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血统的崔彬老人,18岁从延边求学来到京城,一呆就是60多年,按资格也得划归为咱“老北京人”了。过去住在展览路一带的外交学院宿舍,现在搬到了城西。年过八旬、精通朝语和日语的他曾经做过已故周恩来总理和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还出任过著名的朝鲜板门店谈判的中方翻译。如今,从昔日硝烟弥漫的外交战场上退下多年的崔彬老人,早已将自己的人生之舟驶入了风平浪静的港湾里。在远离人生一切的喧闹之后,老人家选择的伙伴是一群可爱的动物,不同的是,虽然这些动物都是他用废弃无用的泡沫塑料亲手制作出来的,但也个个栩栩如生,姿态活泼逼真。 走进崔彬老人的居室,迎面便与一群摆放在数个玻璃柜中的花花绿绿的动物们相遇。它们当中有欢快的小鹿,倔强的奶牛妈妈,有淘气的猴子,还有一群群温驯的小羊,表情各异,但都是一派天真活泼的气质。顺着玻璃柜再往里面的桌子和窗台望去,又是满满当当一片。一张狭小简单的床铺被“挤”在屋中的角落里。床边的墙上挂着老人家当年与周恩来总理的合影,旁边是张水彩画,画的是一位低头沉思、羞涩不语的少女,肩头立着一只白鸽。照片中站在总理身旁的崔彬,正在认真地做着翻译,年轻的脸庞,表情十分严肃……平日里只喝白开水的崔彬老人,一日三餐也很简单,口气中透着知足,对自己几近简陋的居室也无半点怨言。席间,老人与我谈论最多的不是过去的光荣历史,也不是自己深厚的学识,而是屋内一件件几乎无法数清的动物作品和这些作品为他带来的快乐人生日子。老人说,自己刚离休时,专注于捡石头,并把一块块石头雕刻成各种造型的艺术品。后来年纪大了,女儿不放心老人家到离家挺远的地方去背石头,于是他就“改行”用泡沫塑料雕刻作品。“那为什么专爱动物这个题材呢?”老人说这是缘于一种爱呀!老人说这话时,脚下窜过来一只真兔子,那是一只长着一对黑眼圈模样甚是可爱的小白兔,见了生人丝毫没有害羞之意,靠在崔彬老人的脚下赖着不走。老人于是随手将小兔抱起放在自己的膝上,继续兴奋地和我聊着。那动作,轻柔得像女人将自己的婴儿搂在怀里。 轻轻抚摸着膝上蹲坐的小白兔,老人的心境似乎显得格外宁静。他用平和的语调谈论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自己晚年的这一份“闲情逸致”。说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崔彬老人一脸自豪,是啊,没有几个北京人像他那样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开国大典上,他就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目睹了当时的一切,还有幸和毛主席握手;抗美援朝时,他和战友们就在敌机的扫射下开着吉普车在山路上狂奔,车翻了,但他却死里逃生;后来,在著名的板门店谈判时,他又出任了中方的朝语翻译;熟悉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著名的“万隆会议”。那一次,崔彬本来是在参会记者名单上的,但临行前两天,领导临时决定将他换下。谁料想两天后就听到了“克什米尔”号飞机失事的消息,“遇难的十几位记者大都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战友啊!”这一次崔彬又与死神擦肩而过。“文革”时,崔彬也曾险些入狱……“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我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分钟,不愿浪费时间。”老人家告诉我,他选择在泡沫塑料上刻动物,因为它在别人眼里是无用的废物,“我将无用的东西变成艺术品,再把它们送人,当别人收到这件礼物显得十分高兴时,我自己有一种特别满足的感觉,因为我创造了价值……” 老人说,过去到一些同龄的朋友家去拜访,常听到退下来的老人抱怨过去所遭受的冤屈,“我感到,抱怨过去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多没有意义啊!最重要的是驾驭好眼前的生活。”显然,过去的职场生涯,过去的冤屈和荣誉,对于崔彬这样一位老人来说真的都成了往事,它们此刻既不令他陶醉,也不令他伤心,仅仅是一种回忆。显然,老人更愿意说说身边那生动有趣的动物作品,因为这是他此刻最真实有趣的生活。老人几年来已经制作了上千个作品。每逢有朋友过生日,他都不忘送上一件对方生肖的作品做礼物。遇上新婚夫妇,他就把两个人的属性动物雕在一起,寓意和和美美。他告诉我,自己还经常把这些可爱的作品带在身上,出门乘公交车时,如遇好心人为他让座,他便掏出一个可爱的小鹿或小羊,回报对方的善举。去超市买东西,老人也带着“小动物们”,结账交款时,不忘给收银员一个小惊喜。“我不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我愿意在与人打交道时,能传递一种善意和爱。”依照这位善良老人的观点,别人为我们做事,我们理当心存感激,我们也应设法回馈一份美好的情意。不知那些收到过崔彬老人赠送的娇小可爱的动物作品的人们,在和家人一起端详那憨态可拘的小鹿、小羊和奔跑的小兔子时,在发出会心的笑声之际,是否还能透过这些作品窥见到一位八旬老人一颗未泯的童心。 狗年是个令崔彬老人兴奋的一年,所以早早就开始筹备各种狗的造型。在医院工作的姑爷也给老人提供了大量的泡沫塑料,老人不愁没的用。他指着一对小狗的作品说:“这一对是好朋友,我希望它们好好相处,亲密无间才行。”还有一幅作品刻的是一只可爱的幼犬在亲吻一个幼童,双方都十分专注,真正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成为朋友的动人情景。老人还拿出很多自己从报纸上杂志上剪下收集的动物造型,它们成为老人家创作的参考资料。“以前一开始是照着报纸上的动物造型雕刻,现在大多是自己设计的,一个钟头就能做出一件。”说这话时,老人家语气中透着自豪。狗年还未到,“订货”的人已经不少,作品太多,于是阳台也成了“货场”。说罢小狗,我又关切地问老人,每日创作耕耘,身体吃得消吗?他爽快地笑着说:“没问题,我每天早晚都给自己做按摩,全身的重要穴位都要过一遍,还是很注意养生的。”想到老人是纯朝鲜族血统,我又问:在北京住了这么久,对北京的饮食习惯吗?想念不想念自己的家乡?老人迅速地回答:当然习惯啊,我就是北京人啊!现在朝鲜族的饭菜倒吃得不多了。只有泡菜还是崔家保留的一大饮食特色。老人还告诉我,作为一个“老北京”,他业余时间还特爱看《北京晚报》的四合院栏目。“那里面写的一些胡同老宅像无量大人胡同、新鲜胡同等,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啊!读着这样的文章,脑子里就会出现旧时自己在那些地方生活工作的情景……”说这话时,崔彬老人是一脸怀旧的表情。 当一个人以一颗孩童般的心,将目光专著地投向大自然中那奔跑于绿野之中的各类生命时,他的心定是纯净无挂碍的,因为那里没有名与利的诱惑;一个人假若对动物缺少关爱之情,他就真不能算做是一个大善之人。因大善终需要有大爱作前提。对动物的关爱体现的乃是一种不求回报,不涉功利的情意。童趣乃本真的东西,滋养的是人灵魂的那一部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21 , Processed in 1.11261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