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访四大名旦的故居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光中

■“四大名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合影

■荀慧生故居南墙外的房屋已经拆除

■梅兰芳故居

寻访四大名旦的故居

 


  春节将至,京胡声声悠扬,再看大戏,重忆故人———

  ■历史背景

  对于“四大名旦”的产生,许多人认为源自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的一次评选。但严格些说,那次活动的名称是“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注明由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徐碧云所演出的新剧中各选一出。因5位名伶均为旦角演员,所以时称“五大名旦”。而1931年由上海《戏剧月刊》发起征文评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梅兰芳以565分的成绩名列榜首,程砚秋获540分,荀慧生获530分,尚小云获505分。次年,长城唱片公司约请“四大名旦”联合灌制《四五花洞》唱片,梅、尚、荀、程依次唱前四句,最后四人合唱“十三咳”。他们这次珠联璧合的合作,使“四大名旦”之称得到社会的公认。

  护国寺街的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原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身梨园世家,8岁时便进“云和堂”拜师学艺,工青衣,兼刀马旦。正式登台后,苦心钻研,在唱念、舞蹈、音乐、化装等各方面均有创新,世称“梅派”。他还整理编排了大量新戏,极大地丰富了京剧剧目。

  梅兰芳在北京曾经住过多处地方,李铁拐斜街是他的出生地;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南芦草园胡同、无量大人胡同\(今红星胡同\)等地都有他早年的住处。现在对外开放的梅兰芳故居,在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这里原是清代王府的马厩,解放前当过兵营,解放后经修葺而建成住宅,1950年梅兰芳回到北京,被国家安排至此处居住。这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有两进院落,院内树木成阴,环境幽静。1986年10月,这里作为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开放,邓小平为其题写了匾额。

  故居中,有一幅梅先生蓄须的照片。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坚辞任何演出,并留下的纪念照片。

  当时梅兰芳以绘画谋生,但仍难维持生计,他只得让夫人把坐落在无量大人胡同的房子,连同家具、字画、书籍等统统卖掉。这样,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日本投降当天,梅兰芳当即剃去胡须,在上海蓝心大戏院举行了8年来的首场演出,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抗战胜利。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脏病医治无效而逝世,周恩来总理特地批准,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香山脚下。他所使用的棺椁,材料十分特殊,据说是“茵陈木”的(老百姓也有称为“阴沉木”)的,本是当年为孙中山准备的,后来由于苏联送来了水晶棺,这具棺木没有用上,便一直存放在一个棺木经营处里,不得随意动用。如今用来安葬一代名伶,也算是物得其所。

  西四北三条的程砚秋故居

  以前我只见过“四大名旦”的剧照,没见过他们卸妆以后是什么样子。在我的想象中,既然是著名旦角,自然应当是相貌俊秀、身材纤巧的。后来看到一幅他们四人的便装合影,不禁大吃一惊,那程砚秋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完全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大汉模样,与舞台上的形象判若两人。若说是生、净角色还差不多,但他偏偏擅演唱腔委婉的青衣!

  程砚秋1904年生于北京,是满族正黄旗人,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名程菊侬,又改称程艳秋,字玉霜。成名后,讨厌那个媚俗的“艳”和“玉”字,便改名“砚秋”,意在崇尚学习,取字御霜,显示倔强人格。他父亲早丧,幼年家贫,6岁时便典身给京剧演员荣蝶仙为徒。后来有一位叫罗瘿公的广东名士,发现程砚秋很有出息,愿意借六百两银元为他赎身。15岁时,程砚秋拜在梅兰芳门下,他的妻子还是梅兰芳早故的夫人王明华主动做的媒呢。1922年,18岁的程砚秋随着罗先生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一炮打响。

  关于程砚秋的故事有很多。“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一次,日寇要求北平京剧界为捐献飞机演出义务戏,许多人不敢不唱,程砚秋就是不去,有人劝他不要硬顶,他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程某人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

  为了躲避骚扰,他宁可停止演出而在京郊青龙桥务农,隐居乡间,终生与山川为伍了。日本投降时,他极为兴奋,宣布从此开始出山演戏。但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使他十分失望,他再次返回青龙桥务农,直到北平解放后才重新回到城里居住。

  程砚秋故居在西城区西四北三条39号,是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他从1937年至1958年逝世,20年间一直在此居住。

