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五十年前,小学生这样上下学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大沙果胡同的

    如今北京城人最扎堆儿的地方要数小学校门前了,家长们早中晚溜溜儿地送、挤成一片地接,好不热闹。

    五十年前的小学生们可比这省事多了,家家都三五个孩子,皮着呢。反正我是从一年级起就自己横穿长安街上下学的,同学们也都一样。路口不是今天的斑马线、而是由菱形块排列成的人行横道,横道内上下行交汇区有个小小的“安全岛”站在上面好像被小括号(  )括了起来,真的很安全。学校还有个好传统,就是校北不远对着长安街的路口,每年都有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领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过马路,这也使新生家长们挺放心的,领上一段时间就不用领着自己走了。当然那时街上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车子、开车的也没现在这么多“棒槌”。

    记得一二年级时是排队放学的,校门外三条路,每班都有三个“路长”各带一队离校,规规矩矩靠胡同边走,出了学校的胡同口还维持排队走一段,陆续分手回家或到车站。

    过去不少平房下水靠明淌到院外自渗,胡同两侧各有一道极浅的凹沟,冬天就会冻成两条断续的冰带,靠助跑的惯性滑行其上称“打冰出溜”。偶尔路长来股淘气劲儿,带头以飞快地成串打冰出溜代替走路,多数人紧跟着一路提速,胆小的女生会气得嘟囔“给你们告老师去”。

    早午上学都是自己走去了,记忆中有次刮大风沙我双臂搂紧电线杆子等风小了才敢过马路,还有时要踩着比小脚肚子还深的雪上学——现在已搞不清过去北京的雪真的比现在大、还是人小腿短了。

    三年级以后自由度就大多了,记得学习小组是自由组合的,三五要好的同学一路,各家轮流或到较方便者家中一起学习游戏。那时课业负担真的很轻,用不了多久就能写完作业。

    学校附近先后修建民族宫和民族饭店给我们带来了乐趣。爬到大卵石堆中挑选好玩的石子儿装满衣兜,有好看的、有能写字儿的,还有“火石”,那是一种嵌着橙色纹路的白石头,相互敲击后送到鼻下能闻到一点儿火柴燃烧的气味,躲在黑黑的被窝中甚至能敲出微弱的光。幸好棉被不是火绒,而“火石”们的真伪也有些可疑。

    如果一人走路,我更愿从工地旁踢出一块顺眼的小石子儿,一直踢到学校或家门口。返程时如果发现它还在原地,就一路再踢回去,这确是独自打发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家长只道是脚长得快故而鞋尖总破洞,决然想不到个中名堂。

    那时在小学生中,受溺爱是一件备受同学嘲笑的事。家长们很少出现在学校,不开家长会时家长来校,肯定是有大事了。即使是低年级学生,得了点儿病也不过收拾起书包,与老师同学们告别一下就自己回家了——重病自然又当别论。

    两代人的时间过去了,看着小学校门外那些做了祖父母的我的同龄人们和校门里的孩子们,我真想不懂谁该羡慕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1 03:01 , Processed in 1.08589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