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上也可以读到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反对声音。
人大代表:国家大剧院设计案华而不实 记者:周群 (中新社2001年3月13日)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电:在此间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韦文林等数位广西代表对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提出置疑,指出该设计方案华而不实。 韦文林指出,在当前中国财力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去建一个比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还要贵四倍的大剧院。而且,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出现一个形式主义的作品,浪费大量的空间、建材和能源,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与古都风貌极不协调。 由法国建筑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的大剧院包括歌剧院、音乐厅、京剧院和实验剧场,并加上昂贵的钛合金大罩子。韦文林表示,这是设计题目出错了,钛合金大罩子是设计机场的做法。 他说,根据国际趋势和国内已有的实例,利用高科技将电声和自然声混合使用的原理,可以将歌剧院和音乐厅合二为一使用,这样只要建歌剧院和京剧院,即建一个文化广场及两栋建筑物,可以节省大量投资。
2001年4月1日,法国广播电台第五台将要播出关于安德鲁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中“中选”的新闻,某人士曾致信加拿大著名建筑师、国家大剧院两轮设计招标评选委员会委员爱里克森先生,请他简单说明一下情况,下面是爱里克森先生的回信。我们知道,现年七十五岁的爱里克森先生是三位外国评委中资历最深的,他曾经以“外表像飞碟似的尸衣”形容过安氏方案。
加拿大建筑大师爱里克森先生的评论 (2001年3月29日)
亲爱的×××: 我感到遗憾,因我只是在今天早上,即3月29日星期四,才收到您的来信,所以不可能按照您所提出来那样去要求第五台总经理阻拦有关“巨蛋”节目的播放。 然而,即使我无法完全准确地记清当时设计竞赛的日程,我可以跟您肯定的说,没有一个评委见过这只“巨蛋”。就是假使见到了,也不会有一个评委会去投它的票。 您的使命十分重要。
2001年5月,《城市规划》第5期刊发了“建筑历史、文物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关于国家大剧院的上书”,这是知识界有关国家大剧院的第三封上书。以后,这封上书征集到60位学者的签名。同期刊登了刘小石和萧默的文章,继续对安氏方案展开论战。
建筑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建议书 (《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
尊敬的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 国家大剧院因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心。我们,建筑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在中央对业主委员会业已同意了的、由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的方案即将作出最后抉择之际,出于对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对国家建设的关心,特向中央表达我们的意见,谨供参考。 一、93年10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务院对北京规划的批复指出,北京的城市建设要“体现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97年中共六中全会的《决议》更指出:“文化事业要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优秀成果。”国家大剧院将建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天安门和紫禁城旁边,又因其代表国家和国家文化的特殊的标志性意义,应该比其他建筑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并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 我们认为,方案的建筑形象缺乏中国文化特色,没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传统,反映历史的延续传承,是一个完全西化的外来的形象,与环境极不协调,不符合中央精神。 二、由于用一个巨大的穹窿顶覆盖四座剧院,座落在大水池中,穹顶与剧院之间没有任何功能上、结构上的关系,并使许多观众厅深处地下,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功能和安全问题,如进出场的方便迅速,消防与抗震,防火与防空等。 三、由于毫无必要增加的大穹顶,它本身的造价、因大穹顶而使观众厅深处地下引起的造价增加、对大穹顶本身的维护和它所包围的巨大空间的降温、防寒、通风、除尘、照明所消耗的巨大能源,将使建设投资及今后的运营费用大增,不符合勤俭建国的精神和建筑学的基本原则,更不符合我们今天的国情。我们完全同意周干峙、吴良镛、何祚庥等49位两院院士在上书中对这个方案提出的否定性意见,以及宣祥鎏、刘小石、张开济、沈勃等100多位建筑师和规划师在上书中提到的:“(方案)与社会发展要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以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的看法。 我们认为,方案不符合党提出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也不符合我们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精神,希望中央慎重考虑,不要采用安德鲁的方案。可以重新组织方案设计招标评选,或推迟几年,待国家经济实力更上一个台阶以后,再行重新设计。 以上妥否,敬请参酌。 此致 崇高的敬礼!
建筑历史与文物工作者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 敬上 2001年3月1日
附:签名名单 王定国、罗哲文、郑孝燮、萧 默、谢辰生、杜仙洲、余鸣谦、于倬云、李晓东、王景慧、朱自煊、阮仪三、应金华、张跃林、鲍世行、王 铎、何绿萍、曲凌雁、宋洛宏、宋 煊、韩 扬、吴志强、李先逵、郭黛姮、胥蜀辉、杨谷生、马旭初、孟繁兴、周治良、奚静达、马炳坚、张克贵、王效清、成大生、李四清、高洪莉、俞伟超、彭卿云、方竟成、黄景略、黄汉民、刘叙杰、蒋赞初、李 正、郭湖生、周学鹰、龚 良、戚德跃、汤羽杨、姜中光、张之平、杨 新、查 群、莫 涛、付清远、闫 明、盛永华、李宏松、吴加安、李竹君
七十多岁的刘小石先生是北京市规划局前总建筑师,对北京规划和中国建筑现状有着全局的了解。他的文章具体、详尽而实际,不限于关于风格的讨论,并谈到了中国建筑发展的道路,涉及到不少理论课题,是一篇很全面很有深度的精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