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今日隆福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孙桂本

    早年间,咱北京人逛隆福寺庙会时,除了购物、看杂耍外,品上一两样隆福寺的小吃,兼给老人小孩带上几样名特食品什么的,那才是去庙会的一大幸事儿。后来,这些长年聚集在隆福寺庙会上的近百家小吃摊主,几乎一个不落地走进了大雅之堂——隆福寺小吃店。从此,结束了他们百余年来在风风雨雨中沿街叫卖的历史。如今的隆福寺小吃店,仍沿袭着隆福寺庙会的形式,并与白魁老号饭庄联手,办起了一个“四季小吃大市场”,且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创制出朵朵新开的小吃之花。


隆福寺庙会

  隆福寺庙始建于明景泰一年(公元1452年),清雍正元年重修。隆福寺的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清嘉庆写于二十二年的《草珠一串》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说明当时隆福寺庙会繁荣的光景。而真正的繁荣是在清末时期,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庙宇毁于火。烧毁天王殿后,迄未重修。庙中喇嘛将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那时,庙会已改为逢每月一、二、九、十日开市。这个处在内城中心区,居民密集,最大的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形成城区两大杂品市场。经营品种上至绸缎布匹,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当然小吃品种更是遍布庙会各个角落。但多数小吃摊商,还是集中在庙会西侧,这里有残存西配殿,一些卖茶汤、油炒面、豆汁、杏仁茶等流食的小座商在此还设有座位,桌上铺有洁白桌布,门脸上悬挂白布帘,这在当时的庙会上,卫生条件算是一流的了。可别小看这些小座商、摊商、推车和担担者,其中不乏精工细致,饶有风味品种。如扒糕、灌肠、炸丸子、羊霜肠、爆羊肚、驴打滚、吊炉烧饼、馄饨等等,以现在技术水平衡量,亦称上乘。不少老北京市民特意到庙会吃上一盘、豌豆黄、灌肠,以饱口福。

  1950年东四人民市场建立,庙址改造成大型百货商场,对于具有传统风味小吃特别照顾,在庙址前的隆福寺街对面,特辟地五百多平方米,成立起回民和汉民两个小吃摊群,将小吃摊商初步实行集中。隆福寺小吃店真正成立的时间应从1962年算起,当时,北京市服务局投资与东城区服务公司,共同建立隆福寺小吃店。先后设立的还有菜市口和西四的3个小吃店,后来又陆续在近郊区建立了酒仙桥、甘家口等到五六处大型综合小吃店,其中以隆福寺小吃店为重中之重。因为这是在个体小吃摊商的基础上成立国营小吃店的新尝试。

  隆福寺小吃店,共吸收在庙会上分散个体经营的小吃摊50余户,共108人。这些小吃摊主,已从业二三十年,有的甚至四五十年,具有小吃行业的熟练技术,是北京小吃业的精华。其中不少是名家,如切糕虎、炸糕杨、豆腐脑白、爆肚王——。他们不仅成了国营企业的职工,还是京味小吃的传人,手把手地教出了一批徒弟。新建的小吃店,仍沿袭在庙会时设摊的经营方式。有500多平方米新的小吃店里,特设40多张餐桌,200多个座椅,非常豁亮。沿店堂四周设有:煮炸豆腐及豆面丸子摊;肉饼及蒸炸水饺摊;甜食及冷点摊;羊杂碎及杂面摊和酱牛肉夹烧饼摊等五大摊位。琳琅满目的各样传统风味小吃,一些老北京们高兴的说:他们把庙会的小吃搬进了店堂,这是一大进步。

北京人的小吃

  北京素有“天下名都”和“宝地”之称。“夏蔬辇入城,当夏绿河湾,秋早快持蟹,填鸭冠寰中”,一年四季,水产禽畜,联翩上市。四时分明的气候,使隆福寺京味小吃又具应时迭出的特点。其季节时令之强,又与浓厚的节日民俗紧紧融为一体,让京味小吃唱起了四季歌。每当初春,京味小吃就从“正月里闹元宵”开始。“二月二”吃烧羊肉。“三月三”吃豌豆黄、艾窝窝。“五月端午”苇叶粽子包。春夏之交,清凉酸辣的漏鱼、扒糕,接连上市。秋季来临,脍炙人口的烤肉、江米藕、蜜汁排叉。隆冬“三九”带来了春节的民俗色彩,寓意年年高的大小塔糕、红白蜂糕、灯笼包、如意卷等年货,应有尽有。

