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他改变了北京城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我亚

    任何人,一生能做出一件流芳百世的事情,那自然应该感到满足了。可是,当初舅父去世后,我翻阅他的主要设计作品选的时候,忽然感到他也许应该是带着莫大的满足走的。在这本作品选竟然收录了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长安街改造规划、金融街规划以及全国政协礼堂、同仁医院等设计。这就是我的舅父———当代设计师、建筑师赵冬日。

  上世纪8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才开始接触到舅父所从事的事业。当时他已经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对首都建设发展充满激情。我能帮上忙的就是帮着抄抄建筑论文。1981年,舅父再次提出了“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向两端延伸,形成东西中轴线”的构想。于是,他不辞辛苦地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形势,还做出了彩色规划图,算出详细房地账。舅父之所以提出这一构想,是因为他看到从复兴门到建国门这一黄金地段,建筑缺乏统一规划,片面追求出房率、超高度、大体量,造成了许多困难和后遗症。如果以东西中轴线为主,把一些政府建筑和公共建筑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结合环境设计、老城区布局、功能分区和艺术效果,能够完善首都中心区的规划格局,形成一条方便舒适、优美壮观的新轴线。

  其实,早在1950年4月20日,舅父在《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就提到了与“南北中心线并美”的东西“新轴”,是一条像中轴线那样的建筑实轴,而不是一条两侧盖满大楼的马路。1993年1月,他在《建筑学报》发表了“新轴”方案:东起建国门南大街,西至复兴门南大街,轴心通过人民大会堂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中心线,分别向东西两方向展开,由一系列广场及重要建筑组成,其中心规划区,分为政府系列区、文化系列区、科技综合区三部分。现在看来,舅父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的构想,也许只是一个梦想了。

  不过,对舅父来说,他已经非常幸运了。1958年,舅父正在前苏联访问,接到了国内电报,得知兴建人民大会堂。当时,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建筑师都投入到人民大会堂的方案中。舅父回到国内时,设计方案经过了七轮征稿还没有满意方案。据说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没有设计大会堂和宴会厅的实际生活体验。于是,舅父立刻投入到设计创作中去,参考了太和殿、莫斯科圆柱大厅、东京大会堂等经典设计,形成了一套中西结合的设计方案。最后,他的方案从185份设计方案中脱颖儿出。经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讨论通过,确定为人民大会堂工程设计方案。

  当时,许多专家认为设计规模太大了,礼堂、宴会厅太空旷高大,尺度太大了,利用率不高。因为最初人民大会堂面积限制在5万平方米,后来又放宽到7.5万平方米。可是,舅父设计方案的实际面积竟达到17万多平方米。舅父回答道:“按需要设计,就可能不符合某些人的想法和要求,但我宁肯做大些挨骂,也要体现出党的要求,体现出国家会堂的气势。”人民大会堂落成后,周恩来总理评价道:“它的精美程度不但远远超过原有同类建筑的水平,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的改造,舅父早就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天安门广场需要进行改造,可是许多专家认为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建筑艺术上不可逾越的珍品,不宜改动。也有专家担心,广场扩大了会不会使广场过于空旷,甚至可能失去广场原有的感觉。舅父却说:“我对天安门广场是有感情的,在扩建规模上应广开思路,打破封建格局的束缚,不但要满足百万群众游行集会的需要,还要显示出开朗雄伟的气势。我的创作思路是做小的东西也要用大的思路。决定方案的是广场的规模、周围建筑的内容、尺度和建筑形式。建筑尺度要和广场上的建筑物互相衬托,取得均衡的比例,广场要显得既严整朴素,又具有活泼气质,使人感到自己是广场的主人。”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舅父把广场南端推到了正阳门下,形成气势宏伟的开放空间。针对众多的质疑,舅父说:“从百万人活动的需要出发,广场的尺度不能再小,因为广场的深度不足,则缺乏必要的气势,不能令人视野开阔,心胸开朗。”结果,舅父的方案再次从参评的20多个方案中被选中。

  2000年,舅父成为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当年舅父曾是梁思成首都建设规划的“对手”。1950年,舅父《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最终取代了梁思成先生的规划思路。《意见》说:“北京旧城是我国千年保存下来的财富与艺术的宝藏,具有无比雄壮美丽的规模与近代文明设施,具备了适合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条件的基础,用以建设首都的中心,这是合理而又经济的打算;是保存并发挥中华民族特有文物价值,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虽旧城内之现有人口过密,但是会因经济之发展,无业与转业人口之迁出就业而自然解决;同时因人口减少,拆掉已失健康年龄与无保留价值的房屋,改建行政房屋自无问题,并且有足够的面积;同时更可使旧城免于衰落而向繁荣。至其他各区则环设在旧城四周,以与市中心取得紧密联系,并避免了不必要的交通通过城区,危害文物古都的安静。”

  40多年后,舅父追忆道:“就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北京的法定保留文物建筑还无力维修,甚至有的任其自然损坏。北京解放时约有1700万平方米传统建筑,若全部保留下来,然后另起炉灶,如在西郊大兴土木建新首都,则按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人的意志所不能做到的,是不现实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05 , Processed in 1.0927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