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撂地”作艺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不详

    庙会"撂地"作艺。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一文中记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书馆,多是贵族出入的场所,其余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摆场子。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载云:围坐团团密复疏,开场午正到申初。风高万丈红尘里,偏有闲人听说书。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当时北京主要的庙会有土地庙、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等。《北京庙会调查报告》指出:"庙会的杂耍场则为:相声、西洋景、留声机、幻盘、戏法、武术、摔跤等。相声是其中主要一项。后来,艺人们又经常在大街上演出。"
  天桥是杂耍艺人"撂地"作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天桥爽心园。这里对天桥的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天桥,坐落在现在的前门大街南口、天桥南大街北口、永安路东口、天坛路西口。十字路口原有一座石桥,是每年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的必经之路,因而称之为"天桥"。清嘉庆18年以后,河道被填平,桥栏被移走,改成马路,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天桥。道光、咸丰年间,天坛和先农坛根附近用不着付地租,许多摊贩云集在那里,发展成为集市。光绪二十七年以后日渐繁荣。1914年正式定名"天桥市场"。在天桥西边剃头棚、百货摊、小吃摊的南端有空闲土地,艺人设立了杂耍场,"撂地"卖艺。地场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备都没有,只有一快空地。除相声场子外,还有三弦拉戏场子、把式场子、盘杠子场子、戏法场子、摔跤场子、练中幡场子、评书场子、大鼓书场子、竹板书场子、莲花落场子、渔鼓场子、河南坠子场子、滑稽二簧场子、拉洋片场子等等。据1930年2月14日《北平日报》载,天桥杂耍场子最多时有62个。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就开始表演,行话叫做"画锅",无非靠它吃饭的意思。自嘲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过的是"雨来散"的生活。有时为了迎合观众,表演的内容较为粗俗。像《天桥一览》所指出的:"在天桥这些杂耍都是富有低级趣味,非撒村不受欢迎。所以焦德海的相声,云里飞的滑稽皮簧,从开场到散场,常常是人山人海,围得风雨不透。"艺人常常对观众说:"您往这儿上站,歇歇腿儿,我们小哥儿几个逗得您哈哈大笑,大把的赏几个,这就是我们的德能之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没有您不圣明的。"有时还宣扬相声的娱乐性:"说个笑话凑个趣儿,打个哈哈解解闷儿,理儿不歪,笑不来,您可千万别较真儿。"因此,有人称相声是"耍贫嘴的"。逛天桥的人五行八作都有,突出是个"逛"字。买点便宜的百货,吃点风味小吃,看看什样杂耍。不顾风吹日晒,漫步轻游,当时称游人喜做"汗漫游"。游客之中没有绅士富贾、大人先生,多是城里的建筑、搬运、清洁、铁路、煤业等行业的工匠以及店员伙计、人力车夫等。劳累之余,到天桥来,用不着高 昂的费用,就可以欣赏什样杂耍,得到休息。此外,还有失学、失业的青年以及进城做工的庄稼人也常常光顾天桥。一到下午,黑压压的人群像潮水似地涌来涌去。相声就在人群之中,以"说"、"学"、"逗"、"唱"求得生存。
