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童年的回忆-影像四合院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王建新

西城区西斜街53号院

 

    也许这个院落已经颓废,也许这个院落已经风华不再,也许这个院落曾经的光彩掩蔽在由不同的年份、四下搭盖了的小房、厨房、接出的廊子后面……就像每个人都曾年轻,有的人也曾有过绝代风华。岁月不再,感情却怎能轻易流走,更何况,它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太久的岁月、太多割舍不下的情感。我们即将开设“日子·院子(宅·院·生·活)”这个栏目,希冀将您曾经生活过的院落的历史、人文、花草、树木、邻里、生活记录下来,留给我们不曾有过四合院生活和记忆的后人……


  我从小在胡同里长大,虽然没有住在四合院,但是对胡同里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最近,看了北京晚报的四合院专栏,夜里做梦竟一反常态,没有被焦虑惊醒,而在笑声中醒来。梦中我和小伙伴们在雨中的胡同里嬉笑追逐,脚边飞溅着暖暖的浪花。从我家的大鹁鸽胡同穿过王府井大街,进入对面的黄土岗胡同,七拐八拐来到东皇城根大街即现在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又穿过对面的骑河楼胡同来到北池子大街,往北一拐就到了故宫护城河边的东北角。亲切的角楼、红墙、绿水、柔和的草花、温暖又清晰,真是感慨万千。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中写道,北京城与众不同的建筑布局是把城市建在了别墅里,我颇有同感。仔细想来,围绕着故宫皇城,四散开去的整齐的城门、街道、四通八达的胡同、院落,整个北京城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四合院别墅,其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园迷宫,伴随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梦中的情景就是我儿时的经历,记得一场瓢泼大雨过后,胡同里的雨水顺势哗哗地流淌。我们雀跃着,戴着草帽,把自己做的小纸船放入水中,目送它远去。还记得我们一群小伙伴经常变换着路线,穿过五六条胡同,最后爬上景山公园的最高点万春亭,俯瞰全城,努力找寻着自己家的位置。云雾中,低矮灰色的平房在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朴素而宁静。而我家的位置就在这花园的一角,王府井大街大鹁鸽胡同。清晨悠长而悦耳的鸽哨声和无轨电车驶过的平缓亲切的节奏声,还有轻轻的刷刷的扫街声和送水车发出的叮咚声以及从北京站传来的悦耳的钟声和麻雀叽喳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窗外,我家的小院子里盛开的茉莉花、鸡冠花、向日葵和丝瓜秧豆角秧上沾满了雾水。走出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来的市文联大楼现在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院子里的那两棵大榕树,一棵深粉、一棵浅粉,正迎着东方的霞光傲然开放,纣抚着灰色的大楼和街区的一角。这两棵姐妹树是我至今所见过的花香最浓,开得最旺的榕树,行人路过,无不驻足观望,赞叹。 胡同东口有一棵大槐树,每逢下午,妇女们就聚集在此做补花。槐树南侧是原灯市口女中的围墙,沿着胡同往里走是灯市口男中、二十五中,灯市口小学的聚集地,这几所学校是纯粹的花园式学校,与周围胡同的环境非常和谐。灯市口小学大操场的前面是用平房教室隔开的一层层小院,院里种花草。有木长廊,有展览橱窗。记得我上一年级学的第一首歌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记忆中过去的家庭兄弟姐妹很多,几家的孩子凑在一起就是一个班一个排,我们就小板凳坐一排大家一起来上学,树下靠一个小黑板,由大孩子当老师,我从小争强好胜,一次得34分哭起来不干了。那会儿我还小,记得总是笑眯眯的,小英姐哄我说:“这是游戏,不是真的。”并送我回家。记得小英姐,在家里是老大,一个人干很多家务活,从不和弟妹们计较。后来,我又上学了,认识的小伙伴就更多了。那时,我们半天上课,半天轮流在各同学家写作业,这给我提供了认识不同的胡同和大院的极好机会。

