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剧院位于前门外粮食店街南口路西的85号,北侧是会友镖局,解放初期是大车店,“文革”后成大杂院。剧院有两扇大黑门,内有块木质影壁,天棚小院,能容百人。靠西有几间小房(后来兼化妆室)房前连着土台,上边是厚木板,叫“前台后眷”吧。 上世纪30年代,白玉霜就是在这个台上唱红的,产生了“四大流派”之一的“白派”。白玉霜是一个穷苦的“蹦蹦”艺人的女儿,唱过京韵大鼓,后来改唱评剧。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多年历史。源于冀东“莲花落”,吸收了河北梆子,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成兆才老前辈是评剧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小白玉霜以辛勤的艺术劳动,塑造了众多的现代和古代妇女的评剧艺术形象。如《小女婿》中的杨香草、《金沙江畔》中的党总支书记、《家》中的瑞珏,《苦菜花》中的母亲等等。《秦香莲》是小白玉霜、魏荣元、席宝昆、李义庭、李梓森、花月仙、杨素娟的集体代表作品。 四明剧院是京城评剧发源地,如今趁前门大街改造之时,将其开辟成评剧博物馆不会是件难事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9 16:39 , Processed in 1.0953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