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俄国被称为“罗刹”,东正教堂也被称为“罗刹庙”。 东正教在北京设堂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雅克萨城自卫反击战中俘虏了沙俄入侵者,因押来北京的59人中有一名司祭,康熙皇帝将他们驻地东直门内胡家园胡同的~座关帝庙拨作临时祈祷所,这即为北京人所称的“罗刹庙”或俄罗斯“北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后,沙俄教区将其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又称“圣索菲亚”教堂,后改为“圣母安息”教堂,是北京第一座东正教堂。 1665年,一个因为杀人劫财而正受到俄国当局追捕的前流放犯、俄籍波兰人尼基弗尔?罗曼诺维奇?切尔尼戈夫斯基纠集了一伙武装匪徒窜入当时属于中国领土的雅克萨(欧洲人称“阿尔巴津”)盘踞下来。他们修筑了四方形的木城堡、塔楼和粮仓。其中有个叫叶尔莫根的东正教修士,在城堡前建起了一座教堂,称“基督复活堂”。1671年.又在离雅克萨不远处的一个叫“磨刀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仁慈救世主修道院”。这是俄国东正教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但却是一个很不精彩的亮相。这伙人四出掠夺,骚扰地方,迫使清政府从1683年到1685年多次派兵进剿。并最终包围雅克萨城,拔除了这个据点。俄国人在雅克萨城内及其附近的一切建筑都被付之一炬。战争中有近百名俄国人被俘或归顺,其中40人被安置在盛京(今沈阳),其余50多人被押解到了北京。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对待阿尔巴津人相当仁慈,这批人来到北京以后,被安置在负责保卫京畿的八旗兵的镶黄旗中,编为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驻地在北京城东直门内的胡家园胡同(已拆除)。对俘虏的军官,清政府分别授予正四品至正七品官衔。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两国划定疆界,释放战俘。但这些来自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的俄国俘虏却被中国温暖宜人的气候所吸引,不愿回俄罗斯去。他们从此便在中国定居下来,其姓氏也根据谐音改成了罗、杜、姚、何、贺等中国姓。 这些战俘与中国官兵一样得到国家的住房、领取生活费和分到了耕地,单身汉还娶中国女人为妻。最初,阿尔巴津人没有自己的教堂,阿尔巴津人参拜天主教的到南教堂。后来。清廷将一座关帝庙戈划拨给他们作祈祷用。在留居北京的俄国俘虏中,有个叫马克西姆?列昂节夫的东正教司祭(他是在中国的第一位东正教司祭)。康熙皇帝授给他七品官衔。让他主持教堂活动。1696年,关帝庙改建成索菲亚教堂。俄罗斯人通常把这座小教堂称为尼古利斯教堂,中国人称为“罗刹庙”,使这个词具有了“俄罗斯庙”的意思。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黑龙江流域的边界。此后,沙皇政府出于向远东扩张的需要,始终关注着把东正教传播到中国的所谓“神圣事业”。1693年底,彼得一世曾通过使节向清政府要求在北京正式建造一所俄罗斯东正教堂,但遭到拒绝。1710年,在北京的阿尔巴津人德米特里?涅斯托罗夫和阿里克赛?斯塔里增等人致信彼得一世,要求他敕令托博尔斯克都主教委派一位司祭来接替巳经去世的列昂节夫。 正好在这时候,康熙皇帝准备派遣太子侍读殷札纳、郎中那彦、内阁侍读图理琛等人途经西伯利亚去俄国伏尔加河流域慰问流落在那里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首领阿玉奇。彼得一世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提出准许俄国派遣修士大司祭来北京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一要求。于是,由修士大司祭伊位里昂.列札伊斯基为首的第一届“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一行八人,于1714年随同完成使命回国的殷札纳等人一起来到中国。 1715年5月l曰,他们到达北京后,先住在北馆(罗刹庙),受到清政府的隆重礼遇。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根据该条约第五款的规定,俄罗斯东正教会可以定期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和学习汉语的学生,生活费由清政府官费承担。准许饿罗斯东正教会在北京建立新教堂,由中国办理俄罗斯事务大臣协助进行。新教堂地址定在东江米巷(即后来的东交民巷)。1732年正式落成,称“奉献节教堂”,也就是后来的俄罗斯南馆。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随之由胡家园胡同迁入东江米巷。至此,俄国东正教终于实现了在中国政治中心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传教据点的愿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4 , Processed in 1.1460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