  他当年买下这房子后,老母亲很是欢喜,特地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答谢朋友。老太太请客人们上席后,却叫程砚秋坐到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那里只摆了一盘酱菜、一盘窝头、一碗小米粥。老太太说:“御霜……现在你成了角儿,我让你吃这个,是要你别忘了过去的日子啊!”程砚秋诺诺连声,真的就坐在小桌子边上喝着小米粥啃窝窝头,在座的客人无不感动。1958年3月9日,程砚秋因心脏病抢救无效而逝世,年仅54岁。他是“四大名旦”中年纪最轻的一位,却最先逝世,令人痛惜。

  山西街的荀慧生故居

  荀慧生原名词,字秉彝,号留香,于1900年出生于河北东光。因家境贫穷,6岁那年,他与哥哥慧荣被父亲以60块银元的代价卖给了天津的“小桃红”梆子戏班,后又被父亲转卖给著名梆子旦角演员庞艳云为徒。

  荀慧生底子很好,又肯吃苦学艺,几年后,第一次出台便打响了名声。师傅高兴,为他取艺名“白牡丹”,接着带他进京,搭入“三乐社”科班\(后改名“正乐社”\),他与尚小云、赵桐珊一起被誉为“正乐三杰”。1915年,他拜陈桐云为师,开始学习京剧,自此结束了演梆子的历史。

  后来,他又投师路三宝门下,学习青衣,技艺大进。应邀赴上海演出,一时声名大噪,竟在上海逗留了5年。回到北京后,他开始与杨小楼合作,后来再次赴上海演出,并将艺名“白牡丹”改为“慧生”。接着,他又连续两次南下,为满足观众需要,排演了大量的新戏。荀慧生的表演吸取了梆子的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与京剧的生行、老旦等技巧相融,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世称“荀派”。

  荀慧生出身贫寒,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获得出众的声誉。但他在京剧艺术上所苦心进行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比如早年一些守旧的老演员就经常嘲笑他,有时甚至在演出的时候站在幕后故意大声学唱他那稍带梆子味的唱腔,以至扰乱了舞台上的演出。他只能压着气忍受。所以,他说自己的演艺经历“是一部伤心史”。

  正是由于自己经历坎坷,使他对普通艺人充满同情之心。旧时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一旦失去表演能力,连饭都吃不上,甚至死后没有葬身之地。荀慧生不仅对生活窘迫的艺人时常解囊相助,还曾发起募捐购买义地的活动。经他倡议,“四大名旦”共同带头,一批著名艺人纷纷加入,在自新路买下了12亩空地,建成了“梨园公墓”。

  荀慧生为人是非分明。“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曾为支持抗日而参加过捐献飞机的活动,后来,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邀请北京“名角儿”赴东北为其“登基大典”举行庆祝演出,有些艺人因为畏惧权势而被迫前往,但荀慧生决心抵制,声称:“绝不与汉奸为伍!”他知道不能硬抗,便以养病为名悄悄躲到天津一位友人家中,退出舞台达一年半之久,表现出凛然的气节。

  荀慧生早年曾先后在南半截胡同、香炉营二条、椿树上三条路北等处居住,后移居西单白庙胡同。而如今被作为故居的宣武区山西街甲13号,是他自1957年开始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个带花园的四合院。荀慧生喜欢种树,亲自在庭院及花园中手植了梨、柿、枣、杏、李子、山楂、苹果、海棠等四五十株果树,而打杈、喷药、浇水、施肥,均自己动手。他的各种劳动工具井然有序地放置于小厢房中,擦拭得一尘不染。荀宅的枣子品质优良,味道甘甜,每年总要分赠给梅兰芳、田汉、老舍、欧阳予倩等人。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彻底破坏了小院的宁静。1966年8月23日,正值“文革”高峰,红卫兵将首都文化界的数百位名人押往太庙,进行残酷的“批判”、辱骂、殴打。荀慧生被释放回家的时候,脊背上血迹斑斑,衬衣已经被打得破烂不堪,与血痂粘在一起,揭下来都很困难。妻子悲泣不止,荀慧生宽慰道:“我会气功,每当‘革命小将’的棍棒落下的时候,便运气抵挡,所以只是皮肉受些伤,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可怜老舍,身体较弱偏又性格刚强,只怕他一时想不开……”不出所料,老舍第二天果然在太平湖投水而亡。而荀慧生因诸病复发,也于1968年底黯然去世。

  上周我路过山西街,惊愕地看到,荀慧生故居南侧的房屋建筑已经基本拆除,在墙头上所贴的“拆迁公告”中,“山西街甲13号”居然也被列入拆迁的名单。看来这小院难逃厄运了!

