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那鼓声,已经响了七百多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邵靖

    都说北京古老,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遗产,随便去火车站找个车站牌,都能找到长城、故宫或者颐和园这样的大名。这些名胜古迹,以其伟大的艺术造诣著称于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象征,甚至是民族的骄傲,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
  北京也有一些地方,同样饱经风霜,却没有华丽的外表,全然谈不上象征,更谈不上骄傲。如果没什么由头,不知道要数多少名胜才能数到这里,可是一提起来,马上又感觉很熟悉,就好比家门口那间你从小吃到大的早点铺子。
  的确,你说你家门口那间早点铺子发生过什么事情?刘德华来过吗?没有。只有你和你的邻居们,日复一日地走进这里,早点铺子永远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
  而恰恰有些真正属于生活的东西,由于习惯,被我们忽视了。探访钟鼓楼,不为探知什么故事,只为寻找过往的生活。

  建于元代,历经火烧雷劈不倒

  我们祖先计算时间的方法太多了,最简单的方法,立竿见影就得。可是太阳只有白天上班,晚上不来,阴天下雨还任意请假,不能要求每个人就为看次时间还得先研究星象学。
  元朝统治者为方便百姓,在北京立起了一座高楼,名曰齐政楼。这座占地面积不大的木结构建筑到1924年被废弃以前,一直担当京城的报时重任,因为楼上置有报时用的大鼓,因此得名鼓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鼓楼,已经不知道重修过多少回了,虽然一次次被火烧,被雷劈,它倒了又立,散了又建,到今天还屹立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从2001年起,逢年过节或者举办盛大典礼,人们还会敲一敲鼓楼的大鼓以寄托祝福。
  其实早先元代的权贵宅第多建在附近,加上不远处的什刹海和积水潭又是老百姓常去游玩的地方,所以在王府井、西单等商业街兴起以前,鼓楼地区才是北京商业最繁荣的所在,地安门外大街上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真正的北京老字号。
  上高中时,我每天骑车上学都要路过鼓楼,从东直门一路往西,看到鼓楼就说明快到学校了。那时候鼓楼脚边旧鼓楼大街路口,还有甜美的初恋在等候,可想而知当我看到这座红墙灰瓦的建筑时,心情该如何愉悦。今天也是如此,虽然伊人不知去了哪里,但鼓楼根生不移,它保存的那份温情足够让我安宁而快乐。

  残鼓一面,有八国联军的刀痕

  从簋街到鼓楼东大街,从四五年前开始改扩建,和我以前熟悉的街道大不相同,除了交道口西边有几家小店看着还算眼熟外,其他林立的全是崭新的商铺。
  鼓楼东大街十几年前是北京有名的“游戏一条街”,现在拓宽了街道也拓宽了市场,大部分游戏店家更倾向于销售公仔玩具。虽然几家老店还在经营着插卡式游戏机,但恐怕已经基本上当做古玩供收藏用。我还是很喜欢这条十分古朴的街道。虽然也有来往汽车呼啸而过,但走在便道上毫无喧闹之感,地面和所有店铺的墙壁、门脸也是少有的整洁非常。沿着大街往鼓楼去,发现路边的餐馆从韩国烧烤到潮汕牛肉丸种类齐全,但是旧有的除了紧邻鼓楼的“馄饨侯”一家以外,似乎都换了招牌。值得一提的是一家挺大的琴行,里面销售各种各样的锣鼓,有点意思。
  鼓楼的大鼓举世闻名,二层大大小小放了不少。整体讲沿袭了清代的规法,置二十五面鼓报时,一面主鼓,二十四面代表二十四节气的群鼓,全部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仿制的。当年的旧鼓现仅存一面,据说上面留有八国联军留下的刀痕,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鼓样了,别说刀痕,两头的鼓皮全部残坏,外面鼓身严重破裂变形,完全就是一个大透明窟窿,用“鼓头架子”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不过,这面鼓的简介牌还是有很多外国游客驻足观看。一个中国年轻导游很反感介绍文字里出现八国联军的字眼,她说:“八国联军这种事放在历史书里就得了,放在旅游景点干吗?对外宾影响多不好。”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一个破烂成这样的鼓还留在这里,正是因为很多人对历史忘却得太快了。我想倘若真的拿掉了八国联军这部分历史介绍,外国人才会耻笑我们吧。顺带再给这位小姐补补业务知识:鼓楼,又名“明耻楼”。