  北京人对乡土风味小吃和特味食品十分钟爱。先说说白魁的特味食品烧羊肉,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且早有诗曰:“喂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北京人吃烧羊肉有一种传统吃法,叫“烧羊肉三吃”。即刚出锅的烧羊肉,外酥里嫩是佐酒的佳肴;二吃是刚出炉热烧饼夹烧羊肉,让人齿夹留香;那三吃是来一小碗手抻面,把盘中剩下的烧羊肉放在面上,再加点黄瓜丝儿,最后浇上原汁原味的羊肉汤,真是口口香了。

今日隆福寺

  如今,北京人的饮食生活大改观。太荤不行,太素也不行,吃环境、吃风味、吃营养、讲卫生,早已成为时尚。于是隆福寺小吃店,便借隆福街改造之机,就依这个餐饮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扩大营业面积,改造就餐环境,发挥传统风味小吃的优势,配制大众口味的“中式快餐”,推出营养平衡的“小吃宴”、中西结合式的“涮巴”,汇同百余种的四时小吃,构成一个京味小吃现代大市场。

  改造后的隆福寺小吃店,营业面积扩大近一倍(它与白魁饭庄一楼通连),且分东西两个餐厅,东餐厅是仿古的硬木八仙桌、四方凳,西餐厅则是固定式彩色桌椅和一个特大型的“涮巴”餐台。店堂窗明几净,环境幽雅舒适,同时可容纳200多位顾客用餐。过去俗称手拿食的小吃和服务员一手钱一手货的落后服务方式,改成服务员只收“代币小票”,将顾客点的小吃连同筷子、羹匙和口纸,全部放入托盘递给顾客用餐,这在安全和卫生条件上,一点也不比洋快餐逊色。

  小吃店里的中式快餐,是从丰富多彩的小吃宝库中,精选出来的特味面食配置的。有菜有肉,主副合一,颇有大众化和家常化的特色。如口口香的“烧羊肉手抻面”,葱香四溢的“门丁肉饼”、“京东肉饼”,清香可口的“牛肉西葫芦烫面蒸饺”,滋味纯香的“炒疙瘩”和陕西风味的“羊肉泡馍”等。而在套餐的组合上,又巧妙地配置些特色小菜和华夏粥食。这样既适合北京人的口味儿,又避免了洋快餐的营养过剩。

  这里的“小吃宴”是将京味小吃同清真名菜合成一桌席,以清淡利口,有菜有点,有荤有素,营养平衡为特点。端上筵席的小吃,不光是作工精细,且小巧玲珑,如入口即化的豌豆黄、香甜细腻小窝头,只有几克重。小吃宴有多道菜单,一般小吃宴:是六冷菜,有烧羊肉、拌银丝(三荤三素);六小吃,驴打滚(有甜有咸);六热菜,烧肚板、焦熘圪炸(清淡不腻);一流食,豆汁(配有焦圈、芥菜丝)和甜食杏仁豆腐。只花四五百块钱(10人用餐),便可品尝20道菜品。

  特别是小吃店里的“涮巴”,那椭圆高大的餐台,高凳小座转椅,每位一份肥牛、羊肉片各一盘,配菜有冻豆腐、北极虾和青菜足有十样之多,小火锅里是牛骨汤,亲朋好友,想吃什么样涮什么,边吃边聊,十分惬意。虽然吃的是涮肉,可是给人一种现代感,每份18元,特受中青年食客喜欢。

  当走进这个集京味小吃百余种的“小吃大市场”时,让老北京人难以割舍的记忆,不仅是那诱人的宫廷冷点艾窝窝、芸豆卷……即便熟悉的八仙桌、四方凳,都使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店堂的小炒,浓香扑鼻,吃的津津有味,人人嘻笑低语,又在寻觅新的美食,让人们真正置身于一种氛围,一种踏入现代生话的古都平民所特有的生活情趣和谐和的氛围之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9:18 , Processed in 1.10086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