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学堂中的徐社 就义前的徐锡麟 徐锡麟 《时报》载徐锡麟击毙巡抚恩铭的消息 徐锡麟故居 徐锡麟《绝命书》手迹
清末,革命党为了推翻清政府,用尽各种方式,或武装起义,或办宣传,或暗杀清吏,或自杀警世。而徐锡麟则花钱买来官做,原想着通过做官干出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最终还是以刺杀清吏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革命抱负,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徐锡麟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浙江山阴县人。12岁时到钱塘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在家人劝说下回来。成年后赴日本留学,在陶成章的介绍下,认识了钮永建。钮永建向他讲述了国内大势和革命理论,徐锡麟受到影响,返国后参加了蔡元培组建的光复会。徐锡麟加入后即到诸暨、嵊县、义乌、东阳、缙云各县去吸收同志。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之后,徐锡麟在绍兴城创立了大通师范学堂和体育会,朝夕讲武,欲以此为基础推翻清政府。后来他再赴日本,打算入振武学校,但因近视眼被拒。 1906年徐锡麟回国后,他的结拜兄弟陶成章出主意———先捐个出身做上个官,然后再谋图革命之事。也就是按照当时清朝的惯例,捐钱给政府,要求政府派给一个官职。 捐官要花钱。徐锡麟的赞助人叫许仲卿,一出手给了五万银元。靠这五万银元,包括陶成章在内的四个结拜兄弟,分别捐纳了知府、同知等衔,徐锡麟捐得一个道员的职务。但徐锡麟的职务是个虚位,当初收了五万银元帮徐锡麟活动捐官的表叔俞廉三过意不去,又找到多年前的门生恩铭,此人乃庆亲王奕劻的女婿,时任安徽抚台。 徐锡麟到达安庆,在恩铭的帮助下在武备学校找了个差使,每个月有几十块银元的收入,这对于从事革命运动的徐锡麟来说并不够。不久俞廉三又写信给恩铭,盛赞徐锡麟,恩铭回信说:“门生正欲用之,无劳老师悬念……适成立巡警学堂,以伯荪(徐锡麟字)之才,料可胜任。”在任命徐锡麟为巡警学堂警察会办后不久,恩铭又授给他陆军学校监督一职。学校里有个叫顾松的财务人员,发觉徐锡麟有几笔账目不清楚,私底下窥探他的行动,看他踪迹隐秘,很不寻常,便上报恩铭:徐锡麟是革命党。恩铭笑道:“革命不是咋呼出来的,革命党也不是咋呼咋呼就算了的;徐会办那是咋呼,不是革命,你多心了。” 起事日期为什么改来改去 徐锡麟与秋瑾定下“皖浙同时起义”的盟约后不久,1907年6月22日,马宗汉、陈伯平从安庆到上海与秋瑾会晤。秋瑾告知马、陈二人:浙江方面决定在7月6日起事,否则党人会有覆巢而灭的危险。就战略而言,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呈钳形攻势,的确会起到首尾相应的效果。但徐锡麟准备不及,想延至8日,这时又发生了两件事,迫使他不得不依原定日程行事。
炸弹未响 连开七枪也没打死恩铭 1907年7月6日清晨,徐锡麟带着马宗汉、陈伯平,先到巡察学校为学生们举行演说。 9点,恩铭准备升座,校阅外场操演,徐锡麟则表示全员到齐,不如先考内场功课,再移驾出外场。恩铭便进了第三礼堂。徐锡麟此时全副戎装,立于阶上,官生班、兵生班都在阶下列队。马、陈二人则分立于堂前两侧,把守着左右通行的甬道口。官生班先行鞠躬礼,恩铭答过礼之后,兵生班正要行礼,徐锡麟忽然打断,上前行举手礼,并且呈上学生名册,说:“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 这是事先约定的暗号,正当恩铭惊讶地询问“你哪儿来的消息”时,陈伯平已经掏出随身携带的炸弹,猛力朝恩铭扔了过去,可是没爆炸,只是吓了恩铭一大跳。徐锡麟抢上前道:“大帅别担心!这个革命党,职道终当会为大帅拿到。”恩铭还问:“是什么人?” 徐锡麟立刻俯首弯腰,从靴筒子里拔出两只六响手枪,朝恩铭一指,恩铭仍问道:“会办拿枪做啥?要验验枪吗?”话没说完,枪就响了。 在徐锡麟原先的计划里,一枪解决恩铭后枪口移左一发毙藩司,移右一发毙臬司,而由马、陈二人分杀两旁侍坐的各道、府、州、县官员。可陈伯平投掷炸弹未爆,登时馁了大家的士气。徐锡麟举起枪便是一阵乱放,结果恩铭身中七枪,却并没有死,文巡捕陆永颐扑上来以身体掩护恩铭,徐锡麟把剩下的子弹都射进了陆永颐的背,陆永颐当场毙命。
徐锡麟事件导致清政府出现信任危机 事发后,陈伯平当场被击毙,徐、马被逮捕。由藩司冯煦、臬司毓朗和巡抚幕友张次山会审。冯煦劈头问道:“抚台是你的恩师,你怎的这么没有心肝?”徐锡麟道:“他待我是很仁厚,可这是‘私惠’;我杀他,这是天下的‘公愤’──我倒要问你:恩铭究竟死了没有?”臬司毓朗抢道:“大人只受了点儿轻伤,经医师诊治,已经痊愈,明天就亲自来审你了!”徐锡麟听后,登时委顿不堪,未料毓朗又补了两句:“你知罪了吗?明天就要剖你的心肝了!”此言一出,徐锡麟反而狂笑起来:“那么说起来,恩铭是死了!我于愿足矣。明天就是千刀万剐,也在所不惜!何况区区一副心肝呢?” 于是徐锡麟执笔自书供词:“为排满事,蓄志十几年。多方筹划,为我汉人复仇,故杀死满人恩铭后,欲杀端方、铁良、良弼等满贼,别无他故,灭尽满人为宗。”落款“光汉子徐锡麟。”并声言:“我与孙文宗旨不合,他也不配使我行刺。” 当晚,徐锡麟被杀。临刑前,先拍小影,他神色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悔矣!”徐锡麟终年34岁,辛亥革命后,葬于杭州孤山。 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虽然失败,却使满清的大官心中害怕,寝食难安,对自己部下不敢信任,导致满清的政权更加动摇。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1:11 , Processed in 1.07409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