    各家的院子有大有小各不相同。春夏天,我们就在树下摆上小桌子写作业,做完了就开始玩游戏,跳皮筋、砍包、打球,忙得不亦乐乎。记得有的雅致的小院,屋后还有后院。有的大院种着石榴,摆着大鱼缸,有的院套院。更多的是大杂院,邻里和谐。

    小时候总疑惑,一个小小的院门,走进去如此之大,前院种瓜果、豆角、花草、葡萄架,走进一个拱门,中院竟是一个大院,视野开阔,果树茂盛。后面还有小院,幽静、雅致。长大才明白,两条胡同之间相隔半站地,一排很长的胡同又构成两条街之间,一站地的距离,横向纵向都宽阔,院子的可大可小也就顺理成章了。胡同和大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城市的设计者没有想到,这种设计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游戏乐园。学校一放假,我们就像放飞的小鸟,家长只需嘱咐回家吃饭就行了,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那会儿没什么汽车,孩子不定在哪家院子里种花或摘枣吃呢。晚上吃完饭,还聚在一起玩。记得游戏有捉迷藏、官兵捉贼,划定几条胡同为区域寻找。但是不一会儿,我们就忘了游戏,都跑到首都剧场前面一大排橱窗前看剧照了。记得当时晚上这里总是人头攒动,灯火通明。还有一种游戏是两排人,手拉着手,分别合唱,然后甲方唱:“你们要求什么人呀?”乙方答:“我们要求谁谁。”双方满意,互相交换,不满意就去拉,大家又蹦又跳,兴奋之极。还有一种是小伙伴们围成一圈,边唱边有规律地用力互相击手。几双小手前后、左右上下翻飞,唱的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回家后,仍沉浸在欢乐中。但是,每当中午过后,北京的胡同异常宁静,孩子们都知道,辛苦上夜班的大人,正在休息,从不喧闹。在自家的院子里看书、写字、画画。这时候,如果你从胡同里走过,只有树上的蝉在低唱,空气中传来阵阵花香,仿佛突然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进入一种自然的境界,使人的脚步都会放轻,沉醉于美好的遐想之中。这大概就是胡同的奥妙吧。

    除了在胡同玩耍,丰富多彩的活动排满了整个假期。大多是学校组织的,也有家长安排的。小伙伴们互相提醒,结伴而行,活动地点有少年厅、少年宫、儿童剧场、儿童剧院、首都剧场、美术馆、东单体育场、东四影院、故宫、什刹海、中山公园、文化宫、景山……数不过来。内容自然是看电影、话剧、画展、图书、爬山、游泳,看演出和参加演出。当时各家生活都很艰苦,但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们去哪儿都是步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树阴凉和房屋的阴凉。边走边玩,一点不觉得累。记得一次从翠花胡同穿行进入一幽静的小巷、忽然间一大片紫丁香悄悄从墙头探出,浓郁的花香吸引着我竟不想离开。犹豫再三,没敢摘。去年,去香山植物园特意去观察紫丁香,但怎么也找不出我记忆中的影子,自嘲可能是感觉的误差吧。

    假期结束了,我们既享受到大自然田园般的乐趣,又享受到浓厚的现代文化氛围的熏陶。在自由的空间吸取着知识并完善着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我本是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孩子,不爱出门。用老师的话说,太老实。用家长的话说,心眼不活泛,容易轻信受骗。感谢胡同这个大家庭,使我能和大家和谐相处,并在以后的下乡和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人到中年,容易怀旧。现在我仍旧有时去景山公园,每次登上山顶,我都想大声地喊,但只是在心里默念着,“北京我爱你”,接着不知怎么眼泪就模糊了视线,不知是幸福,还是激动。这座城市哺育我长大,但还没来得及把这巨大的迷宫走一遍,忽然间,在这座昔日“雅舍”与“茅屋”并存,“桃花源”与“大观园”交织在一起的伟大城市里,一座雄伟的现代化大都市拔地而起了。惊叹之余,突发奇想,得有多高大的树,才能把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遮掩在绿荫之下呢?看来只能是梦想罢了。让年轻的一代人去继续他们的故事吧。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我也同样热爱我的家乡北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1 , Processed in 1.0796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