    然而挣钱并不容易,有时说完一段要打钱,观众却一哄而散。艺人出于无奈,不得不耍"生意口",甚至说些损估的话:"小哥儿几个侍候您 一场不容易,玩艺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带着零钱,您费心掏点儿。带多了多给,带少了少给。""您若身上不方便,没带钱,许您白瞧白看,请您 站脚助威。""您 若看完扭脸就走,给人群撞个大窟窿,拆了我的生意,那可是奔丧心急,想抢孝帽子戴。"有时为了凑够整钱,加演小段,凑足以后,再接着演。当时流行的硬币是大铜子儿,一毛钱换二址六枚,一场表演下来,挣不了几毛钱。每天卖艺所得,勉强糊口。盘踞在南城一带的恶霸、地痞、流氓、特务、侦缉队、警察、宪兵勾结一起,作威作福,敲骨吸髓。地头索无端寻衅,欺侮艺人更是屡见不鲜。旧时代的天桥聚集了不少相声艺人。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诙谐地学唱京剧和小曲。京剧是徽调、汉调合流后吸收北京话成份形成的剧种,大约在道光二十年前后,一些有才能的相声艺人竞相学唱。
    主要有:
    李广义,艺名"老万人迷",生卒年不详。天生一条好嗓子,基本功也非常扎实,长相丑陋而怪异:头顶和下巴尖似塔尖,黄鬓独眼,两腮短髭直立,状如(虫胃)毛。单就这副模样,一看不会发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作艺时的全部道具简陋,却各有各的用途:大白粉用来画地为场,白圈内是舞台,圈外是观众席。竹板用来充当锣鼓和檀板等要击乐器。破鞋充当戏曲中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的道具。表演开始之际,他盘腿坐在白圈里的中间,摹拟妇女衲鞋底、贴饼子、抱孩子以及梳头、洗脸、擦胭脂等日常生活的动作,并加以艺术夸张。这些近似戏剧小品的维妙维肖的精彩表演每每把如堵的观众逗得捧腹大笑。李广义的嗓子好,音域很广,对京剧的老生、老旦、青衣、花脸、丑都能学唱,且有韵味。他演唱《钓金龟》,一春摹似康氏和张义两个人物。他演唱《二进宫》时,将两只破鞋分别充当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自己摹拟垂帘听政的李艳妃。他"撂地"作艺,最初只他自己,后来携孙子做陪衬,其孙就是后来在相声界享有盛名的李德锡。
  范长利,博通戏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最初携幼子和外甥三人表演,后来联合京剧界的穷苦艺人、票友英杰兰、连雨卿等组成戏班,学唱京剧。他充任"前脸",重在滑稽,擅演《打龙袍》。包拯、李后、宋仁宗、灯官由他一人他分包赶角。1895年以后,正式改说相声。他练过"铁头"功夫,常常主让人用笤帚把猛击头部,结果把笤帚把都震散了。相声中使用"打哏",始于范长利。
第二种,当众或钻进帐子里表演"象声"--口技。
艺人主要有:
  张昆山,艺名"百鸟张"。清末在天桥、什刹海等处露天拉场,单人作艺。开场前先用白沙子撒字,将所学的鸟类就地写清楚,以招顾客。然后摹拟鸟鸣。观众目倾听,如入羽族之市。除鸟鸣外,还能效人语声。擅演的段子有《五子闹学》、《醉鬼回家》等。他的表演属于与观众面对面的"明春"。
  朱凤山,艺名"人人乐",生卒年不详。他摹似鸡鸣犬吠,飞禽叫声,一般都是面对观众的"明春"。
  "处妙高",只知姓张,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在天桥"撂地"作艺,擅说笑话及在布帐或摹拟各种山西小调和码头调。蓬头垢面,连鬓胡须,身著纱袍,手拈草珠,摹似人物的音容笑貌,口编诙谐对联。未曾献艺,先向观众要钱,然后钻进帐中表演。"
处妙高"是天桥八大怪之一。
  "管儿张",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据说是张三禄的后人,在天桥"撂地"作艺。用九根细竹杆支起蓝布帐子,前面入一小桌,桌子放大、小竹笛。先吹各种小曲,招引游人。然后钻进帐子里表演口技,摹拟夫妻二人对话。
  第三种,中长篇的笑话,摹拟各种做小买卖的吆喝声。
艺人主要有:
