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召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无数的建筑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把建筑的技能和艺术提高,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作品。这些成功的建筑艺术作品,倾注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记录了艺术家们的精雕细琢,历经沧桑却依然散发着无穷魅力。

  说到建筑艺术,就不得不提梁思成先生。在当代中国建筑师中,梁思成是第一位认识到并高度评价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大师。无论是建筑实践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没有人像他那样思想卓著,也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成果丰厚。旨在介绍梁思成先生建筑思想的《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这本书,是梁先生众多著述的二十个精美片断,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他的建筑艺术思想的精华所在。

  窥一斑而知全豹。尽管梁思成先生建筑艺术思想浩繁博大,但是出于对读者阅读的考虑,编者将《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定位为一本科学普及的书。因此,本书从“建筑是什么”、“建筑的艺术”、“建筑的民族形式”、“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出发,借助梁思成先生的著述,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建筑的特征和类型。从佛教建筑到建筑中的塔,再到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既有建筑介绍,又有建筑评论,实为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的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书中还搜录了梁思成先生对店面、阁、桥、民居、寺、庙、晋祠、敦煌壁画、云冈石窟的研究成果,叙述全面,语言平实,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尤其是梁先生在介绍平效建筑时,以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既有建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抒情笔法,加之包括梁思成等人拍摄的诸多精美的建筑摄影图片,使得本书图文并茂,颇具收藏价值。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建筑艺术讲究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文化层面上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其建筑也多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更是其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见证。因此,当我们面对一座座建筑时,我们感受的不仅仅是寺庙塔阁、雕梁玉柱,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砖瓦石木,更多的应当是建筑大师们呕心沥血的思考,以及建筑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建筑艺术最深刻的部分。

  梁思成建筑艺术之于现在的意义,就在于提醒着人们不能忽视城市的传统风格的发展,要避免走那种单调冷酷、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模式。而如今,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高大现代、富丽堂皇的建筑不断出现,虽然很气派很华丽,然而无须讳言,因为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缺乏理性的建筑思考,相当多的现代建筑却粗糙不堪甚至是大煞风景。在建筑词汇越来越繁多,建筑理念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与实际生活的反差也越来越强烈。而与此同时,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许多历史建筑,正日新月异地在我们眼前消失。

  因此,作为一位思想深邃的建筑大师,一位冷静的历史人文主义者,梁思成的目光就显得尤为深远。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建筑艺术,他对建筑艺术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深层次思考,即如何保护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在上世纪50年代,梁先生为了北京能够多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牌坊、琉璃宫门等古建筑,在不同场合多次据理抗争。《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的最后一个章节,讲的就是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五十多年前的讨论,至今看来,仍然让人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在今天,我们在叫喊着要保护文物遗产的时候,在争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在刻意地借助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的事情却时有发生。对民族历史的践踏,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使包括古建筑在内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梁思成先生对保护古建筑的思考,应该让我们感到惭愧,更应该让某些人感到羞耻。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古建筑都消失了,我们只能翻着记载古建筑的精美图书,去感受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时,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无穷的遗憾。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梁思成著线装书局出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11 10:48 , Processed in 1.09921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