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寂寞京戏王府井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胡宇峰

   去王府井的路上,天渐渐黑透,两旁的路灯则渐渐明亮,远近建筑上的霓虹灯也开始放出光彩。路灯和霓虹灯总是令我恍惚,感觉置身于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如在梦中。我们是在天安门前看完降旗仪式,再在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徘徊了一阵后,往王府井的方向步行的,沿着赭红色的高大围墙外围。在形成压抑感的墙根下梦游般地行走,有种难以名状的惊心动魄之感,也有种做贼般的喜悦。可以说,我是在感受复杂的梦境中到达王府井的。

  白天在故宫待了一天,一刻也没有闲着,此时着实饿坏了。于是,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著名的王府井小吃街。这里的人自然多不胜数,跟梦里一样杂乱无章。大半是游客,吃东西的目的,饱肚子在其次,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旅游项目。

  在我肤浅的认识里,北京不是一个很有原创精神的城市,但它善于融会贯通,体现出京城独具的气派:聚集天下珍异,为我所用,至于怎么用,全看我的兴致。小吃便是如此。我在小吃街看到的小吃,说它有北京特色,勉强可以,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它惟一的特色在于,杂集各地小吃于一地,并且标得明明白白:四川菜、广东菜、西北菜、云南菜……甚至包括国外的小吃。很有种大肚能容天下菜的意思,也只有京城,才有这样的魄力吧。天下,说到底,不还得归于京城一统?既是京城,便有资格统领四海,代表天下。所以,在这里,你很少看到狭隘的地方主义。北京人不像上海人,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尤其是苏北人,北京人决不。北京是个温和而包容的大哥,也许他在骨子里谁都瞧不起,但表面上,他对谁都和和气气。与北京比起来,大上海未免显得太过小家子气。还回到菜上来。在小吃街,北京本地菜,反倒显得特别少,标明了的,多半也是从各地小吃中改良而来。就连最最有名的糖葫芦,吃起来也未必就比外地的好,然而它是京城的,吃就吃个名分,口味倒在其次了。

  说到北京原创精神的缺失和融会功夫的了得,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京戏。京戏是怎么发展而来的,稍有文史知识的都知道一点,我知道的并不格外多。到北京,听不到京戏,是种遗憾。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在我听到京戏之前,可是,当真听到京戏,我却感到了更为深重的遗憾,甚至都有点悲伤了。

  在小吃街拐角处一座小楼的天台上,搭建着一个简陋的戏台,悬有硕大的“梨园”二字。巧得很,我们经过的时候,上面正有场戏在唱,咿咿呀呀的,然而,听不分明。戏台在高处,近地面的地方,不但人声鼎沸,还有不少音响在播放着流行音乐,这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便把唱戏的声音给掩盖掉了。我抬头张望,不过望见两个打个花脸的人在微微晃动着身子。听不见唱腔,就连跟头都不翻一个,这京戏,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突然发现它其实就是一场仪式,表示这里是北京,京戏的故乡,京戏还顽强地生存着,这样想,就觉得它几近可笑了。走远一点,再回头看,恍惚觉得那戏台上的生啊旦的,仿佛梦里飘飘忽忽的鬼影子,竟有点害怕起来。

  回来后,那天台上的戏台以及戏台上似乎喑哑的京戏,时常莫名地浮上我的脑际。每每忆起,我都替那表演着的演员感到阵阵寒意。他们站在那高高的处所,离熙熙攘攘的人群远远的,他们的头顶就是冷冷清清的月亮、冷冷清清的星空,夜露不着痕迹地沾到他们亮晶晶的额头上,微微跷起的指尖上,冷不防要打个哆嗦,真正的高处不胜寒。脑子一激灵,发觉那种景象恰是个极妙的隐喻:现如今京戏站得太高了,高出了我们的视线,因而失去了我们的关注。这样说是不是有点不公?或者是,我们不愿意关注它了,才把它推到远离我们生活的高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9 22:36 , Processed in 1.09413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