  韩麻子,名字不详,卒于1900年,面呈黑紫色,笑意盎然,口齿清晰。头部凹凸不平,发辫常常盘在前额侧面,因而绰号"鸭儿广"。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桥"撂地"说单口笑话。表演之前,先把画眉鸟笼子在地上放好,观众习惯地停住脚,围成了圈。他手摇一把破扇子,眼珠滴溜乱转,常常以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拿手的段子有《硕二爷跑车》、《古董王》、《刘墉 私访》等。他还擅长摹似各种货声。演完打钱,两手往腰时三掐,只用眼神示意,从来不讲一句话,观众纷纷解囊。他的表演独具风格特色,却也有不足之处,有时挖苦观众过于刻薄。他表演的相声段子流传下来的只有《学货声》。
  粉子颜,姓名和生卒年不详。擅说《康熙私访》、《四霸天》、《神力王》、《刘墉》等长篇笑话。常用白沙子撒出工工整整的对联。还能说(辶回)文体联语,自称是朱绍文的盟兄弟。
  第四种,怪诞的滑稽表演。
艺人主要有:
  孙丑子,姓名和生卒年不可考。面目丑陋,靠出怪相把观众逗乐。每逢游人涌来之际,他装扮成孝子的模样,身穿白袍,披麻戴孝,拿着哭丧棒,举着招魂幡,哭看喊着,摔 着丧盆,哗众取宠,博取廉价的笑声。后来发展为传统相声《福寿全》。
  王老板,名字和生卒年不详。相貌怪异,面部肌肉松弛,善于五官挪位,儿童都喜欢看。他身体强壮,冬天也穿单衣、赤脚。专门摹似京剧武旦"十三旦",摔打上也很见功夫。偶而说点笑话。1900年以后就见不到他了。
  这四种类型的"撂地"技艺各占一绝,互相很少交流。作为谋生手段,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相声"撂地"作艺,招来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有时是一个说,另外的人跟着起哄。有时是对口相声,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唱。有时学唱西河大鼓。
  有时是三四个人一起唱"什不闲"。有时"甲""乙"互猜谜语。这种开场白式的对话,艺人称之为"铺网",后来发展为"垫话"。有时开场说五言诗、七言诗,要求诗句里有笑料。还有的书词哪,跟下面的相声有联系,让您听着自然。还有的书词儿,跟这个段子虽然有联系,但没什么笑料,得引入正题后,才见"包袱"。这样的书词也可以用。再有的书词儿跟要说的这个段子没什么联系,就为找个"包袱",搁哪个段子上,都能用。为什么单口相声前边都爱说段书词儿呢?因为单口相声一个人说,不容易逗乐。不像两个人,两个人上台,可以闲聊,说闲话儿。话搭话,话引话,说来说去呀,就把您逗乐了。实在不行啊,两个人上来能装不认识......从这儿慢慢引入正题,说上那段相声了。俩人的对口相声说起来就显着灵活,台词也随便。
  刘宝瑞所总结的种种开场手法,无疑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晶,即使有些不能照搬,也可以举一反三,有助于创新,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声"撂地"作艺,还常常有"开场小唱"。"开场小唱",顾名思义,就是正段前的几句唱词。这类"开场小唱"无非是为招人。那时候,天桥"撂地"场子一个挨着一个,各有各的招人的路数。变戏法的靠敲锣;唱小戏的有所谓"打通";练把式的擦拭刀枪;马戏则是连打锣鼓带嚷嚷:"看马戏来吧!"旁边还有人帮腔:"交代交代,买派卖派。马腿溜开了,哎!腰腿溜活了,哎!马上有三趟,哎!马下有三回,哎!你活到七十七的,八十八的,活白了胡子,老掉了牙的,没见过这新鲜的玩艺儿啊!三人六条腿儿啊!"相声场子面对这样的激烈竞争,光靠一个人说,恐怕连听都听不见只好靠三四个人一起的"开场小唱"。什不闲、莲花落、大鼓、京戏、旱船调,花样翻新,声势又大,容易招来观众。1912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从"撂地"走上舞台,参加了多样杂耍的演出。适应"撂地"作艺的"开场小唱"也随之消声敛迹,但,作为相声史上的特殊现象,是值得研究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9:14 , Processed in 1.0820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