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文士苦甜 世事多变潮头跌宕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光中

萧军故居素描

什刹海风光

宋庆龄故居
  田间种花草 小宅春意多几许 萧军营蜗居 角落辟出大天地———

  什刹海周围,还有许多文人的故居。这些给我们留下灿烂篇章的诗人作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他们的故居,讲述着悲欢离合,让到此寻踪的人,心中充满了感喟。

  后海北沿38号 田间故居

  诗人不信邪在

  太监小院里种花草

  后海北沿38号是诗人田间的故居。田间原名童天鉴,1916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1933年到上海光华大学读书,1934年加入“左联”。同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未明集》出版,当时他才18岁,已经在中国诗坛颇有名气了。从那时起,他开始使用笔名“田间”。

  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日本的田间当即回国。1938年奔赴延安,后来又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久,他与北方姑娘葛文结婚。葛文比田间小5岁,16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个“老革命”了。

  1949年,他们随解放大军进入北平,用自家积攒的稿费,买下了后海北沿38号的一个小四合院。这小院倒有一些特殊的来历,它原先的主人是清廷宫里的太监。田间夫妇搬进新居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荒芜的庭院里种满花花草草。邻居们开玩笑地说:“这小院原来的主人是太监,这院里从来就没绿过,种花也不开!”

  田间与葛文还是只管种自己的树和花。到了春天,葡萄架绿了,樱花开了,山楂树长出了繁茂的嫩叶……还有一棵马樱花,那粉红的花蕊绽放如云,整个小院都浸没在那浓得像雾一般的香气里。

  “文化大革命”中,田家被抄了个一干二净,连门前的小石狮也被砍掉了脑袋。只有院子中央原属老太监的那口笨重的大缸,挪也挪不走,方才得以幸存。田间被抓走,一去竟是8年……

  浩劫过去,小院已面目全非。终于,原先硬挤进来的众多人家搬了出去,田间夫妇重新在院子里栽上了山楂树、核桃树,还有一丛嫩竹,小院顿时生气盎然。田间回到了小屋内的书桌前,又开始了他的工作。

  1985年,这位曾经被闻一多誉为“时代鼓手”的诗人辞世而去。

  鸦儿胡同6号 萧军故居

  凿壁取光作家偏爱“蜗蜗居”

  在后海北岸的一排酒吧背后,有一座风格独特的二层小楼,那是著名作家萧军的故居“海北楼”。

  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名叫张迺莹的女子被男友所骗,困居旅店,后被报社穷记者三郎仗义相救。这“三郎”与张迺莹,就是后来驰名中国文坛的萧军与萧红。抗日战争爆发后,“二萧”同去西北,因感情不和等原因而分手。萧红与作家端木蕻良结婚,后不幸病逝香港。

  不久,萧军结识了另一位女子王德芬。二人相伴半个世纪,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

  1951年,萧军失去了工作,全家人迁居北京,租下了什刹海边鸦儿胡同6号这座小楼的楼上部分。“文革”时期,萧军被迫去劳改。

  1972年初,萧军才回到被他命名为“海北楼”的家中。由于房子大部分被他人所占,全家人挤在一间屋里。而萧军手中的那支笔是不能停的,他便把一个壁橱打扫出来充作书房。这“书房”宽约一米、长不足二米,由于它没有窗户,连白天也得开着灯。就是这样一个“夏暖冬凉”的角落,萧军却十分喜欢,给它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蜗蜗居”。后来儿子萧鸣在墙上开了一个月牙形的窟窿,“蜗蜗居”才显得明亮了一些。

  “十年浩劫”结束后,萧军终于复出文坛。1987年,组织为他分配了新房,他从那居住了37年的小楼中搬出去,告别了他的“蜗蜗居”。1988年6月22日,萧军辞世而去。如今“海北楼”仍在,缩在楼上东屋一角的“蜗蜗居”还是那样狭小。真想象不出,这里当初如何容得下萧军这样一个性烈如火的人。  现在,小楼已废弃,门窗洞开,任由风雨摧残。

  后海北沿24号 马海德故居

  外国血统的老北京扎根在这里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出生于美国,父亲是黎巴嫩移民。他于1933年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和两个同学来到中国,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原计划只停留一年,但中国的落后状况让他震惊。后来,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等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36年,他前往延安,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马海德。后来,他与中国姑娘苏菲结婚,有了自己的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此后,他主要从事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并为此耗尽毕生心血。

  那一年,卫生部买下了后海北沿24号的一座小四合院,作为马海德、苏菲夫妇与其他三家人的住宅。这里原是醇王府管家兄弟的住房,虽然院子不小,但住了四户人家,毕竟有些拥挤。后来有两家人搬走了,又砌了一堵隔墙,马海德的家成了独门独户的院子,条件改善了许多。

  马海德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0年,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北京”,逛胡同、吃烤肉、在地摊上“淘换”古董等小玩意儿,都是他闲暇时很喜欢做的事情。他与邻居们相处得很好,街坊找“马大夫”看病,他总是有求必应。

  1988年10月2日,马海德病逝。他的夫人苏菲继承了他的事业。

  前海西街18号 郭沫若故居

  “文革”丧子书房中孤独抄日记

  前海西街18号原是恭亲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时被人买下,改建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作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20世纪50年代中期使馆迁址,庭院一分为三,东侧成为宋庆龄的寓所。1949年郭沫若初到北京时,住在西四的大院胡同5号,1963年11月迁居此处,直至1978年逝世。

  郭沫若是一位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他被捧于政治舞台之前,无自由可言。最让他痛苦的是在“文革”中失去了两个儿子。民英因精神刺激,于1967年4月自杀身亡;世英在被造反派关押期间身亡,死因不明。

  在那些日子里,当郭沫若回到那所宽敞豪华的宅院中,独坐在书房里面,丧子的悲痛不可避免地会涌上心头。然而最可悲的是,他还要被迫写文章、作报告,继续歌颂这场夺去他两个儿子的“革命运动”。在万般无奈之中,郭沫若只能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以泪研墨,一笔一画地抄录两个儿子遗留下的日记,以此寄托自己对孩子们的思念之情。

  故居庭院南边有两座小丘,小丘及其周围种植着郭老生前喜爱的银杏、白皮松等乔木。北边是一座由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院中生长着郭老和夫人于立群培植的牡丹、月季等花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22:27 , Processed in 1.11749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