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现状观察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马营

    古都北京一直被视为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独一无二的精品,其优美的形式、深厚的历史积淀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含量。但在“文革”那种特殊年代,人们甚至将古建筑看成“破四旧”的靶子而加以摧毁,因而古城墙的拆除似乎顺理成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随后的年代里,北京古城这件杰作的总体风貌仍在继续消失,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是保住古城风貌的前提。无疑,政府已经制定了不少的保护措施,对那些被评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更是予以特别关照。但是,北京的保护必须立足于整体的保护,否则不要说整个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都很困难。
    仅以宣武区为例就可以管窥文物保护的命运。尽管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彝尊故居”还是被拆了一半,若不是有关人士及时呼吁,这座古建筑恐怕已荡然无存了。另外几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没有朱彝尊故居那么幸运了,到本文发稿时,余叔言故居、尚小云故居、粤东新馆、林白水故居、高等师范附属小学这5处已被拆除,已经或即将被高高的新楼取代,而宣武区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总共才不过16处!还有几处“区级文物暂保单位”的消失也颇让人扼腕叹息,它们是:观音院和过街楼、开明戏院、甘肃会馆(寄园)和三晋会馆等。其中观音院和过街楼的拆除尤为可惜,因为这是古城内唯一的过街楼式建筑。而未被列入任何保护的名人故居等被拆的就更多了。在老城区中,宣武区的历史最为悠久,从东周至汉朝的蓟城在宣武,唐幽州城在宣武,辽南京在宣武,金中都在宣武,明清时期宣武亦是都城的一部分。所以,对宣武区的保护力度甚至应大于东城、西城和崇文区。北京未知的历史很多都隐藏在宣武,因此,对宣武任何的改造都要十分慎重。现行危房改造的模式是推倒重来,一年就回迁居民,一点考古时间都没有。这不但导致地上珍贵的建筑艺术被破坏,地下遗迹也将荡然无存,很多历史也将成为永远的谜。
    目前北京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现象:二环路内的老城区楼越盖越高,十层左右、二十层左右、三十层左右的高楼比比皆是,尽管它们价格不菲,过不了多少年还是逃脱不了贫民窟的命运。而三环路外反而越盖越矮,十层以下的楼群随处可见。原总体规划的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型方案被翻过来了,老城内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十米的限制早成了一纸空文。整体呈失控状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到上海嫌钱少,到北京嫌官小”,其实在北京小“官”照样可以办“大事”,一个拆迁员就敢放话:“什么文物保护单位不保护单位的,没有什么拆不了的!”由此看来,老城区只要不下大决心全保,任何地方的突破都是可能的。老城区疏散人口也是一句空话,老城将更加不堪重负。
    2002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出台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市民的保护意识日益增长。有了保护规划是否就意味着今后的保护工作万事大吉了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认为不能过于乐观:“当前北京文物工作的力度之大、投入经费和人力之多是空前的。此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定保护的三个层次顺序为: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我认为其顺序应该调整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文物的保护。因为包括平面布局、胡同在内的北京城的主要格局是宏观的,是北京城的特点,后两者应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如果保护不好,纵然单个的街区、文物保护得不错也不能真正地反映北京城的特点。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是这个道理”。
    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北京古城保护和规划的和谐,是在不失去古都风貌的前提下追求现代化,而不是以牺牲古都为代价追求现代化。前些年我们曾片面追求古城的“现代化”,大量的胡同、四合院被成片拆除,一片片高楼拔地而起。因为没有更高层面的保护规划,或者说规划没能落实,于是新建筑跟老建筑不和谐,新建筑和新建筑不和谐,甚至一个建筑本身都不和谐。在保护区内盖小楼,盖千篇一律的赝品四合院,只要是动工,就离不开一个“拆”字。危旧房改造是“拆”尚可理解,但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是拆就太可怕了。有学者认为,目前不少“再现古都风貌”的行为其实就是拆了真的盖假的,这种稀里糊涂的“再现”本质是破坏。
    一个“拆”字背后隐藏着商业利润的无限诱惑。北京有1000多万人口,居然有2000多家(有的媒体称有40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平均不到5000人就能摊上一家。如此多的公司集中在一个城市,按照市场规律,激烈的竞争本该导致房价的暴跌,然而奇怪的是,北京房价不仅居高不下,许多地段楼价还不断攀升,居全国房价之冠,可以说北京人住在世界上最贵的地方。今年北京市计划拆除危房65万平方米的消息更令人担忧。北京古城是62平方公里,即6200万平方米,这就是说今年的计划将极大影响古城风貌。
    在古都风貌的保护上我们已经走了太多弯路,或许简单地责怪某一点都是不公平的。北京的城市结构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在这个变革中我们需要更新观念,那种把古城看成负担的观念和“与时俱进”的观点相悖。北京城的改造史上并非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的事例,但在实际建设上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权力取得胜利。于是,弯路不可避免。水系的随意变更看来是莽撞了点儿,不然的话,也用不着我们今天再恢复河湖水系。拆城墙也莽撞了点,否则,我们今天也用不着恢复永定门了。历史不可能逆转,但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我们今天的规划必须有政府的权威性,但这个权威必须建立在广泛的专家民众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在古都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发表于2003年第4期《美术观察》杂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22:42 , Processed in 1.09799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