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报“四合院”刊登了“德内老胡同连成片”的文章,文末提到地处定阜街庆王府后身儿“名字也很好听”的延年胡同。而我就是在这条胡同的5号院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这座四合院约建于1928至1929年,是由我的大舅,曾任末代皇帝溥仪皇家乐队长的李士奎所建。大舅原籍河北武清(现属天津市),出身寒微,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当过南京过江轮渡小火轮的水手、船长等。因他酷爱音乐和乐器,直到辛亥革命后,担任退位而又蜗居紫禁城中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宫乐队队长,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曾提及此事。 民国初年的动乱年代,大舅曾随山东军阀督办张宗昌在济南任职,1927年北伐后军阀溃败,他回京做了“寓公”并开始操办盖房子。在任职皇家乐队长的时候他和诸多贝子贝勒过从甚密,可以说是“见过世面”。可能是心灵深处希望沾王爷“福荫庇佑”的光,他首先选中了位于定阜街庆王府后身儿并买下旧房拆除作为房基地;然后又“托人”到当时辖该地的警察局内五区分局,把原来的名称“散子胡同”,改成寓意吉祥的“延年胡同”,并自号家门为“益寿堂”。一切安排妥贴,就请名师设计大兴土木,材无不取其精,工无不取其细,参照府宅门的格局,适当缩小规模,建成了东中西三组院落毗连,磨砖对缝,雕梁画栋的一所四合院。 延年胡同5号院东西宽占了整条胡同的一多半,距西口略近,这样黑漆大门就居胡同正中,与定阜街的府宅大门基本在一条南北轴线上。进入大门面对恰是东厢房的山墙,雕砖呈一内影壁形,正中上方雕有嵌入阳文繁体“谷戬”两个大字,我长大后才明白其大概是“粮食多、福气广”的意思。进入门洞后的迎宾院,左右各为四扇绿漆木门,每扇上各漆一红色正菱形,左门书“福禄祯祥”,右门书“公正和平”各四字。进左门为一进长方院落,北墙正中为垂花门,南面一溜五间排开的“倒座房”,东头第一间是门房,其余三间为南厅,每间都有靠窗落地“隔扇”,造成空间的分隔感。南厅作用是客人暂坐之处,以待向主人通报,因此陈设相对简洁,但墙上仍字画高悬,还有红木为框内镶大理石的天然“山水”花纹。最西端的一间小耳房供仆人居住。 进入垂花门迎面也是四个活扇的绿漆木门,平时并不打开,只是有贵客临门时和夏日在此午餐时才大开。但在我的记忆中,随着家境的衰落,几乎没有因贵宾到来而打开过。进入垂花门后是规整的四合院: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都有前廊,与由院落四角的回廊与垂花门衔接,正房东西各有耳房两间,房前与东西房的北山墙之间各自形成一个小院,东西院墙各有一月亮门,各自通往东西院落。从西北院墙的月亮门进入,却是曲径通幽,别有一番景色。西院南北与中部的前两进院落相加一样长,只有北花厅和南“倒座儿”没有东西厢房,院中央形成一个花园。月亮门内迎面而来就是太湖石假山,穿过小山洞,树木和四时花草杂陈,院中央有一不大的水池,比起主院的端庄,显得更着自然情趣。北花厅三大间全部玻璃门窗,比起主院的下为玻璃窗和上为窗棂,显得更加敞亮。院子西南角有一独立小门,门牌为延年胡同5号旁门。 进入中院东北的月亮门就通往东部的院落群。前院经“公正和平”扇门连通街门迎宾院,南房一列三间是厨房和厨子的居所,东房两间是男仆的居所。东南角是一间汽车库,我小时候常和哥哥钻到一辆久不驾驶落满尘土的破汽车里去玩,但从未想象车主人过去的辉煌。院子正中有一棵约有百年以上的高大老槐树,记得树干最粗处三个孩子手拉手才能合围,树帽将整个院子笼罩。东院走廊的北端东侧是一小三进院,北面只有“花房”,类似现在的蔬菜大棚,要下几步台阶才到室内地面。里面垒好一排排的砖台,上摆多种盆花。室外院子是土地也摆放盆花,冬季才移入花房。 据说延年胡同5号院完成后,士奎大舅和我的姥爷姥姥举家搬入新居,度过了几年极为安逸奢华的日子。但大舅54岁时因癌症于1935年辞世,当时我还没有出生,从而无缘相见。所以延年胡同5号院里曾经为姥爷七十华诞时名伶云集的京剧堂会和大舅长子的华丽婚典都是后来听我母亲所说,并没有亲眼目睹(母亲与大舅虽是同胞兄妹年龄竟相差20多岁)。大舅去世后,其他几位舅舅大多没有显赫的工作,他们远离政事,日寇侵华后更是唯恐避之不及,靠“吃瓦片”为生活来源。虽也经商并无大利,从而家道渐弱。直到解放后决定出售延年胡同的四合院,也结束了我在那里的生活。 我生于1937年,4个月时即爆发卢沟桥事变,与此前已去西安在铁路部门工作的父亲失去联系,全家的生活主要靠几位舅舅补助。无子女的五舅母愿意照顾我的生活,因此我在姥姥家度过了从记事开始到1950年房子出售的10年时光,同时也目睹了家道逐步衰落的过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虽有意识地路过延年胡同几次,却抬头再也看不到那棵老槐树的枝叶,想必它也早已死去,更无缘目睹院内的变迁,只留下脑海里对海棠果苦涩味道的回忆。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大片街区已经包括在《故宫缓冲区保护规划方案》中并提交最近在南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看来,延年胡同5号院连同地处内城西北的大片四合院有望永久保存,而不会仅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7 07:34 , Processed in 1.10699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