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神秘鼓楼 神秘传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方彪

北京鼓楼 摄/玉米


  晨钟暮鼓之后 宣武门安定门曾放炮报时 青烟缭绕楼顶 消防队建筑工破闹鬼迷信———

  8月初开始,鼓楼四周200多米的外围墙开始修缮,鼓楼重新安装避雷设施。“十一”前,焕然一新的鼓楼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人。过去钟、鼓二楼的主要作用是报时,但是在鼓楼停止敲鼓鸣钟之后,北京还曾过放炮报时。


  晨钟暮鼓之后

  莫名其妙放炮

  明清时期,钟鼓楼每天两次鸣钟,寅时的称为“亮更”,戌时的称为“定更”。戌时开始在每个更次击鼓,直到次日寅时。这被称作“晨钟暮鼓”。

  明清两朝报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民们发宵禁信号。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以及城区的一千多个栅栏都按钟鼓之声启闭。治安部队也按钟、鼓信号盘查夜行之人,对犯禁者进行“访缉查验。”钟、鼓报时在客观上对市民生活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1924年以后,北京的钟鼓报时声不再响起了,取而代之的报时方式是午时鸣炮。居民们称之为“放午炮”。放午炮的目的,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只要不是阴天,立竿见影,就能准确测出正午12时来,本不需官方鸣炮报时,北洋政府在京城之中午时鸣炮,除了报时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说词,现在还不明白。

  放午炮的地点是在宣武门城楼上,使用的炮是两尊退役的德国克瞄伯野炮。据载,首次鸣炮就震塌了附近的两间民房,于是只好把这两尊野炮分开鸣放,其中一门被安置到北城安定门城墙上。每到正午,两个城楼之间靠电话联系,约定好同时放炮。但是,因为条件有限,南城、北城不能同时鸣炮,有时候,老百姓能在一天里听到两声午炮。

  午时鸣炮的制度一直延续到30年代,由于鸣炮的费用太大,最后停止了这项报时活动,将鸣炮的费用制作了许多立式大钟,设在主要交通路口。鼓楼前路西的人行便道上,就设立了一座,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座大立钟才消失。

  司槌狐仙故事和

  楼顶青烟之谜

  自清末到解放前,北京城市井中广为流传着鼓楼“司槌狐仙”之说。当时老百姓传说,每天敲鼓报时后,司槌官必须要把鼓槌子随手一扔,第二天鼓槌子会自动到大鼓前的鼓架子上。如果司槌官敲鼓后,认真地把鼓槌子放在鼓前架子上,那么第二天一定找不到鼓槌子。这种传说,让当时已经破旧不堪的古老建筑有一种神秘之感。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鼓楼顶上发生了一种怪异的现象。每当日落西山暮色苍茫的时刻,楼脊上就升起一缕青烟,而且天天如此。当时正值暑夏,傍晚时乘凉的人很多,鼓楼又临近三海,荷花市场中茶棚、酒肆比比皆是。闲人们茶余饭后便以鼓楼冒烟为话题,各发高论,有人甚至认为鼓楼有鬼。 
  当时城建部门担心古老的建筑发生自燃,便派人去勘察,可是从楼内观察又无自燃的痕迹。市政部门便决定搭脚手架从鼓楼外边现场勘察,当消防队员和建筑工人组成的攀登队到达楼顶后,竟发现楼顶上空有众多的蚊子成团飞起。夕阳西下,霞光远照,在地面上仰看,这些蚊子就如同一缕青烟。


  消防队员们当即在现场采集了实物,然后喷洒了灭蚊剂进行了清除。从此,鼓楼冒青烟之谜被解开,关于鼓楼闹鬼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02:06 , Processed in 1.08987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