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故宫故事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现在的(左)过去的(右) 
 

  进门喊一嗓

  央视拍摄《故宫》军机处的时候,那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去过了,屋子黑洞洞的,有很多老家具,古朴的放着,头顶上的天花板是纸糊的,有几处洇着水。初进这间屋子时,故宫的人告诉摄制组,这里面常年没人肯定有东西,有大仙,你们要特别恭敬地走进去。进那些许久没开封的房子时,一定要先喊一嗓子,跟里面的人打个招呼,这是规矩,故宫人约定俗成的规矩。

  垃圾不设防

  在公共场所随处掉东西是不好的,甚至会被罚款,但故宫有些例外。《故宫》摄制组的人在宫里吃盒饭,不小心打翻一地,觉得很过意不去,立刻起身打扫,故宫的工作人员笑呵呵地说,“没关系,一会儿就没了,经常这样,故宫里什么都有,黄鼠狼、狐狸一会儿就过来叼走了。”

  80年代的国营单位

  刚进故宫,摄制组和故宫的工作人员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一起工作几经磨合。一位编导说,我们每天的拍摄计划都要上报,好几个组一起工作,每天一摞单子,搞得他们看见我们拿单子过去的小姑娘就烦。但处得熟了,故宫的很多人会特别不厌其烦的跟你讲解,这个东西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故事、经历。他们共同的信一些事情,你不能说这是迷信,这就是那里人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故宫就像一个国营单位,比较安逸,富足,很多工作人员是一家世代守在故宫的,和外界接触少,感觉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

  文物出入标准严

  一次,一位编导进地库取《清明上河图》,想打开看看,开始还有说有笑的工作人员生生告诉他,我没接到这个通知,不能看。后来,在故宫呆久了编导们才知道,书画类文物不能轻易打开,打开一次就会损毁一次,而且文物从地库拿出来,都是人手一件,只要接触文物,每个环节都得经故宫工作人员之手。进大殿拍摄,进入人数是按面积比例计算的,10平方米3个人的标准,可以轮流进,但同一时间人数必须是固定的。金力维      马衡:新旧社会两代故宫院长

  马衡是解放前后两代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是宁波鄞县的世家子弟,与故宫的缘分开始于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马衡重点保留了很多碑拓文物,作为“清室善后委员会”成员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1933年,故宫首任院长易培基被诬“盗窃故宫宝藏”,马衡被国民政府召到南京,成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九·一八”后,马衡参与故宫文物迁移工作。他表示:“故宫文物分批西迁,8年来国宝没一件遗失,无一被盗和损坏,全部安然无恙,这是故宫全体执行人员的功劳。”马衡一直仔细用人,有才干但非“忠诚扎实之士”的都不能留在故宫。1948年,南京政府决定将故宫文物运往台湾,马衡决定不让故宫文物流向台湾岛。解放后,马衡继续留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三反运动”马衡含冤被解职。但他还是先后把自己所有的文物捐献给故宫。他对子女说,这些文物都不能卖,也不会留给你们,我死后全部捐献给故宫。1955年马衡去世后,他的子女遵守了他的遗言。

  张伯驹:倾其所有只为国宝“永存吾土”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虽长不到一尺,而且只有九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平复帖》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位列故宫十大镇宫之宝。最终让《平复帖》不致流失国外的人就是张伯驹。

  张伯驹出身大家,产业无数,但却生活朴素。张伯驹最早见到《平复帖》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湖北的一次赈灾书画会上,张伯驹两年间先后求助琉璃厂一家老板和张大千向溥儒求购,但都限于20万元的高价无力购买。后来,溥儒丧母,急需钱财为母发丧,张伯驹经人说调最终以4万元收入《平复帖》。1941年,身在上海的张伯驹被汪精卫政府的特工绑架,被勒索300万巨款。张伯驹传来口讯,家里的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平复帖》。就这样僵持了近八个月,绑匪无奈将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张伯驹家人才举债将他救出。

  1956年,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将他们收藏了几十年的包括《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黄庭坚的《草书》等8幅书法珍品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并谢绝了政府为此奖励的20万元。不过在张伯驹将国宝捐献出去的第二年,他就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1978年恢复政策,已年过80岁的张伯驹得到平反。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便因病去世。现在,人们提起张伯驹总要提到他写下的一句话:“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6 , Processed in 1.07357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