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850多年历史的北京城,地域文化浓厚。其特点之一就是在给一些地方的命名上,表现出北京人浓厚的民俗情结。据统计,在京城地名中含有“福”、“禄”、“寿”、“喜”和“安康”、“太平”等吉祥字眼的有150多个,人们将自己的心愿用地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出来。
表现北京人民俗情结最多的莫过于带有“福”字的地名。北京的许多地名中被大量嵌入“福”字,以图吉祥之意。 新年之际,老北京最具色彩的民俗形式是除夕燃放鞭炮、请门神等,以驱邪免灾,祈求来年合家平安、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于是“平安”、“安定”、“太平”便成为许多北京地名的“主题词”。 健康长寿是新的一年来临时人们的另一种希望,特别是在人们过生日的时候,吃长寿面、送贺寿礼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于是,在北京地名中就出现了寿长街、寿比胡同等。 新年伊始,老北京人便有在家中的柜子、粮仓、门扉、窗户的正中贴上“招财进宝”等吉言或单个的“财”、“富”等字样的习俗,以图年年有余、大吉大利。这反映在地名上就有了兴盛胡同等。 新年的时候,老北京人还喜欢贴春联、贴窗花、挂中国结以及在门前挂红灯笼和穿新衣裳,以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为的也是吉祥如意,盼望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意胡同等地名就体现出北京人的这一心理。 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最初起地名时人们有意选择吉利、吉祥的字眼。民国时期,宣武区东南部兴建了三条街道。北京人为图吉利,就取中国传统的福、禄、寿之意,命名为福长街、禄长街和寿长街。 二是取谐音字,将一些不雅的地名改成吉祥或吉利的地名,如西城区的“福绥境”,最早叫“苦水井”,后来人们觉得此名不雅,就将苦水井谐音雅化为“福绥境”,取福禄绥元之意。 三是以附近含有“福”、“寿”、“安”等吉祥字的建筑为地名。因为古代的人们对每一个建筑的命名都很讲究,非常注重名字的吉利、雅致,多用“福”、“寿”、“安”等字,如宣武区的“万寿里”,因其临近万寿西宫,故得此名。 四是因众多的老城门而得名,这些城门多建于明清两代。其地名的由来分两种,一是现存的城门,以其位置而称为地名,如东安门、西安门、天安门等;二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城市建设而被拆掉的城门,虽然城门已不存在,但各个城门之名却成了永久的地名,如广安门、地安门、安定门等。 五是因某种忌讳而更改的地名,如东城的“吉祥胡同”,最早叫“喜来胡同”。乾隆年间的太监曾在此居住,因太监不能结婚,忌讳“喜”字等字眼,故改称“吉祥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