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洋房与北京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傅公钺

    10月29日上午,历史文物专家、北京市文物局市场处处长傅公钺先生在北京出版社书香厅作了主题为“老洋房与北京”的讲座。傅先生从元代的北京洋房讲起,重点讲述了清末民初时在北京“遍地开花”的各式洋房,最后点评了今日北京雨后春笋般的洋房建筑,从侧面揭示了北京自古就是一座胸怀博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现就其讲座中用到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北京老洋房”资料,选取部分介绍给读者朋友。

  浴德堂

  在故宫武英殿西侧有一组建筑,名“浴德堂”,其中有一座伊斯兰式建筑,似为土耳其浴室,高高的穹隆顶,白中泛淡黄色,室内的设施以石雕凿而成,墙壁为白色琉璃砖砌成。据故宫陶瓷专家杨静荣先生考证,这种砖上施的釉不是国产料,或有可能是进口的。据记载,当初有人就“浴德堂”请教乾隆皇帝,答曰:此乃前朝所遗。已故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对此曾有过专门考证,表明“浴德堂”乃元代建造。

  水晶宫

  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后,隆裕皇太后成为清朝政府名义上的决策人,但终日无所事事,闲极无聊,其心腹太监张兰德(绰号“小德张”)为她出了个新奇的“点子”:紫禁城的延禧宫屡遭火灾,应该建一座“镇物”压一压。按“五行”之道,传统的镇物很多,但隆裕太后都摒弃不用,采用了“小德张”的献策,于宣统元年(1909年)下懿旨在延禧宫建一座西洋式的建筑———水殿。《清宫述闻》引载《清稗史》对这座西洋建筑有详细描述:“宫立中央,凡三层,层九间,又四角各有一亭,计三十九间。以铜作栋,以玻璃为墙,四望空明,入其中者,如置身琉璃世界。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下层地板亦以玻璃为之,俯首而窥,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水晶宫”尚未建成,也就此停工搁置了。实际上,这座未完成的建筑更像是现在北京街头比比皆是的钢筋水泥结构玻璃幕墙的建筑之鼻祖。

  东堂南堂西堂北堂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神甫利类思、安文思利用位于八面槽的民宅设建为“东堂”,后又重建过三次,至今仍保持着西洋式风格。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获准在北京建宣武门“礼拜堂”(“南堂”)。最初是一座“外中内洋”式的“洋房”,第二次建造改为彻里彻外的“洋房”,南堂共建了六次。

  “北堂”是西什库,西直门内天主堂即“西堂”。均历经沧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7 10:42 , Processed in 1.10199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