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献陵的“御案山”与风俗地理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满恒先

    从长陵沿公路西行一里就是献陵。在公路边一片浓郁的古松下,一条30多米长的御路通向青白石基座的恩门遗址,脚下是残破的黄琉璃瓦和柱础石,御路石雕的纹路还清晰可见。这就是献陵吗?继续北行是一个大坑,且已辟为果园,无路可走。重上公路北行才见石桥、琉璃花门及明楼。原来,献陵的恩殿与明楼、宝城分成两进院落,中隔一座小山,叫御案山。

  献陵坐落在天寿山西峰之下,依傍在长陵右侧。两丈高的陵墙将宝城、明楼等围成一进院落,从宝顶沿中轴线向南依次是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等。再向前就是从长陵中峰前延伸过来的一座阜丘,因恰在皇陵前方,形如几案,所以被命名为御案山。绕过这座小山,就是包括恩殿、恩门在内的另一进院落,再向南就是神道上的石桥和碑亭了。这种由一座小山隔成两进院落的陵寝格局在十三陵绝无仅有(庆陵也是两进院落,但中间没有小山)。应该说,这是当年风水术士们煞费苦心的“杰作”。风水意念始于遥远的年代,但真正形成“事死如事生”、“葬地兴旺说”等风水理论是在汉以后。魏晋风水大师郭璞在《葬书》上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他总结葬地“藏风聚气”的三要素是风、水、气。到了明清时,风水理论进一步完善,并广泛用于皇陵“勘舆”和民间选“阴宅”活动。一般来说,风水理论包括形势、理气和宅法三个方面。其中的形势说,又可归纳为四个字———风、砂、穴、水。

  献陵这块地方之所以为风水术士推崇,除了它的“来龙去脉”清楚,穴情祥瑞(五色土)外,砂情好是其特色。献陵砂情好,好就好在这座御案山。勘舆学讲究前有朝案(朱雀),后有靠山(玄武),左有龙砂(青龙),右有虎砂(白虎),而且“龙喜出身长远”,“虎卧静若处子”,龙、虎砂呈非对称均衡图式。献陵的龙砂就是这座御案山,它从左侧迂回而来,恰似龙爪着地,龙身躬曲,将献陵揽于怀中。由于砂情好,不但明堂严谨,还形成了穴前的水势迂回,“水城”起到了护气、养气的作用。抛开风水中这些故弄玄虚的术语,就人文与自然的环境标准衡量,献陵的景致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据《光绪昌平州志》载,光绪年间献陵全部设施完好,“殿五间,单檐,柱皆朱漆”、“碑亭一座,重檐四出陛。”但是,如今的献陵除宝城、明楼、琉璃院门等得到妥善保护外,其余景致已被破坏得无法品味。山前的恩殿早被日本人拆去盖了炮楼,而象征“龙砂”的御案山也被后人挖空了一大半。陵区公路拦腰割断了神路。笔者穿过围栏,想从坑底看看已被挖开的御案山断面。“吗去呀,看不见种着东西吗?”一声断喝,把人吓出一身冷汗,忙道歉退出。穿过公路,笔者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龙首龟趺无字碑,那还有什么亭,只半人高的一堵矮墙围挡而已,单孔石桥也已被荒草遮挡。献陵的主人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他是燕王朱棣的长子,生在凤阳,小时候很为太祖喜爱。无论是“靖难之役”,还是父皇永乐帝六次亲征北元,作为“世子”的朱高炽留守后方功不可没。他做了皇帝勤政而且体恤臣下,轻徭减负与民休息。《明史》记载他的施政方略是“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官得其人,政无不举”,“救民之穷,当于救焚溺,不可迟疑”。虽有粉饰之嫌,但朱高炽开“仁宣之治”之先河确为史实。仁宗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洪熙元年五月十二日病逝。临终时,他说:“朕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史书记载“献陵最朴”,但献陵是继长陵后的第二座皇陵,占了最好的一块“万年吉地”,只可惜如今风水不再。如有可能,应该恢复御案山和它前面的恩殿,还世界文化遗产以完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22:42 , Processed in 1.1290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