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的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9年(1530),它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周六,它已经重新对外开放13个月。
1913年,清朝覆亡后两年,阜内大街上的历代帝王庙,在历史洪流的翻动中,变得破败不堪。从前的皇室建筑,在那年再引不起人们对它的兴趣。春秋二祭没有了,巍峨肃穆也没有了。只有庭前荒草,檐上飞燕,还是依依不舍,每年春天依然回来。这个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能的殿宇,就只有等着它的末日的到来。470年的庙史,在那个中国人艰苦寻找未来的年代里,一时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跨越时代、地域的“中国” 中国,不单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符号。说到中国,人们在脑海里浮现的不光是今天现实里的中国,还有汉唐盛世和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这个符号,跨越时代、民族、地域、语言。是历史的、是实体的,也是抽象的。而历代帝王庙就是这个符号的对等载体。同样历代帝王庙的意义也是有历史的、实体的、抽象的。各朝各代的悲欢离合、盛衰浮沉,都在里面的188个帝王牌位和79个名臣牌位上了。它代表的不光是历史上的更替起落,更是一个抽象的“国”的概念。 历代帝王庙是“建国”行为 “国”不是自然而生的。“国”是建立起来的。人类远祖过的是部落生活,分群而居,各不相从,不是一个“国”的状况。秦始皇成大业,要万民一心,所以要变更法制,使所有归他管的人都用他的法。他们不再是齐楚燕赵的臣民,而是大秦的子民。这就是“建国”。在文化上,制度上,之前的连年大战不是“建国”,之后的政法才是。 西方的社会科学家把这叫做“NationBuilding”。就是“建国”的意思。美国学校悬挂国旗唱国歌,就是“建国”行为。英国的皇室,现时最大的功能,也就是维持“国”这个概念。和美国的“建国”行为不同的是,英国皇室更有一种代代相传、名正言顺的意思。中国历史上用以维系这种代代相传名正言顺的行为,就是帝王庙里对历代帝王的祭祀。
历代帝王,因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曾经多次变更受祀帝王的名单。最后一次增补在乾隆年间。当时乾隆帝提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说法。增补了东晋、南北朝、唐、五代、金、明等朝的26位帝王,使入祀帝王人数达到188位。这使“中国”这个符号,文化内涵更为丰满,也更贴近当时由少数民族来统治中国的实际需要。 不绝如线的“天脉”,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解构“中国”这个符号的纵横高深的指标。就是在今天,对我们认识“中国”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新中国的历代帝王庙 1911年,清朝灭亡,兴盛了380年的历代帝王庙也烟飞灯灭,人去楼空。庙外,中国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帝制没有了,那种天下以我为中心的愚昧也没有了。在那个新思潮澎湃的年代,帝王庙没有什么理由能在人们心里得到很高的地位。只有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于北京逝世,他的遗像一度供奉在景德崇圣殿里,使这个被时代淘汰的帝王庙短暂的再一次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不同学校用作校舍。1996年,当时还是159中的历代帝王庙,成为了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4月修复后对外开放。 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历代帝王庙的“建国”功能可能没有从前重要了。但是他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肯定还是难以替代的。而每次受祀帝王选舍的原因,更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9 , Processed in 1.0876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