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城的变迁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与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中国六大古都,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来说,她的历史可从三千年前周朝初期的燕国、蓟国说起;若以考古证据来谈,约于50万年前,这里便已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北京最远古的居民   50万年前的北京地形基本上与今日差不多,但周围山区森林相当浓密,其间湖泊、河流密布,动植物很多。生活在这段时间、这个环境里的“人“,就是民国18年(1929年)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一带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据考证结果,北京人已懂得使用 石器和火,系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原始人类,也是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一环。   後来,周口店又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他们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从游牧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发展出农牧为主的原始聚落。 古燕蓟城,隋唐幽州   根据史书记载,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北京一带原有两个诸侯国—燕国、蓟国,燕侯打败蓟侯,迁都于蓟。蓟城就是今日北京的前身,其位置约在今广安门以北及白云观一带。北京城的城址,自蓟城迄今,虽历数千年,但位置一直都在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处。这种沟通华北平原和蒙古、东北交通的枢纽位置,便是蓟城崛起的主因。   随著燕国的强大,蓟城被建设成富冠天下的名城,称为燕京,与赵国邯郸、齐国临淄、楚国宛城等齐名。据记载,当时 蓟城内有元英宫、历室宫等大型宫殿,以及诸侯家族、官吏的大宅,十分繁荣。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蓟城改为广阳郡的治所。秦始皇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大修驿道,向北直通蓟城,使蓟城成为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及北疆军事重镇。   秦朝之後,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蓟城之名一直被沿用,而且一直是中国北方的政经中心,以及中原汉族与东北游牧民族间的兵马相争之地。到了隋朝,改称涿郡,唐改为幽州的治所,称为幽州城。隋炀帝、唐太宗都曾先後驻兵幽州,作为北征高丽的基地,今城外的法源寺前身就是唐太宗悼念阵亡将士所建的悯忠寺。 辽国燕京,金国中都   唐中叶以後,国势长落,东北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兴起,建立辽国,与中原汉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五代後晋年间(十世纪前半),契丹攻占幽州城,定为陪都(首都之外的国都),称南京或燕京。当时辽国共建有五个京城,其中燕京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   十二世纪初,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北宋徽宗年间正式建 立金国,後灭辽国及北宋,金主完颜亮迁都至燕京,改名中都,从此中国北方归金国统治,南宋则偏安于淮水以南。 在北京城的变迁史上,辽国燕京及金国中都是北京城由地方重镇迈向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转折点。尤其金国中都系依照北宋首都—汴京(开封)的形制大规模扩建而成,北京千年帝都的基础即奠基于此。   中都位置约在现今北京宣武区西面的大半地区,全城略成方形,周长约37公里,每边各有二个城门。皇城位居中央(今广安门以南),呈长 方形,城内的宫殿承袭北宋的奢丽风格,极其豪华,甚至有许多屏风、窗棂是直接由占领的汴京运来的。宫殿西侧还建有风景优美的御花园。 大汗之城—元朝大都   中都虽然华丽,但可惜不及百年,十三世纪初蒙古挥军南下,中都毁于战火之中,金迁都汴京。南宋度宗咸淳7年(1271年),忽必烈建元帝国,定都燕京,改称大都,後再灭南宋,大都正式成为全中国的统治中心。由于中都已毁,元世祖忽 必烈乃在其东北郊另选一片湖泊地区—太液池(即今日的中海与北海)周边,重建都城。   大都城从世祖至元4年(1267年)开始建造,共费时26年完成,全城以太液池为中心,周围约30公里,南北略作长方形,主要工程包括宫殿、城池、运河(即通惠河)三项。位于太液池东面的“大内“(皇帝生活的地方)及其附近的宫殿群最早兴建,接著是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然後修建官衙及街坊。大都的街坊如棋盘般纵横整齐,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今日北京的街道、胡同乃可看出昔日痕迹,而“胡同“一词,亦即元代对街道的称呼。 大都设计、兴建的工程十分庞大,庄严的宫殿、幽雅的园林、整齐的街坊交织成一个整体,而细部的石雕、塑画更是美不胜收,被当时许多外 国使臣誉为“汗八里“,意即大汗之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有关这些赞美及描述,可在义大利人马可孛罗所著的《东方见闻录》中看到。 明清两代帝都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为燕王朱棣封地。後来朱棣篡位,是为明成祖,他即位後,于永乐4年到18年(1406~1417年)对元朝的“大都城“施行重大的改建,并于永乐19年正式迁都北京。改建工程最重要的部分是兴建宫城(紫禁城)及皇城。   明代的宫城即今日的故宫,宫城之外还围有皇城,以加强宫城的护卫。明初的北京城区(今称旧内城),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宫城居中央,内有六大宫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皆巍然耸立于中轴线上;整座紫禁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为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建筑 。城外的东、南、西、北郊则建有日坛、山川坛、天坛、月坛及地坛等祭祀之所。 过了一百多年,明世宗嘉靖年间,因蒙古骑兵多次南下骚扰北京,所以世宗决定再加筑外城墙,多一层防卫,但因财力不够,只修建了南面外 城,把天坛、山川坛纳入城内,此即为今日的旧外城区。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依旧定都北京,除修缮宫殿、城墙外,城区基本上都没有改动,倒是在京城西郊经营皇家园林,成果大 大超越了前代。自康熙起,先後修建了畅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漪园、静明园及至今完好的颐和园等。其中圆明园融合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被誉为“万园之园“,可惜毁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今日北京的规划   北京任明清两朝的帝都达五百年之久,直到今日,它仍是中国的政治 中心。旧北京市区街衢井然,章法分明,城区中间的中轴线由外城正中的永定门起,向北经内城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紫禁城午门、过故宫六大殿、出神武门、穿景山、抵鼓楼和钟楼,约长8公里。新市区的规划建立在 旧城区的基础上,以中共扩建的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东至福定庄,南至南苑,西至石景山,北至清河,除了旧有的南北轴线外,还有一条东西轴线。   位于南北轴线上的宫殿、城楼、园林现已辟为古建筑保护区,其中部分 的宫殿、王府宅院开放供游客参观,而部分园林则辟为公园。东西轴线由东西长安街向西延伸至石景山,向东抵达通县八里庄,共长38公里,将市中心、城区、新市区三区连成一体。市中心大街两旁聚集政治、党 务、经济、外交等机构;新市区为外侨使馆区及观光饭店区,林立现代化的高楼建筑;市中心与新市区之间所夹的城区部分则保留北平传统狭窄的胡同及四合院民居,呈现各种不同风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8:06 , Processed in 1.08660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