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排水方法,主要利用地面坡度,使雨水通过石槽流入排水沟道。各宫殿的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使雨水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这叫明沟。明沟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在其下开有券洞,这种券洞口叫做“沟眼”,沟眼是地面水穿过障碍物的进口和出口。地面或明沟的水流入地下,需通过入水口,这种入水口多为方石板镂雕成明清铜币形,即外圆中方镂成五个空洞,可以进水,称作“钱眼”。“钱眼”即是雨水由地面流进地下沟道的入口。这些“沟眼”和“钱眼”,都经过艺术加工,精心设计、样式繁多,构成精美的砖雕和石雕装饰。这是宫廷内设施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又一例证。 故宫里用于排水的明沟、暗沟,沟道的干线和支线,纵横交织,沟通各个宫殿庭院,形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排水网络。总的走向是将东西走向流的水,汇流入南北方向的沟道的干线内,然后全部流入内金水河。 纵横干沟分布的情况是:在北城墙以里和红宫墙之外,即东西联房之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大干沟,深约一米五,宽约六七十厘米,沟上盖以长方形石板。每隔二十几块石板就有四块石板两边凿成四个豁口,对在一起则是十六个小洞,以便雨水漏入。西端与城隍庙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则汇入该处。东端沿宫墙向南伸延,成为纵向干沟,雨水流入清史馆的金水河段。此外南北纵向干沟,还有三条,一条注入文华殿东面的金水河段,还有一条注入武英殿东面断虹桥处的金水河段。 横向暗沟还有从东筒子南端折向西,经奉天殿门前到景运门,拐入南北向的暗沟,另一段从乾清宫院西南角穿出,经养心殿南库西端,再与南北向暗沟相接。 后三宫的两侧和东西一二长街都有南北向暗沟,设在长街一边或两侧,接纳东西六宫庭院排出的雨水,再汇合至东西向的沟内,然后再注入各条纵向干沟,流入金水河。 而太和门外午门里的宽敞庭院,正好是金水河拦腰流过。因此这个大庭院则是南北高、中间低,雨水直接流入金水河。 由于故宫里地上地下布满纵横交织的明槽暗沟,排水流畅,落雨之后,雨水很快就可以排除干净,毫无积水。 就是三大殿坐落的三台上,也是中间高,四周低,雨水向四边流汇,再从龙口中淌出,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 明清两代都有规定,每年春季都要按时清理宫内沟渠,不断疏通,因此排水的沟渠,至今仍然畅通。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6 , Processed in 1.10841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