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清朝时期北京的书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延海

    前几日笔者在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东打磨厂书局有“老二酉堂和宝文堂,一个路北,一个路南,一个开在清光绪年间,一个开在道光年间,都是北京城里最老的书局。”老二酉堂确实是北京最老的书局,只不过时间应更早些。

  清朝人徐珂所写的《清稗类钞》十七卷中,有《京师书肆》,其中提到了老二酉堂,“二酉堂者,明代即有之,谓之老二酉。”说明老二酉堂历史更为久远。清人徐珂记述的清朝老北京书市,读起来颇有沧桑、深厚之感,而又让人倍感亲切。现摘其内容以飨读者。

  几百年前的琉璃厂书肆已很有规模,从东到西有两里多长。乾隆时已为书肆荟萃之所。笔者仔细数来,仅从琉璃厂入东门往西到今天的十字路口处,就有十七八家,其中老二酉堂就设在这条街的路南。今天的十字路口南侧当时称沙土园北口,其路西有文粹堂,卖旧书较著名,铺面老板姓谢,苏州人,对目录之学十分精通。据记载当时的大学问家在文粹堂购买了很多古钞本书和古刻本书。文粹堂的书多是由苏州购买船载而来。

  在琉璃厂东西正街的西街路北的五柳居也很著名,其旧书多来源于汉川吴氏的藏书。从文粹堂往西也在路北有家延庆堂,其书肆老板人称韦叟,湖州人。在琉璃厂他有两家铺面,其另一家与老二酉同一条街,叫鉴古堂。韦叟非常通晓古书这个行业,每“查编修莹,李检讨铎,日游其中”,韦叟七十余岁,面瘦如柴,每日奔走于朝绅之门,因此他非常了解朝绅中那些喜欢书的人,而且谁喜欢哪类书,或经济、或词章、或掌故他都能投其所好,说得条条是道。由于韦叟懂得多,又会推销,所以出价很高,而且“少减辄不售”。尽管他的书价格高,仍有不少饱学之士每每以重金购书。据说乾隆朝大学士纪晓岚“买其书,日费数十金”。正阳门东打磨厂亦有书肆数家,老板都是江西人,主要出售新书。

  自咸丰庚申以后,兵焚累遭,旧书散亡,而且价格至廉,据说宋椠本所在皆是。到清同治以后价格逐渐高昂起来,延伸到光绪初年,因多年太平,不少富贵之家,开始附庸风雅,纷纷蓄书,所谓筑室藏书,认为藏书既可以美其名,还可以像田宅一样传贻子孙。这样,相习成风,书价乃大贵。据说光绪年间宋椠本按页计值,每页五钱。殿板及孙钱黄顾所刊,均以册计,每册需银一二两。康乾旧版,也以册计,每册五六钱。甲午至戊戌则新学大兴,书坊间渐多译本。

  光绪辛丑年,孝钦后慈禧率光绪自西安回銮,京师中街市萧条,惟琉璃厂出卖旧书的书摊甚多,价格极廉,曾经有六十文钱购得永乐大典两本者,概由联军劫掠后售之于书市。

  清时老北京还有不少书摊,如内城隆福寺,每遇庙会期间,多有卖书的前来赶庙,书籍散帙满地,套书往往不全,而价值甚廉,一般整套书不全者,多系大户人家的奴婢窃出之物,因此其全者固在,只要日日待之,肯定能够凑全。当时不少书肆的老板,每天让伙计到各庙会书摊,搜集选书。有的书肆积数十年,蓄数十万卷,都是由不全而至于全。

  康熙年间,当时的京官都到慈仁寺去买书,慈仁寺常年有书摊。王文简公士祯晚年名气甚高,到他家拜访者多碰不到,只有到慈仁寺书摊访他,则无不见。可见逛旧书市者,自古不乏高官与名人。

  回望几百年前老北京的书市,更迭往复,世事沧桑,让人不胜感慨,像老二酉堂这样的古老书肆,能够传承至“文革”之前已经实在不易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6:04 , Processed in 1.1009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