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聚元号”主人:最后的弓箭制作高手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饶沛

1.48岁的杨福喜是“聚元号”的第10代传人

2.杨福喜希望能收个徒弟,不让老手艺失传

3.杨福喜制作的传统弓箭

做弓箭的原材料很讲究,牛角已经很少见了

“聚元号”是北京众多弓箭铺中唯一的幸存者

箭的羽毛要用扇起风来比较“硬”的法国鹅毛
  当木匠 进工厂 开出租 不惑之年学手艺 买竹子 熬猪鳔 卖弓箭 成为民间研究员———

  在团结湖水务局宿舍的几间平房里,有一家“聚元号”弓箭铺。主人杨福喜今年48岁,留了一脸浓密的络腮须。他家世代做弓箭,到他这辈已经是第10代了。

    东四曾有个弓箭大院

  杨福喜不大的工作室兼卧室,简直就是弓箭的天地:架子上摆着弓和箭,墙上挂着弩,一边是堆满工具的工作台,另一边是烤弓用的煤气灶。有些材料实在放不下,就只能塞在后面那一个人勉强能睡觉的“卧室”里。

  今天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历史上曾经有座弓箭大院。弓箭大院大概在明朝就已建立,当时,这里有40多家制作、经营弓箭的店铺。随着火药的发明、枪炮的使用,到了清朝,弓箭大院的弓箭铺只剩下17家,“聚元号”就是其中一家。这17家弓箭铺是清朝皇家御用兵工厂,做出的弓箭均需上缴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

  到了20世纪90年代,除“聚元号”外,另外16家弓箭铺的手艺均已失传。而“聚元号”的第9代传人,也只有杨福喜的父亲一人了。为此,当时40岁的杨福喜开始学习制作弓箭。

  爷爷的伤感让他记忆深刻

  在家里,杨福喜最小,也很爱玩儿。6岁时,爷爷郑重地交给他一把弓,对他说:“这把弓以后就是你的了。”他就拿着爷爷给的小弓箭,天天和伙伴们射箭玩。

  杨福喜中学毕业后当了几年木匠。街坊四邻谁家结婚都来找他做家具,他也练就了一手好木工活,这为他日后学习制作弓箭打下了基础。

  当时,家人所在的体育用品厂已经不做弓箭了,公私合营时许多“合”进去的老工具都被乱丢乱放。有一年冬天,杨福喜的爷爷就把一把祖传的锛子塞在棉袄里带回了家。杨福喜说:“爷爷说,也不知道这东西以后还能不能派上用场。那种伤感的表情我现在仍然记忆深刻。”

  不久,杨福喜进了化工二厂,在工厂干了十几年。后来,厂子实行人员调整,他又开了几年的出租车。

  20世纪90年代末,父亲的身体状况让杨福喜担心。他觉得做弓箭这门手艺要是断了太可惜,于是下决心要学习做弓箭的技艺。

  40岁学艺踏遍北京寻竹子

  1998年6月6日,杨福喜与父亲一起,把摘下来40年的“聚元号”牌匾重新挂了起来。

  俗话说:三十不学艺。杨福喜正式学做弓箭时已经40岁了。幸亏他从小就耳濡目染,还有当木工的技术做基础,再加上父亲耐心相授,没过多久,他就基本上掌握了制作工艺。

  杨福喜说:“在学习的后期,父亲突然生病住院,这也把我做弓箭的手艺生给逼出来了。”

  做弓箭对工具的要求很高,原来弓箭大院里做弓箭所需的上百件工具都没有了,也没有专人提供制弓所需的猪皮鳔(猪皮熬制的胶)、牛筋、弓弦等,所以杨福喜每道工序都得自己完成。

  弓箭上的雕翎和牛角已经很难找到。就算比较常见的竹子,要买到也颇费周折。一次,杨福喜听说刘家窑有卖竹子的,马上骑上自行车跑了过去,可却骑到了马驹桥。后来他跑遍了通州、廊坊,连一根竹子影儿都没找到。

  在家歇了两天,杨福喜又出发了。出了永定门他直接奔南苑,路过南苑机场时,路边的大爷说卖竹子的地方在西红门。在西红门路口,他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竹子。

  口口相传 沉睡的弓箭被一抢而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福喜做的弓箭越来越多,但因为信息不畅,无人知晓,一件件工艺品只能躺在屋里睡大觉。
  就在杨福喜苦恼之时,他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徐老师又把香港的一位研究弓箭的专家带到了“聚元号”。两人不仅探讨了关于传统弓箭制作的各种问题,对方还购买了许多杨福喜的弓箭,为杨福喜解决了大问题,他们也因此成了好朋友。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弓箭爱好者知道了“聚元号”,那些沉睡多年的弓箭也都被一抢而空。

    “聚元号”的制弓手艺十分繁杂,有200多道工序。虽然现在已经用上了先进的电动工具,但制好一张弓,杨福喜还是要花3个多月。

  “聚元号”的弓是用猪皮鳔把水牛角、竹子、牛筋等材料粘制成一体的传统反曲弓,其形制属于清代满族弓,最麻烦的是原材料的来源。“聚元号”对材料的要求很严格,比如木材要用榆木或水曲柳,牛角要用南方水牛角,而且必须长过60厘米,箭的羽毛则要用扇起风来比较“硬”的法国鹅毛。

  谁愿当杨福喜的徒弟

  历经了300年的风雨,杨福喜的“聚元号”成了弓箭大院中唯一的幸存者,也是目前所知北京唯一完整保存的传统制作技艺的作坊,它还通过了专家论证,成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福喜说:“类似弓箭这种传统手工艺,现在从业人员非常少,一旦老人不在了,很容易失传。”他说自己现在非常想收一个徒弟,但至今未能如愿。做弓箭又苦又累,收入不高,而且需要很多年才能出师,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

  不久前,杨福喜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研究员。他说:“这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手工艺。以后可能要录制一些文字和音像资料,把传统弓箭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记录下来。一旦我们这些人不在了,后人还可以凭资料恢复这门手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2:30 , Processed in 1.0947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