀,或牵引;盘,盘山。当指东门对着盘山,可观盘山胜景之意了。所谓平谷八景之一的"盘阴积雪",是否站东门即可远观呢?南门由观澜改为迎泃,泃河从城东而南,又向西流过,故曰"迎"。现在,南门附近的旧城墙处,一排水洞尚存,当地居民依然在用它排放污水。1938年7月19日夜,八路军"四纵"打下平谷县城,"伪县长李永森、伪警察局长车胤轩、日本顾问杏田慌忙从南城水沟洞逃命",是否就是此水沟洞呢?西门由迎恩改为拱辰,拱是拱卫, 辰是星辰。北门由镇远改为威远,威镇远方之意吧。而今,四门楼匾之北门"威远"石匾尚存,其余早不知下落了。而此碑于近年发现,现藏于上宅文化陈列馆。 第四次修城,是清乾隆辛卯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距1564年已然207年了。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载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中州朱克阅《重修平谷县城池记》:"夫邑治肇于永乐,修于成化,完于嘉靖。……至我国朝,屹然如故。百年以来渐近倾圮,……详为重修,……而公告峻。总为计之,卜吉于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鸠工于庚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报最于辛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约费帑金四万四千二百有奇。而城若金汤,池若天堑,四门望楼如跂如矢,焕然维新也。""帑金",就是国库里的钱,四万余两,是库银了。而"卜吉",指占卜、算计什么时候动工;"鸠工",指开工;"报最",指竣工。文中未具体细说修建了什么,大概是全面修缮吧。嘉靖以后二百年,不知又修了没有?也许随时小修有,未曾大修,没有记述,一切也就不得而知了。 第五次修城,是民国九年(1920年),距上回大修仅50年。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载民国九年十一月邑人王兆元《修筑平谷县城垣记》:"(民国)九年秋八月,畚锸云集,登登冯冯,阅月余而讫事。巍然坚峻,一如其初。"看来,这次是小修小补,仅一个多月就完工了。 综观五次修城,除年久失修自然坍塌外,或是改朝换代,或是战争,或是动乱等诸种原因。而平谷县城最后的毁坏,是在1945年下半年至1946年上半年,将经历了近500年的城墙拆毁。现在,在过去城墙基础上,修建了一条环城路,沿路可见一些民居建筑,用城墙旧砖所垒砌,算是残留的一点古县城的遗迹了。平谷老城,东西、南北各一里,而今,东以老城为起点,西已发展到岳各庄,南发展到泃河,北竟然发展到了齐各庄,已不只过去的十倍二十倍,早今非昔比了。 另外,不能忘记,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八路军在平谷及周边地区,先后建立密(云)平(谷)蓟(县)联合县(1938年6月至9月,在镇罗营),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1938年7月至9月,在平谷县城),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1940年 4月15日,在盘山梁庄子),蓟平密联合县一分为二,南部建立蓟(县)鲍(坻)三(河)联合县,北部建立平(谷)密(云)兴(隆)联合县(1940年11月,在平谷北部山区),平密兴联合县改为平(谷)三(河)密(云)联合县(1942年11月), 1943年7月,平三密联合县划为两个联合县,北部建立承(德)兴(隆)密云)联合县,南部将蓟县盘山地区划入,建立平(谷)三(河)蓟(县)联合县,通称老平三蓟联合县, 1944年7月,平三蓟联合县一分为三,西部建立三(河)通(县)顺(义)联合县,西南部建立三(河)通(县)香(河)联合县,东部仍为平三蓟联合县,通称新平三蓟联合县。抗日战争胜利后,仍沿用联合县建置,1946年3月,撤销联合县建置,恢复单一的平谷县。由于是在战争时期,那些联合县,都是为战争服务,存在时间往往很短,有的三两个月,所以,流动性很大,很难有固定的城所。 还有,西汉末期,古北口外渔阳郡所属滑盐县曾迁至博陆城,东汉明帝时改名盐田县,后并入平谷县。 北魏年间,要阳县由北内迁,城址在今镇罗营乡上镇村,东魏省。
2004年12月24日草,2005年1月11日改
参考书目: 明万历《顺天府志》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 中国历史大辞典 平谷县志(民国二十三年) 平谷县志(新编) 平谷组织史资料 平谷文物志稿 平谷革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