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81岁方奶奶 当年就爱在大殿乘凉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杨柳

    历代帝王庙1929年以后一直作为学校用地使用,最早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记者在现任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副秘书长张薇的帮助下,找到了曾经在北平幼稚师范上学,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方亭奶奶,她向记者介绍了那时候,在她们眼中的历代帝王庙。


  从香山慈幼院毕业后,方亭奶奶考上了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师”),1938年她来到了位于白塔寺的历代帝王庙上中学。

  我们把石碑叫“王八驮石碑”

  从风景宜人的香山到古朴宏伟的古庙,本以为方奶奶会对这样的变化感到十分的新奇,但没想到方奶奶的回答却出乎记者的意料。“那个时候,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新鲜的。幼师大都是原来慈幼院的学生,大家彼此认识,所以我们也不太在乎外部的环境。”

  “另外,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建造这座庙,所以同学对历代帝王庙都没有太多的兴趣。更不觉得它是文物古迹,应该好好保护,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但是由于是女校,学生一般都比较乖巧,没有人去破坏它。记得大殿旁边有一个碑亭,里面是一只石雕的乌龟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满了字,大家都不懂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的名称,同学们就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管它叫‘王八驮石碑’。到现在我也一直这么叫它。”

  曾亲眼看过帝王牌位的真迹

  景德殿前两侧高高的台阶上排列着东、西配殿,那曾经就是方奶奶和她同学上课的教室。当时所有的学生都住校,就住在大殿后面一排整齐的平房中,平时不能出古庙,周末才允许外出,出门时还得在门口把自己的姓名牌翻过来,以示外出。

  每周一的早晨学校都会举行周会,全校同学在大殿前集合,教导主任张菊英就站在大殿门前的讲台上,点评一周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和问题,进行表扬或批评。而大殿的里面则作为学校的礼堂使用,殿内的前面是会场,摆着长条板凳,有一个小舞台。方奶奶告诉记者,同学们就在那儿演出《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话剧,而历代帝王的牌位就堆在舞台的两旁,没有引起谁的注意。“那可都是真迹啊,可惜当时什么都不懂,也没有去看看有哪些皇帝的牌位。后来听说这些牌位就不知去向了,我想可能被破坏了吧。现在想想,要是当时知道这么重要,能把它保护起来就好了。”

  夏天大家都挤在大殿里避暑

  方奶奶告诉记者,当时的历代帝王庙虽然有些破旧,但是这些建筑都还很结实,看起来仍然很壮观,只是冬天冷得不好过。“我们教室里虽然生了炉子,但还是觉得不暖和,宿舍里也比较冷。那时候,我就觉得北京的冬天特别冷,冻手冻脚的,不像现在的学校和家里面都有暖气,不会挨冻。” 
  一到春天,树木就显现出迷人的绿色,把古庙衬托的格外漂亮。“盛夏时节,同学们都挤在大殿里避暑,每逢考试前,大家都去那里温习功课。大殿又高又宽敞,夏天非常凉快,在里面乘凉,比现在的空调房间还舒服。”


  方奶奶还笑着说:“另外,历代帝王庙里面有时候还能看见蛇,女同学胆子小,‘哇哇’大声叫着就跑开了。而且帝王庙里面的燕子也特别多,穿梭于古庙之间,发出清脆的叫声,那种情景美极了。不过,得小心,一不留神,它们的排泄物可能就会掉到你的头上。”

  方奶奶在幼师只待了5年,1943年,她加入了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随后便参加了革命。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方奶奶已经从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但是谈起自己的母校,她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对母校至深的感情,记者从她的言谈话语间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如今她们这些老校友还时常联系,并且把自己对母校、老师的情意写成文字,结集成册,在校友中传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18:43 , Processed in 1.1125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