  椿树下二条的尚小云故居遗址

  尚小云是河北南宫人,1900年生,1976年去世,是“四大名旦”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原名德泉,字绮霞,年幼时因家贫而进“三乐社”学戏,排名“三锡”。开始时学武生、老生、花脸,后来老师觉得他肌肤白嫩、扮相俊秀,便让他改学旦角,师从孙怡云习青衣。孙怡云对他很喜欢,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云”字送给他,于是就叫“小云”了。尚小云擅长青衣,兼刀马旦。他早年曾习武生,对杨小楼十分仰慕,后来他把“杨派”的武生技艺吸收融化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尚派”唱法以刚劲见长,且武功出众,表演别具一格。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排演新剧目,多表现巾帼英雄人物。1937年,他又创办了“荣春社”,不惜变卖家产办学,培养了数百名学生。

  说到尚小云自筹资金创办荣春社的故事,很令人感慨。这荣春社最初的社址,就是他位于宣武门外椿树下二条的自家宅院。招生伊始,他便明确规定,入科的学生不立卖身契约。荣春社的学生享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不仅统一佩戴“北平荣春社”的社徽,还一律发给社服,夏季穿竹布大褂、戴“德国盔”,秋天改瓜皮小帽,入冬则是青布罩衫棉衣,配航空帽、白手套和白口罩;每天定时就餐,天天有肉食,每月改善一次伙食,开饭前由尚小云亲自品尝,有时还和学生一起就餐;荣春社还特地与附近的一家澡堂建立了“包月”协议,以保证学生洗澡;就连学生看病,也有专门的“合同医院”……尚小云不仅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任教,还先后租用了附近的数处院落作为校舍,分为东、西、南、北四院。

  如此事业,必然有十分庞大的开销。尚小云作为京剧名角,虽然曾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积蓄,但也难以应付。无奈之下,他陆续卖掉了位于京城各处的7所房产,以坚持办学。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把家人的许多珍贵金银首饰也卖掉了;他的夫人还亲自为学生缝制戏装,以节约开支。

  尚小云对学生十分严格,不允许有不良嗜好,更不能容忍撒谎、诈骗、斗殴等恶劣行为。他在教学上也是一丝不苟,学生排练时,他常坐在台下亲自审查,如果出现差错,必须从头到尾重排。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学习,1938年3月16日,荣春社在“中和园”宣告正式成立,并举行了连续三天的招待演出。从此,荣春社即在“中和园”正式对外演出。

  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社会局势混乱,许多剧社陆续解散。荣春社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5月2日被迫解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重新得到发展,建立了“尚小云京剧团”,由尚小云任团长兼主演。他于1959年移居西安,担任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后被聘为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文革”中间,尚小云受到残酷迫害,于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逝世,终年76岁。

  尚小云故居离荀慧生故居不远,就在位于山西街北面的椿树下二条1号,这里也是荣春社旧址所在地。1950年,尚小云将房子卖给了国家,全家迁往西单附近居住。后来这里属宣武区椿树派出所所有。但因城市建设的缘故,该处现在是一片高楼,不仅故居已不存,连胡同都没有了。

  本期“悠客”出场:作家陈光中

  1949年生于大连,1966年随父母迁京,后到陕北插队。当过养路工,上过大学,做过蒸汽机车技术员、计算机维修工程师,写过一本《计算机维护七日通》;在不惑之年改行当了文字编辑。喜文字,好摄影,偶习绘画。写过《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1~8册,还有刚出版的长篇传记《侯仁之》。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博物馆学会会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漂泊十数年,最终回到北京。虽然此前只在这座城市呆过短短三年,但却认其为故乡。记得刚回来的那些天,常在傍晚下班后伫立街头,看着路上闪烁着各色灯光似航船般往来穿梭的车辆,眼中总有热泪涌出。那种回家的感觉,无法言传。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骑一辆破车,走街串巷钻胡同,想把这京城看个遍。最伤心的是这些年拆得太狠,老城风韵多有不存。于是赶紧写: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以示今人、以留后人。“名人故居是我最先找到的写作切入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3:28 , Processed in 1.0928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