  第一大鼓,每半小时猛敲一次

  鼓楼总共就只有两层,但想要上去的话,任谁都得费些力气。没去过不知道,去了肯定得吓一跳。我不知道还有哪儿的楼梯和鼓楼一样陡,一样长。反正我在二楼楼梯口歇了半天小腿还发酸,后面的外国游客也全都是念叨着“MyGod”喘着粗气上来的。后来我下楼的时候想数数有多少级,但是由于石阶太高而且被踩得滑溜非常,轻度恐高的我只有扶着扶手专心下台阶的份,到底也没数清楚。
  鼓楼二层每半小时有击鼓表演,当时我正在全神贯注地观看制造于1996年的“世界第一大鼓”,忽然耳畔鼓声震天,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让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恨不得旁边能有个华雄斩之而后快!表演也就持续了两分钟左右,演员就筋疲力竭地下场了。鼓楼二层还展示着两件古代计时器的模具,一件叫碑漏,现已失传无法仿制,只留下几句简单的文献记载。另一件叫铜刻漏,是宋代古物,不知何时放到了鼓楼里,原物虽然遗失无考,但据说现代人已经成功仿制了一件。它的外形非常奇特,四口水箱呈阶梯状叠列,旁边还有个类似兵马俑的铜人双手拿着铙,到了设定的时间就自动击八下,想想看这不就是闹钟的老祖宗吗?除了这些器物,二层还有展板详细介绍天干地支的中国历法,告诉你黄历是皇帝颁布的历法,而不是黄颜色的台历。
  绕鼓楼二层的外廊一圈,远望西山青影,近眺景山苍柏,脚下被四合院拢聚,四方马路刀削般通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从内心深处体味到古城北京的生命力是怎样地顽强。

  鼓楼逸闻,狐仙鬼怪真假莫辨

  不知为何,围绕鼓楼的传奇故事并不多,旧时市井中广为流传着的就只有鼓楼“司槌狐仙”的传说。据说每天敲鼓报时后,司槌官只要把鼓槌随手扔在地上,第二天自然有司槌狐仙帮你把槌放在鼓架前,但要是自己规规矩矩把槌放到鼓架上,第二天绝对找不到。想必狐仙现在再也没法来捣乱的原因就是我们长了心眼,人走的时候会连鼓槌一并带走。
  解放初的一年夏天,鼓楼还发生了一件怪事,每当太阳下山的时刻,楼脊上就会升起一缕青烟。当时鼓楼废弃已久,而鼓楼附近例如荷花市场之类的地方,又是人们乘凉的聚集之地,茶余饭后大家坐在一起不谈别的都说鼓楼闹鬼。城建部门多次派人去鼓楼内部勘察,发现并不是他们猜想的古建筑自燃现象,于是消防官兵也出动了,这回是在鼓楼外面搭了脚手架,直等到暮色降临,忽然成千上万只蚊子从鼓楼楼顶成团飞起……原来夕阳西下之时,正是蚊子觅食时刻的到来,霞光远照,在地面上仰看,果真就如一缕青烟扶摇直上。昨天刚去完鼓楼听说这故事,晚上就在家发现了一只低空飞行的大蚊子,吓得我赶紧连夜打扫房间,可不能让咱家也冒了青烟。

鼓楼简介
  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的北部,地安门外,景山正北。始建于1272年,当时名为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历史上多次重建,元、明、清皆为全城报时中心,1924年遭废弃。
  鼓楼为单体的木结构建筑,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其中砖砌台基有斜坡,高4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乘车路线
  乘公交车107、815鼓楼站下车即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05:18 , Processed in 1.0740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