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也有义达里
其实,去年6月《北京日报》上就登过一篇署名汪尧民、题为《义达里》的文章,说的就是这座青砖券门门洞,门额上雕着“义达里”三个字。汪先生曾试图“找寻有关文字资料,终不得”,但他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也掌握了一些较可靠的情况。如,知道了“义达里”最早的业主姓韩,“早年间在天津参与美孚石油的经营,1936年在北京西四这里建成义达里四合院房产,总计有38个院落”。当初“义达里”只有这一个大门,且有门扇。 但说到其来历及文化内涵,至今未见文字记载。 我查看了1916年北洋时期的《京都市内外城地图》,这里为朗贝勒府。 陈宗蕃先生1930年初版、1935年修订再版的《燕都丛考》中分区专载了内城街市,极详尽,摘抄段落如下:“自甘石桥大街以北曰缸瓦市,朗贝勒府在其东,又北曰丁字街,又北曰西四牌楼,《顺天府志》作西大市街。”另一段:“自缸瓦市、西四牌楼、新街口大街以东,自大酱房胡同而北曰羊皮市。又北即朗贝勒府,其东为礼王府,门在东斜街,今为华北大学。又北曰颁赏胡同。又北为西安门外大街。”对比今日周边看,大酱房与颁赏胡同之间早已没了“朗贝勒府”,但说明1935年时朗贝勒府还在,“义达里”诞生于1936年无疑。 由于“义达里”出现较晚,历史学家自然不看重它;但它毕竟至今已近70年了,研究当代问题的学者也忽视它,缺少文字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义达里”这个地名到底是怎样个由来呢?现只能据已有材料,做如下推测: 既然建“义达里”的韩姓业主是从天津来的,而天津西安道西段就有个“义达里”,是1931年由邸经南等三人合资在此建造的12幢二层楼房,因“十二”为“一打”,故取其谐音而命名。天津有许多地名都带“里”字,且有借谐音命名的习惯。 根据上述资料设想:这位韩姓业主在天津时,可能就住在西安道的“义达里”,到北京建造了这些房产后,由于怀念天津旧居,所以就将这些房屋院落仍命名为“义达里”。 又由于韩姓业主曾身为“买办”,也就是现在说的“外企高管”,多少受了些西方影响,所以这个有近70年历史的门楼仍留有一些西洋建筑的烙印。 现今的义达里,除门楼还基本保持原样、内部格局无大变化外,大部分房屋早已面目全非,几条小巷中散落着经过拆拆改改、古不古、今不今的房屋。只有16、23、24号院子改动较少,院门基本未动。原本也不错的17号院的中式门则被加上了一层防盗门,显得有些怪异。 以上只是分析猜测、个人见解,至于“义达里”有无其他更深层的含义,就有待于读者中的高人来挖掘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22:04 , Processed in 1.08815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