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宅去矣 旧地新景谁人能忘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光中

积水潭西北角的汇通祠

什刹海的银锭桥

郭守敬纪念馆
  性直多受挫 两代人结局都是悲 汇通名长存积水潭功德在千秋———

  在什刹海附近,还有一些故居名胜,它们距离虽然有些远,但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可惜的是,有的已经荡然无存,有的是重新修葺。但它们的主人,依旧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小铜井胡同2号梁漱溟故居

  老宅历经90载今日已无踪

  什刹海自东向西,分别为前海、后海和西海,许多人往往忽略了更为僻静的西海。其实,西海岸边也有许多名人的踪迹,比如梁漱溟的故居。

  梁家老宅原来的门牌是小铜井胡同1号,这宅院是他的父亲梁济在1913年购置的。1918年,因面对社会黑暗极度失望,梁济在自己六十大寿的前三天投水自尽。那地方离梁宅不远,他的挚友曾在那里竖起一座石碑,以表纪念。现在石碑已无。

  1917年,刚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梁漱溟到北大担任讲师,教授印度哲学。这是一个惊人之举,因为当时梁漱溟只有24岁,而且仅具备中学学历。而蔡元培“慧眼识珠”的邀请,造就了一代学界泰斗。

  20世纪50年代,总政歌舞团占用了梁宅西边的一大部分,后来的院门是朝东开的,门牌改为“西海西沿2号”。

  在1953年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梁漱溟因农民问题与毛泽东产生矛盾,当众争执。此后回到了他在西海西沿的住所,开始“闭门思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梁漱溟受到强烈冲击。抄家之后,他与家人被赶到南屋居住,每天强迫打扫卫生。他那装有电话的书房被“小将”占用,成了红卫兵的“司令部”。1968年7月,梁漱溟被迫离开他家前后居住了50多年的老宅,迁至鼓楼铸钟厂胡同一处破房。

  2002年5月,整个小铜井胡同基本拆除。不久以后,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有近90年历史、蕴含着无数故事的梁家老宅,就此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积水潭边汇通祠

  太史名垂宇宙都水功在人间

  什刹海旧称“积水潭”,在这积水潭的西北角,有一座绿树葱茏的小山,山顶有座红墙碧瓦的小建筑。这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初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年间重修,改名“汇通祠”。20世纪60年代在修地铁时曾被拆除,1986年又得以重建。祠院平面格局呈正方形,东、西、南三面各是一排平房,北面的二层楼阁现在为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少年时便拜著名建筑家刘秉忠为师,学习数学、天文、水利知识,后来成为元朝的著名水利专家、天文学家、仪器制造家。他不仅解决了元大都城区的生活用水问题,还使南方的粮船、货船可直接北上至大都城内,位于京城中心的积水潭成为水路运输的终点码头。

  现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介绍及与其事迹有关的文件、书籍、实物等展品。馆中悬挂的一副对联是对郭守敬的真切赞誉:“太史名垂宇宙,都水功在人间。”

  什刹海周边曾经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上面所介绍的,仅是其中几处。需要提醒的是,这其中多数为普通住宅,尚未对外开放。希望人们在漫步浏览的时候,不要打扰居住者平静的日常生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7:09 , Processed in 1.0815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