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老字号的门匾是怎么回事吗?您见过价值连城的钟表吗?您把玩过皇家园林珍稀的文物吗?……有时候,在您身边被忽略的,极有可能就是无价之宝,甚至还隐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从今天起,本报将在黄金周连续七天推出《五一京城搜宝行动》系列报道,让读者在游玩休息之余品味真正的“镇店之宝”。 老北京的商家铺户对字号和题匾是相当重视的。往往在买卖正式开张之前,便开始琢磨起什么字号。其实,早年间许多做买卖的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底子,但是这并不耽误他们起字号。因为那会儿的文人墨客跟一些买卖家保持着密切关系。开买卖的人自己不会起字号,可以向文人墨客去求个字号,而少数一些老字号的匾额也有着或鲜为人知或家喻户晓的故事…… 鸿宾楼 ——镇店金匾藏三谜 有着“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美誉的鸿宾楼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京城老字号,而是有着153年历史的天津老字号。50年前,天津鸿宾楼的堂头王守谦用包袱皮兜着两双象牙筷子,护着鸿宾楼的金字招牌,将鸿宾楼从天津迁到了京城和平门外李铁拐斜街50号。现在,斗转星移,鸿宾楼在京城地面上已经红火了半个世纪?也就成了京城老少爷们公认的老字号了,而且还赢得了“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美誉。 在北京安家落户的鸿宾楼眼下是有代表性的京城老字号。作为镇店之宝的三件宝物都是王守谦老人家当年从天津老店带过来的。一件是由625克黄金铸造的“鸿宾楼”金匾;一件是慈禧曾使用过的象牙筷子;再就是1934年鸿宾楼的东家重金购置,现已绝迹的黄唇鱼鱼肚。 转眼间50个年头过去了?鸿宾楼在北京经过了几次大的搬迁。现在,食客们可以在西城区展览路的店堂里看到的只有这三件宝物之一:藏着三个谜的金匾。这块被作为鸿宾楼创业之宝的金匾至今看上去依旧辉煌。 至于这金匾中藏有的三谜,到了今日还没有谁能完全点破。 第一迷是:金匾上的鸿宾楼三个字由清代两榜进士于泽久题写。繁体字“鸿”字左边为三点水,中间为一个工字,右边繁体的鸟字下边应该是四点底,但是这个鸟字写的却是三点底,为什么?有人猜测说“鸟”字是借用了三点水下边的一点,但是鸟字上边一点却写成了一横,于泽久为什么只用三点水? 第二谜是:这块匾上下无款,这在名家为商号所写牌匾中是极为罕见的。有人猜测于泽久是文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为商贾题字。第三谜是:1998年秋,鸿宾楼迁址时将这块金匾送到荣宝斋准备见新,当打开这块百年老匾时,从背后的底板中发现藏有一幅工笔画——牡丹美人图,画于宣统年间。这幅作品有人要用重金收购,因为宣统在位三年,传世作品甚少。作为鸿宾楼“创业之宝”的组成部分,这幅画使人不解,为什么百年老店要“金匾藏娇”呢? 都一处 ——乾隆年间的“注册商标” 话说清朝乾隆十七年,也就是1752年。乾隆皇帝大年初二出城微服私访,从城外返回前门地带时已经是半夜了。那时做买卖的,一般都是到了正月十五才营业,他看到前门大街上只有一家黄酒馆亮着灯,于是就进去叫掌柜的烫了些黄酒,叫了玫瑰枣、马连肉、煮小花生几样小菜。 大冬天的,乾隆早已饥肠辘辘,加上吃腻了宫里的山珍海味,初次尝到民间菜肴觉得味道清香可口,不多时吃了个酒足饭饱,跟店伙计闲聊中道:“你家灶上手艺真不错,不知酒饭钱该付多少?”店伙计见这衣着华丽的老人夸奖,忙答:“老爷子,伺候您满意了算我们有福气,哪能多收您的钱,您给三吊钱就成了。”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对随从说道:“给撂下五两银子吧,多的算是赏钱!”店伙计从没见过如此慷慨给赏钱的主顾,冲着乾隆作揖道谢。乾隆问店伙计:“你们这家小酒馆叫什么字号?”店伙计说:“买卖太小啦没起字号。”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说道:“大过年的,一路上就你一家开门迎客,就叫‘都一处’怎样?” 几天过去了,店伙计对多给赏钱的老顾客渐渐淡忘。有一天突然有地方官员来铺,说是奉圣旨来给送御赐匾,店伙计惊呆了,如入五里雾中,不知怎么回事,官员告知前些天晚间在铺里饮酒用饭的老人是当朝圣主乾隆爷,圣主御书赐你铺“都一处”一方匾额,赶快接旨悬挂吧。店伙计这才知道先前喝酒用饭的老爷子是当朝皇上,暗想,多亏了招待得还很满意,要是有个不周到可就糟了。店家恭恭敬敬将匾悬挂。从此这家酒饭铺就叫“都一处”了。就这一手,招来了成千上万的顾客,谁不想看看皇上坐过的地方,谁不想尝尝皇上吃过的东西呀,上至官府大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此为荣。从此,“都一处”的名声传遍天下。 全聚德 ——羊肉胡同“飞”出的烤鸭 北京的西四大街上有一条羊肉胡同,现在是国家宝玉石鉴定中心所在地。再往羊肉胡同里面走,应该还有一个叫财神胡同的小胡同。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胡同被拆了。而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的后代自从胡同拆了之后又住进了红砖板楼,却仍旧没离开这个胡同。 话说1864年,羊肉胡同内有一家山西人经营的杂货铺经营不下去,当时做小买卖的杨全仁经人介绍,用做小买卖攒下的一点钱把杂货铺的铺底子盘了过来,自己开了个挂炉铺。这家杂货铺的字号叫德聚全,意思是“以德聚全,以德取财”。杨全仁把这个字号颠倒过来,改为全聚德。全字,暗含着他的名字,聚德,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这就是全聚德这个字号的来历。 后来,杨全仁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全聚德,他请了当时一个书法好的秀才钱子龙题写匾额。虽然不是皇帝或者名家的真迹,但是这块匾额几经风雨,一挂就是100多年。 民间对老字号的传说总是源远流长。比如说对这个“德”字中间少了一横,就有很多版本的猜测。比如说是题字的钱秀才喝了点小酒,笔误少了那么一横;再比如说是掌柜的杨全仁为了让店里的所有伙计一条心,就把“心”上横的刀给去掉了,于是就让钱秀才把心上的那一横给去了。 这些都是民间善意的猜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像现代我们有多音字一样,同治年间也有一字多写。钱秀才题字的那种写法,在后来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现在也就见不到这种写法的“德”字了。而百年老店全聚德为了保持原始的风貌,也一直没有把这个同治年间的写法改过来。 现在,因为全聚德的名气,北京烤鸭逐渐有了“天下第一美味”之称。外国游客又有了“到北京,两件事,游长城,吃烤鸭”之说,全聚德真正地成为了国际知名的中华老字号。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7 , Processed in 1.09047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