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从致美斋说起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闻

    年5月23日《北京晚报》45版刊登了祁建同志的《恍然如梦煤市街》,之前的2月25日《北京青年报》B1版刊登了肖复兴同志的《寻访致美斋》;这两篇文章中都有这样一段话“原来商务印书馆的辞书专家叶知秋先生当年曾有诗赞美:‘四作鱼兼烩两丝,斋名致美味堪思’。”内容颇具回味,只可惜这里的人名写错了。

  误写的“叶知秋”实应为“刘叶秋”,要认识他可以先从大家熟悉使用的《辞源》开始。翻开《辞源》修订本第四册最后一页,我们就能在三位编纂者中看到他的名字: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作为辞书学与笔记小说研究专家、著名学者,父亲刘叶秋先生生前任商务印书馆编审、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楹联协会顾问。父亲在为编纂和保证《辞源》的质量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同时,还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辞书、笔记小说以及古代文化其他领域的探索研究,四十余年来笔耕不止,屡有建树,先后出版了十余种学术专著。

  父亲本名桐良,字叶秋;因为多年来一直以叶秋署名著书立说、发表文章,就算是以字行了。说来也是很巧,父亲1988年6月23日因突发心肌梗塞病逝,7月初当时的《北京晚报》就刊登了“著名学者刘知秋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结果第二天又进行了更正。看来“知秋”之误可能误出有源,也许是把父亲的名字与古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融合起来了的缘故吧?十分感谢祁建、肖复兴二位同志现在还记得父亲和他写的北京的故事,只是对这无心之失的人名“雅误”,略表遗憾而已。

  说起致美斋,说起老北京的饭馆,在她们各具风味特色的美食佳肴之外,还有一些很值得留连的回忆,“席票”即是其中一例。当年老北京亲友间的喜庆往来,中下之家“出份子”(即用现款装入红封作贺礼),少者是四五毛钱,多也不过一块钱。这样,办事的人家得实惠,只靠收的份子,就足以开发一般的酒席之费而有富余了。至于嫌送现钱俗气和与主人交情较深的,则多送对联或送一张“席票”以示与众不同,所谓“席票”,就是一些大饭庄予先发售的酒席礼券。一张长方的红笺,上面印着饭庄的字号,下写“凭票取几元的酒席一桌”,并盖有水印(旧时饭庄、商店用的印章,都叫“水印”)。不过,这种“席票”最有意思之处并不在于真正享受那高贵的燕翅大菜,而在于它在一定时期之内,逐渐成为了一些人们礼尚往来的上选佳品,既不失文雅又彰显价值;所以常常是你送我,我送你,转来转去,很少有人去饭庄子取酒席。饭庄子也以卖“席票”为一种额外收入,并不愿意持有“席票”的人真来“兑现”。所以从前有些饭庄子已经歇业多年,而其“席票”尚散落在一些老住户手内的,不在少数;还有人像“集邮”一样,把这些废票当收藏品呢!让我至今惋惜不已的是,我曾从父亲那里得到过一张老北京饭庄的“席票”,记得当时我把它夹到一本书里了,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究竟夹到哪本书里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席票”找不到了,留给我的是又一丝牵挂与思念。

  说起老北京,我们会有不尽的情思与眷恋,现在盼望和幻想的目标走近了我们,由北京出版社杨良志创意策划的九本《北京通丛书》问世了,其中有一本就是《刘叶秋讲北京》。书里不仅有致美斋,还有什刹海,更有我们魂牵梦萦的整个古都北京城。(作者系刘叶秋之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0 13:59 , Processed in 1.0862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