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剃头业渐趋失传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田卫平

  消失的风景

  近日,漫步北京街头,发现“理发店”已成了历史词汇,代之而起的是“美容院”、“美发店”等称呼,望着美容院门前不停旋转着的那蓝白红三色转筒,不觉想到京城理发业的种种变迁。

  在古代,中国人本不剃头,因为剃头是不孝的行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没有理发业。男子束发留须,要梳理美容,一般是自己动手。国人理发始于满清入关,清廷强令汉人按满人习俗剃头梳辫,曾在北京东四、西四、地安门与正阳门前搭建席棚,勒令过往行人入内剃头,违者斩首,这便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京城地面广阔,仅四地设棚仍不能及时让汉人剃去头发,朝廷又批准军中伙夫请领牌照,在各处街巷建棚或担挑子串户剃头。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发业。

  老北京理发业大致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设有铺面,坐店经营;一种是挑担下街,走街串巷。这后一种,出门经营时须随身担一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洗头铜盆,下面有个圆桶,内装炭火小炉;另一头是坐凳,凳侧有抽屉,内盛理发用具。铜盆那端还竖着一个小旗杆,杆上有钩,悬挂毛巾、钢刀布等,据说旗杆是当年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的法令标志。剃头挑子可谓昔日京城一景,后来还被北京人编成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用来形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下街剃头匠还手持一个铁制器具,名曰“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下街的剃头师傅大都进了国营理发店,仅剩下些“散兵游勇”仍以走街串巷为生。这时的剃头挑子已简化为一只小小的布挎包,内装理发工具,只是“唤头”依然在手。下街师傅收费比理发店便宜,受到大杂院居民的青睐,常被他们请进院中,而顾客多为老人、孩子。“文革”时期全面禁止个体经营,下街师傅从此绝迹。笔者幼年家居胡同,目睹过剃头师傅下街,仍记得“唤头”清脆悠扬的“呛啷”声,在寂寥悠长的小胡同里回荡……

  改革开放前,京城理发店都是国字号招牌,可等级不同。王府井的“四联”、西单的“第一理发店”等老字号名店,是考究的顾客的去处。而小街道、小胡同等居民聚居之处那不大起眼的小理发店,却是北京普通市民经常光顾的场所。小理发店仅有三四张理发坐椅,一两个白瓷脸池,旧白布罩单漂洗得雪白,理发师身着白净的大褂,一度还像大夫似的在工作中戴着口罩,设备有些老旧,但服务周到,有些细节今已失传,比如男顾客不论老幼理发后,都要用剃刀沿着发际,把细小杂柔的毛发刮净,称之“刮边儿”。洗完头后,顾客自己从保温桶里取一条高温消毒后的热毛巾,香喷喷地把头脸一擦,那真叫爽快。“四联”等名店是上海迁京的,扬州师傅多,而小理发店的理发师一般是老北京,他们不论男女一律爱听评戏,记忆中上个世纪60年代我常去的那家小理发店,老式收音机里总是咿呀着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水乡三月风光好……”

  如今京城已很少能够见到国营理发店,代之而起的是星罗棋布而质素不一的各类私营美容美发店。本人不入理发店大约已有十几年。当初是因嫌理发排队耽搁时间,便买了推子,大胆地把脑袋交给妻子打理。前两年到台湾,头发过长,不能不理,便走进一家不大的理发店。老式皮椅、老式吹风机等陈设,理发、刮边儿等程序,刷在唇旁的雪白泡沫,尤其是剃刀在钢刀布上的上下翻飞,这一切熟悉而亲切的情景,一下把我带回三四十年前的北京,没承想在北京消逝的风景竟在台北寻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1 06:09 , Processed in 1.0907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